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现拥有《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商报》、《河洛生活导报》、《洛阳手机报》、洛阳网、河图网“五报两网”和20余家经营性公司。目前,洛报集团的综合实力位居河南省地市报第一名、全国地市报业前列。2014年7月,洛报集团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省重点文化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2.
“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为宣传思想工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素称“九朝古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结合洛阳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肖丽 《大观周刊》2013,(11):389-389
牡丹花与洛阳有着浓厚的缘分,是作为洛阳的符号而存在的。本文试图以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指导,分析牡丹花的符号意义,并试图分析作为一个符号消费的洛阳牡丹花。  相似文献   

4.
洛阳电视台在《洛阳新闻》节目中开办了《热线新闻》专栏,以“说说看看咱洛阳”为题进行宣传报道。今年2月份,在洛阳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看到这个栏目报道的内容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1月8日,市委书记郭国三在一次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参加的会议上提出:新闻单位要紧密配合市委工作,及时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会后,洛阳电视台在《洛阳新闻》节目中,开设《热线新闻》栏目,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洛阳市“脏、乱、差”回潮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宣传报道。他们先后抓拍、抢拍、偷拍了一些暴露市区个别地段摊贩占道、交通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不文明现象,同  相似文献   

5.
丁四川 《青年记者》2009,(21):19-20
最近,中国新闻网“洛阳一记者采访时被打被拘禁长达8小时”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该报道称,“10月18日,洛阳一媒体记者因拍摄社会新闻被警方带上手铐、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个多小时,身上多处受伤。”  相似文献   

6.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氏,或作“杨”、或作“阳”、或作“羊”,迄今未有定说,而“杨”姓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应当是“阳街之”,而非“杨街之”或“羊街之”。阳街之大约出生于511年前后,而卒于550—559年期间。  相似文献   

7.
在我所有的履历表中,“祖籍”一栏都填的是“河南洛阳”。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去过那儿。这次去宁夏开会,便有了顺路回老家寻根的机缘。 作为九朝都会,洛阳最有名气的文化遗存,恐怕要属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8.
《报刊文摘》2001年1月4日转摘的《服务导报》2000年12月31日一则报道说,有消息称,一家企业为庆祝开业,在洛阳东都歌舞厅招待洛阳老城区工商、税务、公安、技监等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四支警用手枪,已查明的遇难工作人员有交警支队、劳改支队、公安分局和老城人大法工委国家工作人员各一人以及洛阳人大接待科科长。死者中有30余名“三陪女”。《华西都市报》2000年12月31日刊登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洛阳“12·25”特大火灾调查处理小组成员余波12月30日谈话指出,他看到“火灾现场发现四支警用手枪”、“遇难者中有30多名三陪女”等莫须有  相似文献   

9.
“洛阳风波”引出的“档案”话题 1993年4月,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在洛阳举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各大企业纷纷在交通干道两旁树立产品广告牌。以生产火腿肠而名扬全国的洛阳春都集团所属肉联厂,委托一家广告公司承办该厂广告。这家广告公司既没有按城建规定程序施工,也没向有关单位请示,就雇用民工施工,结果使打入地下的钢钎截断通信电缆,使洛阳市内1730对电话线路瞬时失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8万元。时值牡丹花会期间,电话不通,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贸活动,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算。同时,还影响了市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后果极为严重。 中国青年报1993年8月24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洛阳1730对电话瞬间失灵——特大通讯事故谁之过?》的报道,但综观全文,对“谁之过”的分析并不十  相似文献   

10.
高凤来,洛阳春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当前纸媒面临的共性问题,加上河南洛阳所处的内陆二三线城市的现状,“钱存银行”的传统单一理财习惯,让很多人对财经新闻继而对财经版面不感兴趣。就《洛阳晚报》而言,周二至周五见报的《金融·证券》、《金融·理财》两个版均处于报纸B叠靠后位置,每周一才露脸的“财富周刊”也偏居c叠。不过,《洛阳晚报》尝试通过精耕细作,走好三步...  相似文献   

12.
4月14日至4月20日,河南洛阳日报社主办的洛阳新闻网(www.lyd.com.cn)联合该市神州牡丹园,组织了“网上看牡丹”大型网络直播活动,这是洛阳市乃至河南省首次大规模、长时间的网络直播活动,对宣传洛阳、宣传牡丹花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表明洛阳口报社的洛阳新闻网的建设达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是的,这里是中国,好多洋地名儿的中国。近几年.河南各地不断出现“洋地名”让人眼花缭乱,如郑州的“曼哈顿”“威尼斯”.洛阳的“加州1885”等。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第156号政府令,  相似文献   

14.
耿雪芬 《兰台世界》2013,(10):94-95
本文梳理了洛阳“谷水”的地名源流,论述了谷水在古代王朝兴衰过程中具有的重要军事战略作用,并根据多种古文献的记载,考证出“谷水”实名应为“榖水”.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6日,建设中的洛阳歌剧院主体结构封顶,开始进入室内设施安装阶段。如果一切顺利,洛阳歌剧院今年10月底就能正式启用。“建成后的洛阳歌剧院,将成为一座规模空前的演出场所,在整个中西部地区都数一数二。”洛阳市委办公室一位人士说。  相似文献   

16.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在牡丹城赏花吟诗之余,人们对洛阳军分区“诚心办实事,真心留人才”为新闻报道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的作法喷喷称赞。还是看近两年来的事实:1992年,洛阳军分区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刊播稿件148篇,其中《解放军报》头版头条2个,H版头条4个,加编者按发表的4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间播出3条。1993年,共在中央级新闻单位见稿179篇,其中《中国国防报》去年11月11日二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在国家利益的旗帜下——“一拖”考察述评·企业与国防启示录》一稿,中央电视合“新闻联播’”节目播…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作为一本新闻类周刊,贵刊最应突出的特色应该是新闻性。但我认为,目前贵刊的新闻性相对较弱。 所谓“新闻性”,从狭义上说,是指时效性强。而贵刊的“时效性”总是慢半拍。最明显的例子是去年11月刊出的“台湾核爆”一组文章,当那一期《新闻周刊》面市时,“核爆”已过去数周。今年1月“七问洛阳大火”一文,也比《南方周末》的“追问洛阳大火”晚出好几天。试想,把别人已经报过的东西翻出来再炒,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吗?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当代洛阳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征,它具有简约与时尚的结合,具有“外观层次”与“气质”。它是一座既能居住又能工作的现代化都市,给新来的人带来舒适的感觉。新媒介时代的来临,使受众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随意性、个人化,其传播观念、传播技术、传播手段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融媒不断发展的今天,文章尝试探讨怎样才能让洛阳在大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焕发生机,彰显自身的独特价值与文化魅力,增强市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明日黄花”是比较容易错用的成语。如1998年12月11日《洛阳日报》《寻找洛阳“废片”》一文和11月27日《良友周报》陈顺亭荐自《现代女报》许人伟的文章《鼾声》都出现了将“明日黄花”误作“昨日黄花”的情况。“明日黄花”语出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为重阳节一过,菊花即将枯萎,便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后多用于比喻过时的事物。究其容易错用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概念和特定事物的关系,造成了人们的错觉。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10日、11日,《洛阳晚报》分别以整版篇幅刊登《“浪子”联系记者回洛自首纪实》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该文说的是洛阳市民韩某,13年前杀人后畏罪潜逃。当时,他协迫不明真相的妻子四处流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