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而素质教育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现阶段教育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教育途径。 作为教育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在现实性上是一致的。 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针对旧的分工所  相似文献   

2.
张轩 《考试周刊》2012,(88):162-163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素,并且,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故而。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是:第一,“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发展人。第二,“应试教育”重书本知识,以考试分数评定质量高低,而素质教育重能力培养,强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第三,“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它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第四,“应试教育”注重人的共性,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素质教育兼顾共性和个性,更注意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第五,“应试教育”为适应升…  相似文献   

4.
教育发展观新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映生出的教育发展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该理念对于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正确确立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观及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原则区别第一,性质与功能的区别。“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强调选择功能,注重挑选人,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人,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第二,思想与观念的区别。“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而中招实验操作考试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高中招生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这项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是实现应试教育全面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以化学实验为载体,探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人的意识里,似乎素质教育与考试是水火不相容的。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考试本身。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同样需要运用考试这一手段。只不过这里的考试不是以排名次、比高低为目的,而是着眼于检查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第二,素质教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应试教育“转轨”而来,有一个由低…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生的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全体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问题人们已取得了共识。但是如何实现两种教育的转轨,却是学者、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一、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镇素质教育就是学校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按照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主导,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脱离社会的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为了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我们就应该重视它,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语,英语教学作为应试教育的其中之一,我们必须彻底改革,使英语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应试教育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偏面发展.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已到了非向素质教育转变不可的时候了.首先,应试教育已给中小学生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格修养很差;有的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佳.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有的道格修养好,本事也…  相似文献   

13.
一、“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行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死记硬背知识,反对高分低能,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提倡给学生多一些创新和实践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心理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科学“减负”,提高教育效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了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课业负担,由此而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不仅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实现这一决策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明确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创造一系列条件。本文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比中,把素质教育与人力资源乃至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认为,树立大教育观念、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人个性的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是值得称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潜能 ,注重培养人的创造精神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特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举措。素质教育中家庭是基础 ,社会是关键 ,学校是根本。而应试教育是一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考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行教育不等于应试教育 ,但现行教育中存在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各种弊端的总体概括 ,但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加以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一、从形式逻辑角度看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相对立的是“应试教育”。比较这两种教育,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选拔功能与全面发展的对立。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选拔人,把通过选拔性的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是最终目的。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全方位教育,它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2.面向少数学生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对立。在教育对象上,应试教育只把教育的…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通过对“应试教育”的本质与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即依据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使全体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并进一步探索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真美美的统一,最后,提出素质教育的目的即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仁杰 《考试周刊》2010,(30):185-185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人"的本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扭曲了教育的本质,造成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化学老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教学之中,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属于两上不同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试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可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与升华。这种教育体系还刚刚创立,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