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马县档案局计划从2013年8月份开始,用一年时间,完成傣族、佤族、拉祜族和景颇族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这次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主要对傣族、佤族、拉祜族和景颇族四个世居民族散存的档案历史资料、口述历史档案资料,以及照片、音像和实物进行征集、收集和采集。建立反映全县四个世居民族和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提升档案征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征集经费使用效率,按照《云南省档案馆档案征集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省档案局于11月21日举行5个民族档案(拟)征购档案价值鉴定会议。省档案局有关专家及普洱市、临沧市、怒江州、德宏州、丽江市、维西县档案局主要领导等14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3.
佤族歌谣折射出绚丽多彩的民俗事象,它从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方面立体地展现出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世界。这里我们探讨了佤族歌谣蕴含的精神民俗与社会民俗事象,包括木鼓崇拜、猎头祭谷、剽牛献祭等佤族宗教信仰及婚恋习俗与丧葬习俗。佤族民俗与佤族歌谣相伴而生,相互印证。佤族歌谣是佤族民俗独特的传承方式,是传递佤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佤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佤族社会历史河流的一个重要支流。佤族歌谣蕴含的物质民俗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习俗、饮食习俗及服饰习俗等。分析研究佤族歌谣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佤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提升少数民族档案征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2013年9月16日至18日,省档案局组织召开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傈僳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业务培训会。省档案局相关部门,普洱、临沧、德宏、怒江、丽江、维西等相关州、市、县主要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出席会议。省档案局黄凤平局长、张文芝副局长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正>翁丁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的勐角乡,村内有0.95平方公里,居住着98户人家,400多人,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原生态佤族村。2006年以来,翁丁先后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省旅游特色村、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和沧源十大优美村寨。听到佤族传统的歌声、鼓声,我们知道翁丁到了。联系好的老村长已在村寨门前等待我们,  相似文献   

7.
云南佤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佤民族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佤族民间歌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佤族的口承文化正日益消失。佤族民间歌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自身文化的传承逐渐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正>到云南边境沧源佤族自治县考察,佤族人的粗犷豪放、热情好客、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沧源县与缅甸接壤,佤族人出国就像出村子一样简单,还经常到缅甸的集镇上赶集,缅甸那边的佤族人上午来沧源,下午又回家。佤族人好酒,海量奇大,与他们欢酌,包你一醉方休。哪怕你过去滴酒不沾,到了这里,你就没有任  相似文献   

9.
<正>耿马自治县境内,拉祜族单独成寨的占50%左右,部分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耿马县全县总人口为296302人,少数民族总人口150129人,占总人口的50.69%,其中拉祜族总人口为23057人,占全县总人数的7.78%,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36%。拉祜族是自称,本意为猎虎民族。拉祜族属于  相似文献   

10.
美丽神秘的云南,气候、地形、物种的多样性孕育了各具特色的 25个少数民族,但高山大河、峡谷丛林的阻隔也使云南与内地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云南少数民族大多是 50年代从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土司制等多种交错复杂的社会形态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的。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综合素质差,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目前仍然发展缓慢,贫困程度超乎想象。   为了搞清这部分特殊贫困人群的状况,今年 3、 4月份,分社组成报道小分队,对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佤族、傈僳族、独龙族等 6个呈现全民族贫困面貌少数民族进行调查采访。从滇西北的怒…  相似文献   

