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中国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大学组织的特性。中国大学组织的特性在于:大学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各种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在于大学定位的偏差,在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精神的缺失。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缺陷。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刊物已经二十岁了。 二十年的学术之路,感谢的是有许许多多跋涉者,与我们同行。在一个多变的世界,能坚守一种在二十年时间内,不断重复的工作而不变,实在是一种操守。因为有人与我们同行。 知识分子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学术化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称为“知识”的东西,你就有了内涵和自信。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肉体,而在于精神的延伸。精神是高贵而真实的。大学因此而成为大学。研究大学需要的就是高贵而真实的境界。当与媚俗告别的时候,你才会具有批判和超越的精神,才会生长出良知和道义的力量。 未来,我们倾听你的声音,拉着你的手,我…  相似文献   

3.
大学何以为“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学为什么是大学而不是其它,在诸多社会组织中大学何以独一无二?本文试图从大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精神两方面着力回答这个问题。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就在于,大学之大有“大家”谓大;有大师谓大;有大学生谓大;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有探究学问的博大和追求真理的伟大谓大,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大学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现代性的缺失是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化理论和建设中的存在的重要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在对大学精神进行定位的时候,忽视了大学历史性的化诉求,在泛泛的意义上界定大学精神问题,结果使大学精神成为超越历史的空洞假设或教条,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现代性的内涵尚存在诸多各异其是的、甚至是非现代性的理解,结果使大学精神的现代维度处于被遮蔽和遗忘的状态。本试图从现代大学精神的化诉求出发,梳理和阐释大学精神现代性的重要内涵,以此为现代大学精神的定位提供理论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大学组织的特性。中国大学组织的特性在于:大学受政府集中控制,自主性差;大学内部崇尚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认为,学术道德失范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各种学术制度的供给不足,而在于大学定位的偏差,在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精神的缺失,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缺陷。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11)
大学以培养"人"为天职。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大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的特殊在于大学所有活动的根本取向是为了"求真",为了"求善"。所谓"求真"就是大学要高举科学精神的旗帜,遵循科学精神的原则,探寻真理、探究真实、探讨事物变化之机理的规律性;所谓"求善"就是大学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敬畏人文精神,培育人高尚的道德灵魂。"求真"和"求善"构成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体现着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办什么样的大学,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大学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本质就是崇真、向善、求美、务实。在我看来大学精神是一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高水平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的价值追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还有就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师是一个集学者、师者和知识分子于一体的社会角色,他们也因此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精神向度,即学术精神、人文精神和公共精神.大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他是一种学术精神、人文精神和公共精神的担当者和体现者.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这三种精神之间不断交流、不断对话和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教师是联接三者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0.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大学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领袖。一所大学的校长应当主动推进其大学精神文化的蕴育,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要明确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的特色与使命;密切与师生交流,促进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积极创新文化,更新大学精神文化血液。大学校长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促进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其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的价值观、校园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的建设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氛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每个学子自由之梦起飞的地方,但如今的许多大学都忙于向外寻求,过于"有为",而忘记了作为大学本身应该拥有和承载的义务和责任。"无为"是发挥大学本色,秉持大学理想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的安身立命之道。大学,并非因为有大楼才称之为大学,而是因为有大师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二级学院的设置,学生社团活动无疑是第二课堂活动最重要的方面。泉州师院人文学院学生社团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在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模式,对高校社团工作、学生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戈  詹健 《培训与研究》2005,22(4):93-95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而独特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增强对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适时地将大学生的情感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15.
哲学对于大学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与大学的繁荣有什么关系?哲学与一流大学的建设有何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大学诞生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学自身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德国大学的事实,古典大学的某些传统,以及我们自己的事实,都能够说明一些观点。事实证明,自从近代大学不断发展起来,科学与哲学就有了它们共同的理想安憩之地,有了它们共生共盛共荣的最好家园。没有什么能够跟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更能说明无用之大用的,没有什么能够比大学更能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工会是我国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都在努力争做贡献。高校教育工会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代表、科技的发源地,对实现中国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我国高校教育工会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高校教育工会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激励机制对我国高校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美两国虽然在国情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两国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又存在着相通相近的地方。对于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美国现行的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近年,高校办学的规模、办学的层次、招生的人数、学生的成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生群体文化层次各异,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差别大和其他一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整体思想素质下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的态势。要想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应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大学称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建林 《教育学报》2007,3(6):80-84
中世纪大学的称谓经过了从studium(学校)到studium generale(大学校),最终到universitas(大学)的变迁①。这种称谓的变迁,是中世纪大学机构自然演进的历程,同时也是大学师生积极争取学术自由探究权力的斗争历程。正是大学师生的努力,使得大学能够在中世纪的教会与世俗两大势力之间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真正体现出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用来泛指大学师生整体的universitas因此成为自由探究知识的大学的最后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上的变化。着重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读者、服务等方面谈了管理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