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简述艺术本质 就艺术本质来说有四种观点:1.模仿说;2.理念说;3.表现说;4.形式说。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理念说的中心意思是在现实世界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神实体,艺术归根结底是用形象来显现那种“绝对精神”;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观、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形式说则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西方历史上流行的两种艺术本质观:模仿说和表现论,沿着康德艺术自律论的方向,提出艺术是"人类感性符号形式的创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一步推进了人类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奥斯卡·王尔德在论现代性、艺术的形式批评以及艺术模仿论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甚至是颠覆性的创作主张。王尔德对形式的推崇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他看来,古希腊批评精神就是整个现代艺术批评的源头,而其关于艺术模仿的颠覆性观点则预见性地与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相契合。王尔德的颠覆性透过传统的外衣而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4.
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通过对宇宙自然的观察,认为艺术应该模仿宇宙的和谐比例,以及生成规律,因此希腊艺术表现出同样的理性精神。但在考察到宗教祭祀与艺术起源的关系时,我们发现了艺术对情感的模仿,是希腊艺术蕴含着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在理性与情感这二元精神和谐统一之下,使得以模仿姿态呈现出的希腊艺术成为古典艺术的典范;随着这二元精神和谐的破裂,模仿说虽然成为艺术的法则,但古典艺术已经不复希腊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西方艺术"生命形式"论具有严重的理论缺陷性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艺术生命形式论把艺术和人的生命有机体联系起来,是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探讨人的生命和艺术的关联,完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生命形式论企图融合逻辑形式和生命形式,把生命形式和逻辑形式统一起来,带有机械主义的特征;把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界定为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是对人的情感概念的表现,虽有新意,但有情感绝对论的倾向.对其探索有助于我们对现代艺术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6.
从创作理念上探索"精神性的意味"之相关内涵,从"意味"着眼"形式",再从"形式"追索"意味",视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为一种"生命形式"的表现,一种富于更高度精神性之意味与富于灵活空间形式美学的艺术表现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既具有反映现实的形式美,又具有表现诗人的本质美。一首诗其实就是诗人理想化、情绪化、心灵化的现实美的艺术再现,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阅读诗歌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因而新课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学具有人的生命精神特质,它是中国古人生命精神的结晶。古代各体学都以表现人的生命精神为基本内容,同时,古典学作品的形式是一种生命形式。这种富于生命精神特质的学又是用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方法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学说——再现说、表现说和形式说。这些学说大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单一的层面进行的,因此很难讲清楚艺术到底是什么。目前对“艺术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但纵观艺术史,“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新的务件和新的情况随时不断出现,决定了“艺术的本质”会无止尽地被探讨下去,这才是艺术得以发展的根源,也是艺术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弗兰克的空间形式论是一种现代说图理论,具有像似性思维、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它体现了文学向现代艺术模仿学习的文化趋势,揭示了文学向艺术模仿学习的"出位之思"情结,而且也能更好地阐释《追忆似水年华》《到灯塔去》等现代文学作品的"整体说图"价值.它也能够很好地见证文学与艺术关系的历史形态变化:从前现代的模仿再现图画内容,到现代时期注重并置组合、反复回环等艺术手段的文学移用,呈现的是文学从外在形象内容转向内在精神情绪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廖伏树的散文集《阅读人生》,以开阔的知识视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进而关注人的命运,尊重人的生存价值,展现人的生命的丰富性、神秘性和复杂性,从而使自己的创作具有一种穿透性和超越性,这就是散文的精神诗性。而为文者要获取的生活哲理,关键在于他能否沉入生活的底层,敢于直面现实人生,并接受生活的磨难和冼礼。同时,他本质是一位诗人,不仅表现为一种散文的诗美品质,还体现在对诗性艺术形式的探求上,这包括诗性叙述、诗性意象、诗性意境和诗性语言等层面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衍生的悲剧艺术,在悲苦的现实世界面前建立了一个艺术的中间世界,从而缓解了人类的心理重荷,并为生命提供了经历、战胜痛苦的可能.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其唯心本质及空幻色彩.  相似文献   

13.
摹仿说、表现说和形式说等从不同角度对艺术本质问题进行了探索,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观和迪基的“习俗”论也拓展了艺术本质的研究视野,但都没有抓住其根本所在。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其存在、发展和意义旨归,必然以人的存在为价值依托。因而把价值观引入美学和艺术领域,从价值本体论角度探求艺术本质应成为艺术本质探求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精神表现为一种办学理念,是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成员优秀的思想、品格、精神、风格的积淀;是一种无形的、稳定的、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为准则.而现代学校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物质、形式、一味模仿、缺少对个体生成或整体精神关注等问题.培育和完善学校文化精神需关注学生的心灵生活;强调校长、专家的引领;完善团队精神的建设;重视制度文化的约束;兼顾其他文化的陶冶.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精神展示,感人的魅力并非脱离现实而获得.艺术的选择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具体形象组合为画面的形式结构,艺术家的精神因素必须通过审美表现外化于形式.艺术的博大首先应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博大的胸怀,艺术思维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容量.这是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的审美特质,从时间上说既是现实的又是对现实的超越;从空间上说是宇宙精神与历史性的统一;从人与现实、自然、历史的关系上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是西方非理性思潮的开端,其唯意志文论直接导源于唯意志哲学,在文艺的起源,作用,本质及文艺与社会和人生的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观点,他主张用审美观审来把握理念。把握世界本质,强调艺术的目的的是复制理念,表现普遍永恒的世界本质,把形而上的理念视为艺术的唯一对象和源泉,这种文艺观是古希腊以来占据欧洲文论主导地位的“模仿说”的反拨。  相似文献   

18.
李健 《现代语文》2002,(7):47-47
教学语言幽默艺术,主要是指用可笑的语言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来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教学信息凭借幽默的语言形式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在教学中。语言幽默艺术的技巧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创造的精神,许多小说作家都从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中获得过启发,而萧红更是一个悉心学习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并有着独特艺术创新精神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形式、言说方式上与鲁迅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创新与发展。这使萧红成为20世纪最善于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富于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莱维托夫是美国20世纪有影响的诗人之一,50年代她提出了"有机形式"的诗歌创作理念并终生为之努力.她的"有机形式"思想主要包括:1、诗人驰骋在艺术王国里追寻着一种无上的精神和理想;2、艺术家要善于择取平凡事物入诗,以超凡的眼力平衡理想与现实,探索艺术的灵魂;3、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诗人须投身社会生活,以提升诗歌的品质.简言之,她的"有机形式"创作思想是建立在对生命艺术整体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