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国民政府增设的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作为战时重要的师范教育培训机构之一,在完成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中小学教师的使命之外,还为增进师范院校服务地方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协作活动,主要有开设在职师资晋修班、开展暑期学校各科教育讲习会、设置师范学院附属学校等。这些探索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注重地方现实需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对话中凸显地方特色,并在短期内集中师资力量提升在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的这些探索不仅切实促进了云南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很好地反映出彼时联大师范学院在学术研究与社会教育之间、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状况。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对云南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学校数量质量,还是受教育人数的数量、质量变化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以西南联大为主的内迁院校的影响。同时,西南联大为解放后云南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提升云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发挥了导向作用,为该省中学教育层次和结构的丰富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人才.其文学的生成环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当时较为偏远的云南.本文通过考察云南地方文化与西南联大文学的关系,认为云南的人文景象、民风民俗、茶馆文化、民间文艺等是滋润西南联大文学园地的甘霖,是西南联大作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大,由于当时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学院又迁至滇南蒙自办学。西南联大在滇8年间,涌现出许多民主斗士、科学巨匠,培育出爱国主义、学术独立、科学民主的西南联大精神。时至今日,西南联大精神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在引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是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光辉历史,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示云南师范大学办学的成效,凝聚海内外联大学子,强调西南联大的地域品牌,充实云南文化建设内涵,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强化联大精神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加快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云师大师生牢记西南联大的历史嘱托,牢固树立扎根边疆,为云南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而奋斗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前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土著文化、部族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融合期的过程。抗战加速了云南的现代化进程,云南民族文化由此进入到了加速发展期,西南联大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到来、旅滇知识分子带来新的文化思想、日寇入侵激起的云南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以及普通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加强都使云南民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和质素,其精神体现为以爱国观为主体而付诸的各种实际爱国行动、由"山地意识"走向开放包容多样化文化形态的"高原情怀"以及云南本土文化摆脱封闭自足的特性自觉地与主流文化融合等特点。抗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和抗战胜利后,还延续至今天的"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研究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成绩斐然,但在地方系统档案的挖掘以及已挖掘出的一些特殊史料的整理出版等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在西南联大的史料使用上,有的研究对史料较为重视,能较为全面地挖掘利用各类史料;有的研究则忽视了史料,或对史料使用不当出现失误。在西南联大研究视野上,首先要拓展史料挖掘和整理的空间,重视云南地方系统的隐性史料和普通师生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并加强已挖掘出史料整理出版工作。其次,要扩大研究的领域,要着力于研究西南联大对云南以及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贡献,重视西南联大的多学科研究;关注西南联大普通师生的研究。如此,较为全面地解析西南联大真正的价值与贡献,将西南联大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张耀曾以"崇实"为笔名在《云南》杂志上发表了《滇省宜急兴公学》、《论滇省当兴女学》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其旨在通过教育救云南救中国的教育思想。张耀曾的教育思想包括:提高云南人民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智识,急兴公学,兴办女学,创办半日学堂、夜学堂、学会等,对唤醒云南人民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以及普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9.
冯用军简介     
冯用军,四川资阳人。云南师范大学高教所讲师,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云南教育发展与西南联大研究基地副研究员,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客座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广大师生由北平至长沙,辗转湘、黔、滇,最后落脚云南蒙自,组成临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西南联大”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本文试图追寻“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钩沉学者、文人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自觉承担的文学使命,以及作为华夏子孙的人文良知。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云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教育之我见黄启后云南省普及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振兴民族经济必须依靠民族师范高等专科教育。云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教育,必须为普及民族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富民兴滇服务。云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教育是全省民族教育体系中关键a一环。它除了为...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个月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教育基层调查研究,并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对如何坚持科教兴滇,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兴云南教育事业,促进云南教育的发展,发表了一系列谈话。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行科教兴滇战略的决心,更体现了对加快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云南省送走第七批100名上海赴滇支教教师,"十五"以来上海已先后派出7批共660位优秀教师赴滇支教。这些教师放弃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将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信息、新经验带到云南,为云南夺取"两基"攻坚战的胜利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8,(6):39-43
2008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深人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创云南教育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5.
夜行者 《师道》2008,(4):7-7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某教育人士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在昆明恢复西南联大。此前,云南省政协委员张亚光也曾提出恢复西南联大的提案。按照张亚光的建议,西南联大可以联合清华、北大、南开和云南师大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办学,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办成一所高起点的大学。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包括办学准许和土地优惠等。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人民的支持是西南联大图书馆建设的外部环境;校领导的重视、具有时代特色的办馆理念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则是西南联大图书馆办馆成功的内部环境。和谐的内外环境,促进了西南联大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西南联大教学、科研的需要,对今天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合绢吉是晚清受云南地方政府雇佣赴昆明的日本教习之一,他于1906年2月至1907年12月在昆明任教近两年,著有主要介绍昆明,并提及云南全省的著作《昆明》。结束在滇的任期返日后,河合绢吉在多所中学任校长,并著有诸多关于汉文学的著作。虽然河合绢吉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小人物,但他的经历却是云南教育近代化历程的一个鲜明缩影。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把上海和云南的教育对口支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上海教师赴滇支教,作为滇沪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深受云南各族群众的欢迎。2000年、2001年上海市教委分别派出60名、100名教师赴滇支教,2002年又派出了第三批120名教师进行为期2年的支教。第三批上海赴滇支教教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视边疆贫困地区为家,视民族学生为子,兢兢业业地工作。上海支教教师以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践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生命的意义,也为云南广大教育工作者留…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 教育是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l吐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是教育支撑的经济,是由教育发展决定的经济。离开了教育的发展和功能,知识经济就失去了现实的发展基础。知识经济赋予教育以直接的经济意义,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云南要可持续发展,要科教兴滇,就要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没有教育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先行,不靠教育和科技,云南永远难以脱贫,更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书名:云南地方史作者:周玲唐靖罗锋出版发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提要:《云南地方史》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从远古至清朝前期历朝历代云南的历史,从元谋沧桑到滇国灿烂的青铜文明,从朱提古道到南诏大理的悠远传说,囊括云南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本书内容既有云南地方的历史沿革与政治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