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骆正清  陈周燕  陆安 《预测》2010,29(2):42-46
本文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人口状况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进行了预测;变动相关人口因素,测算人口因素变动下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情况,得出相关人口因素如何影响基本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的结论.结果表明:对于基础养老金来讲,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率的上升、职工的起始工作年龄的提高、退休年龄的提高、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增加或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减少均有利于基金收支平衡.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讲,职工死亡概率的降低不利于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实现;职工的退休年龄越高,职工从养老保险制度获益越大,个人账户缺口增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的财务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财政补贴是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文章利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测算出2012-2030年养老金基金缺口情况,结果显示,2022年出现基金缺口,此后的几年缺口逐年加大,2029年达到最大,缺口额为3.933万亿元。在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预测的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财政负担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财务可持续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准确地预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量是进行制度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灰色理论,运用灰色关联度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量,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基金结余量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财政补贴和退休人数对基金结余量影响略低。根据预测结果,基金结余量会逐年上升,出现缺口迹象并不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基金存在缺口且缺口不断增大,区域间养老基金收支存在较大差异,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收益率、加强对基金的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保"双降"政策是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调整,这一调整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产生影响,对其影响进行科学预测有利于促进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应对能力。文章在剔除财政补贴、当前累积基金剩余和投资理财收益情形下,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对"双降"政策下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在短期内社保"双降"对基金的收支影响较为明显,2030年之前基金一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并在203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峰值。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覆盖面的不断提高,人口红利的不断释放,基金收支情况会出现好转,在2030年出现收支平衡,并在2036年后出现盈余",双降"政策红利逐渐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6.
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和事业单住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扩大的双重压力,国家开始实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本文以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为对象,以现行制度和政策规定为依据,科学划分"新人"、"新中人"、"老中人"和"老人"四类群体,分行业构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选取西安市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基于制度参数优化设计的政策仿真结果表明,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呈现刚性增长趋势,在老龄化高峰到来时出现缺口且逐步扩大.以参数调整对比分析为基础,从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稳定缴费比例和降低养老金过度系数等方面提出实现公益类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行社会养老保险下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领取到的养老金进行测算,发现其收益很低,不足以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需求,由此对养老保险基金收益低做出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提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收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土地制度改革及劳动力乡城流动,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严重弱化。为了有效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推进新农保试点扩面、实现新农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需求为导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进行测算与优化研究,运用社会保障精算建模方法构建农村养老需求测算模型和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模型,以陕西省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和政策因素,制度初期新农保筹资规模能够较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而随着农村养老需求增长与老年抚养比加大,现行制度框架下新农保筹资规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根据单一参数和组合参数调整的新农保筹资规模测算分析结果,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筹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制度推进,加强缴费补贴激励效果、稳步提升个人缴费率,引入基础养老金变动机制、增强养老金基本保障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合理调整筹资模式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型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耀华  郑方贤  左畅  杨玉品 《预测》2001,20(2):65-68
本文综述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的结构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并基于这些主要因素建立基金余额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基金的运营情况进行预测,对基金运营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在省级范围内统筹,各省份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尽相同,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和人口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各省份间人口的动态演变过程和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各行其道,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能掩盖了各省份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基本养老的地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性质及属性,对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位。本文认为,现行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基础的整合,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整合的方式就是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变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组合",从而将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离成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这样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就是由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精算估计方法测算了居民的各种养老金财产及其对家庭财产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高,产生了较大的正向再分配效应,大幅度降低了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但在全体居民范围内,由于较低的覆盖范围,社会养老保险财产并没有明显改变居民财产的分布差距。  相似文献   

13.
张立光  张焕明  邱长溶 《预测》2003,22(6):56-60,80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精算模型,研究养老金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缴费成本和养老金收益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企业职工未来养老金收益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渝琳  陈媛 《中国软科学》2005,(12):151-157
本文以风险规避为切入点,从投资风险与收益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得出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一收益的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厌恶的特殊性,对该几何模型的量化分析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确定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最优证券组合的轨迹与投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孙璐 《软科学》2008,22(4):28-31
在分析中国企业年金运营特点和代理人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显性激励是中国企业年金运营风险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并从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出发,构建了企业年金受托人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刘丹霞 《科教文汇》2014,(32):216-217
为进一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养老金并轨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并轨,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效仿国际惯例。改革制度,顶层设计是敲门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并行设计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不同对象不同办法,实现基金安全管理和保值增值,推动改革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初大智  齐中英  吴正刚 《预测》2008,27(2):77-80
本文立足于企业年金体系和社会福利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证黑龙江省发展企业年金的积极意义。尝试着运用实证分析法,将经济学原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以及黑龙江省企业年金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制约企业年金尤其是黑龙江省企业年金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规范性分析,从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监管模式以及一些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市场,促进企业年金尽早真正成为黑龙江省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二支柱"。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续是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要求。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的难点在于实行DB型现收现付制的基础养老金不具便携性。文章以便携性损失为视角,模拟、测算和比较了原转续政策、"分段计算"政策和现行政策的便携性损失,结论显示现行政策的便携性损失最小,有效保障了流动就业参保者的养老金权益。但现行政策仍然存在一些未解难题,根本解决之道是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