11.
孙丽娜 《云南档案》2013,(10):25-27
佤族,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沧源佤族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极为困苦。新中国成立后,佤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全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经沧桑剧变,神秘的佤文化并没有完全被其他文化侵蚀,而是幸运地被保存下来并在社会发展中历久弥新。今年8月,笔者有幸跟随云南省档案馆口述历史小组赴沧源采访末代佤族王子肖子生,借此机会,向世人完整呈现不同年代佤族社会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事情不用你去刻意记忆,却会铭刻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新闻与成才》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此生钟情的好“伴侣”。7年前的夏天。1990年7月,我从武警云南边防教导大队毕业,分到一个边远的边防派出所。包括我在内,派出所共有5人:指导员、所长、副所长和一名与我同姓的干事。其时,所长已宣布转业,实际只有4人。那是一个佤族、拉祜族聚居的边境山寨,偏僻闭塞,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有很多居民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劳作。报刊、信件每周来一次,有时两周或更长时间。我们同驻地居民一样:工作、生活都是点煤油灯…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新闻化,指历史的重要元素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并把历史转化为新闻报道出来.历史新闻化的主要表现有: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宣传、历史亲历者讲述历史等.历史新闻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新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本身存在大量的新闻;新闻的旧化变成了历史,历史的新化也就有可能变成新闻;历史的新发现、新认识足以让历史新闻化;政府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历史新闻化;个人喜爱历史有利于历史新闻化.历史新闻化促进了历史型新闻的兴盛,并促进了历史学的普及,对新闻学的发展、社会受众认知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拉祜族古歌特色数据库具有传承民族口传文化、资源共享及跨学科多维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拉祜族古歌数据库的构建应解决好社会依托、主要内容及建库方案等诸多问题,真正达到数据库的共享共建。  相似文献   

15.
雾气散开,翁丁被早晨最滋润的露水“洗劫”一遍,油绿的植物与黄色的茅草屋顶相互映衬着,而佤族人黑色的衣服和银色的妆饰成为了寨子里最亮的颜色。一位佤族老者用竹编的小桌子抬着早点匆匆向茅屋走去,  相似文献   

16.
诚挚的诤言     
6月21日人民日报四版上的《少喝点吧,拉祜兄弟!》一文,与以往的同题材报道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该报记者毛磊没有再讲那些人们早巳熟知的事情和主题,如歌颂少数民族兄弟的纯朴、勤劳、勇敢的品德,独特的民族风俗,展示解放以来党和政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而是选择了拉祜兄弟与酒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他告诉读者(?)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人嗜酒成风,遇上民族节日,一个集一天要卖6000多公斤酒,就是平时一天也要售出2000多公斤。拉祜族人过节、办红白喜事、祭神、调解纠纷、宴请亲朋、盖房请工都要喝酒。甚至有了头疼脑热也要喝酒“治病”。狂饮给拉祜族人民带来了不小的灾难,这里本来就严重缺粮,又拿去不少粮食酿了酒,结果加重了灾荒,陷入了越穷越喝,越喝越穷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方国瑜先生对佤族的研究不过是其博大精深的研究成果中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却是非常精彩的部分。方国瑜先生对佤族的研究不仅向世人全方位介绍了神秘的阿佤山及佤族,更用事实证明了佤山“乃是中国的疆土”,佤族“是中国百姓”,为中国界务交涉提供了有利证据,同时也激发了佤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拉祜族的一员,我一直想写点东西来记录我的民族,但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一直没有动笔,很是惭愧。近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加上长辈们留给我的一些记忆片段,以求能更详尽地讲述一下我的民族。我是耿马镇团结上弄抗(村)人,由于父母去世较早,从小就去贺派乡董过(村)和外婆居住。小时候我总是缠着外婆讲关于拉祜族的事情,也幻想着有一天我能像先辈一样娶妻生子,扛着猎  相似文献   

19.
沈修庆 《大观周刊》2013,(10):10-10
通过对云南佤族葫芦崇拜的考察与文化解读,可知佤族人类起源的葫芦神话主要是因为葫芦与佤族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而成为人们最密切、最熟悉的重要部分,并由于葫芦与母体外形的天然联系,使其成为佤族先民们的母体崇拜对象。  相似文献   

20.
佤族的古老文明和文化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流传,这些口传文化容易失真、变形,甚至消亡。这对保护和保存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不利,也影响着学术研究和社会利用的深入全面开展。因此,应重视佤族档案资源建设,为佤族的千年文明史建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