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欢 《声屏世界》2014,(9):62-64
"传统广播+互联网"模式 "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是指传统广播媒体自办网络电台,主要表现为传统广播媒体开辟网络站点,通过互联网传送广播节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台网融合"。我国网络广播的"传统广播媒体+互联网"模式经历了传统广播网络版和传统广播自办的纯网络电台(Net Radio)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5,(8):80-80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所属的“国际在线”(GRIOnline)网站多语种网络电台(InetRadio)7月13日开播。多语种网络电台将致力于满足广大网民信息需求,关注网络生态、文化和生活,融合线性媒体与网络交互性媒体传播特点,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多语种综合性门户网络电台。  相似文献   

3.
李清 《中国广播》2010,(3):63-65
中国广播发展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电台成为传统媒体向网络拓展的新媒体平台。政府级网络电台有着无限发展空间和升值潜力,成为引导舆论风向的重要阵地。江苏广播网创立的网络电台新模式,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之路,整合广播资源,加强合作与联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有效扩大对外宣传。在实践中思考前行,为传统广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栾轶玫     《视听界》2006,(6):90-92
“网络电台”是当下广播发展的一个热点词,它是新旧媒体融合的产物,是传统广播在网络时代的延伸或者说是重生。本文主要从宏观视角关注当下网络电台的生态环境,分析网络电台的三角格局与发展的二元模式,以期对中国网络广播进行静态图式扫描。一、网络电台的三角格局网络电台(或称网络广播)即在网上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业务提供商,向听众提供包括在线收听、下载以及播客上传与RSS聚合等多样服务的一种新型广播形态。它与传统广播的网络版不同,有自己原创的节目及独有的互动方式,RSS及播客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发展空间空前广大。目前中国国内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电台的问题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日渐深入人心,"网络电台"也日渐成为网络的热门,但由于网络母体存在诸多的矛盾性,从而限制了"网络电台"的快速发展.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切入,通过分析"网络电台"的发展现状透视其矛盾性,探讨"网络电台"的生存之路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台已成为亟待开发的广告蓝海,而既有的广告方式大多传统单一,基于广播与网络的双重媒体属性,网络电台的广告应用有着更多的应用方式。本论文提出了音频原生广告、精准推送广告以及以听驱动的多媒体广告等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几种创新广告方式。  相似文献   

7.
唐芳 《声屏世界》2016,(7):57-59
网络电台已不再是传统广播电台的网上载体,而是一种全新的融合型媒介形态,承载了社交、图文、视频等更多的功能和内容.我国网络电台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互联网商业公司、传统广电媒体、专业社会组织及业余个人三位一体模式.然而过快地发展,导致网络电台在发展中呈现疲态,在技术和政策上都出现了阻碍网络电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旨在提出有效策略以促进我国网络电台不断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羽 《东南传播》2021,(8):138-139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电台App与传统广播之间的融合在不断深入.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的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网络电台App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云听App、阿基米德FM和蜻蜓FM等电台App论述了网络电台App对传统广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银河台作为国家级网络广播电台,是依靠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诞生的新兴媒体,有着传统网络广播所不具备的政策平台优势,兼具传统广播和网络电台的专业性和鲜活性。本文以银河台为例,从国家级网络广播的产生、优势及意义、发展构想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广播作为弱势媒体,被其它媒体所排挤、冲击。从早期的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广播的空间不断缩小,受众也不断流失。因此,广播不能仅把互联网等新技术作为自己本身发展的辅助手段,而是要作为全新的结合模式来探索,才能摆脱目前低迷的状态,网络电台正是这方面的探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电台不能只作为“广播的网络版”或“为广播办一份全球性的、无需注册的节目报”目标而存在,而要成为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母媒体”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播节目上网,广播受众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增加了网络上的听众。传统电台要发展网络广播,应该对网络听众的特征和需求进行细致地调查和研究,并积极汲取新型广播形态的探索经验。与传统的广播相比,网络电台的内容规划和互动方式有其独特的一面,这为我们观察网络传播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内容文本。笔者通过对几十家网络电台的统计比较,对当前网络电台的频道设置、节目编排、互动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梳理。  相似文献   

12.
网络电台是中国广播发展的一种新形态。《论国家级网络电台的发展空间与策略》一文,对国家网络电台的生存背景、先天优势以及发展战略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国家网络电台的发展空间,为各省网络电台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空前的发展机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现有广播的挑战和希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网络电台的出现和数量的急速发展;手机广播开播和其技术层面的即将完善以及数字音频广播的逐步推广。作为传统广播媒体必须有前瞻思维,认真分析研究发展的方略,及早谋划,顺势而为,使广播事业在新一轮变革大潮中成为强势媒体。广播媒体今后的变革和发展任务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面对科技进步,其播报方式应积极变革,节目设置要革故鼎新。1、试办网络广播,实现部分广播节目上网播出。由于播客准入…  相似文献   

14.
吴微微 《新闻世界》2010,(11):103-104
在网络时代的形势下,多媒体是时代发展之必然,我们无法回避,只能迎难而上,广播媒体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多媒体时代,不应被淘汰,而要成为新媒体的一部分,这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寻找出路。广播在网络时代的广播台网(电台和网络)的合作模式已经有了初步探索,网络电台作为广播媒体的新形式,正在被网民接受,被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逐渐地上升,网民的数量也在飞速的发展。个人网络电台以其自由、"无厘头"的张扬特征被广大网民所喜爱,发展势头迅猛,这对传统的广播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笔者将从传统广播与个人网络电台的优势与劣势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广播如何在网络时代应对个人网络电台,找出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融合制胜     
汪良 《中国广播》2012,(2):28-31
媒介融合是技术进步使然,是经济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无疑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融合性媒体兼并单一性媒体,有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受众的需求。北京广播网菠萝台搭建的全新个性化网络音视频分享平台,将广播节目的选择性收听转化为主动收听,将传统广播节目与网友个人创意相结合,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当前,大力发展网络电台,推动台网融合,需要技术和政策助力。  相似文献   

17.
曾经辉煌的微电台和现在的移动网络电台 无论是新浪推出的微电台,还是如今众多的移动网络电台,都是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广播媒介的延伸和创新.微博海量用户虽然曾为微电台提供了用户支撑,但微电台依旧没有摆脱没落的命运,而与微电台相似的移动网络电台在众多“微媒体”的影响和冲击下也在经历着艰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09,(6):67-6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巅峰体坛网络电台(radio.cri.cn)5月18日正式开播,这是国内第一家体育资讯网络电台。巅峰体坛网络电台集传统广播节目、在线互动点播、精美图片、视频节目等各种媒体形式于一身,提供全方位、新形式的在线资讯及互动内容。该网络电台第一阶段每天直播4个小时,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  相似文献   

19.
刘曦 《中国广播》2015,(1):20-22
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逐渐深入,一种新型的广播形态——网络电台应运而生。网络电台的出现改变了大多数年轻人收听、参与节目的习惯,甚至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节目的创作者、播出者。虽然网络电台的兴起抢占了一部分传统电台的受众份额,但传统音乐电台仍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今后的音乐广播应结合网络、传统媒体的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国内的传统媒体纷纷发展新媒体产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国家网络电台的设想:本文对国家网络电台的概念进行了解析,论述了建设国家网络电台的原因、可行陛,以及国家网络电台的构成板块、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具体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建设国家网络电台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