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在教学方向上,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历史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强调教学活动主要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则突出强调了“总结”、“继承”、“思考”、“培养”等过程性内容。显然,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应用上获得进步和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大纲”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而“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基于单元主题学习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创设历史情境”和“明确学习任务”等课程实施建议,它们共同将历史教学指向了“整合”。基于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以大单元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新授课教学的主要模式,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必要选择。在明确大单元的概念、基本形式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标在《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中写到“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上面所说的两个“转变”中,可以看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教和学的方式,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如何应对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华 《文教资料》2005,(22):186-187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要求与原来《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要求有着质的不同。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它适应了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那么,历史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成为课改的弄潮儿。在新形势下,教师又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5.
基于“五育融合”视角,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立意和教学观进行解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新方案”和“新课标”的发展历史和内涵体现。研究认为,可以从融通视角认识“五育融合”与“新课标”落实的内在联系;从转化视角构建“新课标”下的学校新生态;从发展视角深度开发学科育人价值,寻找“五育融合”改革和实施“新课标”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指针,新课标还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现通过对新课标内容的分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梳理,促进同学们对《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关于选修课,新课标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课程模块进行教学。南京师大附中是在全国率先实施选修课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社会性功能特点,同时还能够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历史课程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社会发展历程,从历史教学中汲取智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1]。2019年12月29日徐蓝教授在“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高考——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上作的《努力使历史教育成为涵养学生生命的过程》主题演讲指出,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4月,教育部编写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相较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变化、新观点和新要求。其中,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6大板块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增加了第7板块—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即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沙河口区生物学科参与省级课改实验仅仅半年。面对新课程、新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教材,无论从理念上、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如何全方位地体现面向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切实落实生物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是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难题。现以“藻类植物”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可见,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标。“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影视消息作为动态的图像,在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中有着重要的位置。”[1](p.7)然而,不是所有的自称历史影视剧都可以引入历史课堂教学。有学者认为,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影视资料主要…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已有三年,与之相应的新高考也将于2007年实行。新课标是在建国后历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制定的,反映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在2005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新课标理念初见端倪,给广大高三师生提供了想象空间。因而,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关注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内弈标准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世界视野”。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吸收了全球史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亚非拉等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篇幅,展现了人类文明多元共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之中。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物理实验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作用,是每个物理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1 通过观察实验,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情趣  相似文献   

15.
胡子荣 《贵州教育》2005,(15):30-3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对全体历史教师的严峻考验。我们认为:历史新课标的实现,在课时制的教学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来落实。因为,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须探究的课题。下面,本文从教与学方式的变改与创新方面,粗略地谈谈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八个相统一”的课程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总目标。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依托议题式教学和辨析式学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以致道”到“行义达道”。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遵循时代发展与语文学习规律,从落实学科育人的角度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将语文的本质观从学科层面推进到课程层面。同时,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位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凸显了写作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解读新课标,组织新教学”已是语文当下最紧迫的任务。课堂,是课程的生动实践与创造,是课标着陆的“机场”。  相似文献   

18.
李春柱 《新疆教育》2012,(16):69-70
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基本途径,是中国屹立于21世纪的基础工程;而素质教育是通过新课程的推行来实现的。新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原则和全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完全可以说,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实施起着法律条文的作用,是新时期历史课程实施的行动纲领。历史教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新课标”、运用“新课标”呢?我认为应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解释”的理解与落实仍然是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从描述历史解释的教学样态出发,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新课标为载体,从历史解释内涵、主体、客体、标准以及方法等学理维度重新审思历史解释的内涵与外延,为构建全方位落实历史解释的教学路径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历史课学习的方式及策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何将历史课标的新理念贯彻于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扎扎实实抓好一直以来被忽视的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在新课改中实施历史素质教育。本文试从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特征、实施策略及对教师的要求三方面作一粗浅探讨。一、历史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所谓学习方式一方面是指学生依据一定学习策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