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性发展论”的中国文学史观建基于十八至十九世纪西方发展论的史学观。它认为,在中国历史中,人性是发展的。中国文学是人性发展的反映;人性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国文学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其逻辑结果必然是:中国文学及其审美形态的历史过程如同人性的历史过程一样,是一个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二:将中国历史中的人性与西方历史哲学中的人性概念相等同,因而抽去了中国历史文化之独特个性和丰富性;将中国文学史视为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不仅忽视了文学史与一般社会发展之间的差异性,也忽视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审美个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股市文学随着中国股市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正是这种种新的文学形态的不断涌现日益丰富着当代文学的发展繁荣。股市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既不能离开特定经济形态的规约,又不能脱离文学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只有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当代股市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诗性正义是由诗性显现的生存正义,它可以更深入探寻市场中国文学叙事与正义的诗性关系、发现正义与个人生命和世俗生活的生存关系。诗性正义不是依附于现实表面去宣扬正义,而是深入生存本质去创造正义,使正义获得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内容。诗性正义是艺术追求和独特趣味,也是生活风格,具有对现实和生命的超越性,它带来一种蔓延于生活的美学性情,使更广泛深刻的正义遍布个人生命与日常生活。对正义的狭隘理解就是文学叙事的狭隘趣味,趣味的差异包含或反映了对诗性正义的态度。诗性正义的核心是面对他人生存的艺术意识和精神结构,它在文学中反对用利益法则压倒诗性法则和人性法则。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左翼文学思潮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学流派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一个独特的分支,左翼文学思潮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既定目的、文学范式、工具地位的"确定"以及范围界定、叙述手段、服务对象的"不确定"的对立统一。本文针对这三组矛盾进行阐述,从本质主义危机的角度作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走向与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已经站临二十一世纪的边缘。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使得中国文学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如何形成本民族文学的独特风貌并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更是中国文学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生活,但是文学也具有它独特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如果没有其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文学就称不上是文学了。文学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借镜西学而不失中国文学本位,朱自清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展示出独特的话语阐释方式。将零碎散乱的意念整合成一个有机体系,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实践标举了横向研究模式,开拓出一条具有民族文化本位的体系建构路径。朱自清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代学者建构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总体期待,展示了批评史学科前自觉时代的创辟实绩。  相似文献   

8.
朱振武教授提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构想引发了学界的热切关注。本刊邀请国内部分学界围绕“中国非洲文学学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展开笔谈。本期笔谈中,学者们借助非洲文学“三大流散理论”和“非洲性理论”探讨了当前非洲文学研究的中国方法、中国视角、中国路径等一系列中国话语理论构建,以及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来指导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和文学潮流,“隐逸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国古代隐逸文学经历了春秋战围、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则经历了现代历史上两次隐逸潮流。本文即是对中国隐逸文学的这种发展流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打油诗”有着它独特的讽刺性和幽默性,充满了智慧,展示了平民的睿智和幽默。无独有偶,在日本文学里出现了“狂诗”,其风格特征与中国“打油诗”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紧密相联,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活力、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神风采,与独具魅力和表现力的汉语言文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诺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中国文学也在世界文学领域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在本文中,将就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文学翻译与文化调适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夏志清先生的海外华人身份,学界在研究他对待现代中国文学采取的独特视点和批评理念之时,更多的是关注其西方意识的渗透和西方理论视角,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其生命历程和思想脉络中的潜在投影,这些恰恰是其文学理论建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故而在解读其著作过程中,要使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对此进行公正的评判,也能更好地汲取到夏式独特的批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王泉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西藏书写》是一部独特的文学史著作,以关注现实的态度和宏博的学术视野展现给人们清晰的西藏文学图景。该著作将西藏和平解放60年间各民族作家的西藏题材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而准确的评价。同时,探讨了西藏书写生产机制的形成和全球化中西藏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雅伦 《海外英语》2013,(16):224-225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中国特色"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即独特的道德经济观、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独特的生态文明观.它们分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经济之"特"、文化之"特"和社会之"特".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的伦理诉求和伦理意蕴,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长春 《孩子天地》2016,(8):295-296
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面性,文学中关于现代性的审美同社会中的现代性不同,文学更加注重研究其他方面,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明提出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有"中国立场"的说法细究起来是可疑的,强调中国历史和文学的独特性,不能抹煞了更大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视角和文学尺度。历史合理性并不等于文学合理性。当代汉语写作有其独特性,但不能因此而拒绝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所已确立和达到的水准与高度,过分强调其不可比性和不可通约性实际上是一种心虚和逃避。"中国立场"的提法会将单纯的文学评价问题复杂化,带上不必要的政治及民族的情感色彩,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多些"文学立场",而少些混杂不清的"中国立场",显然将有益而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