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培养学生基本的方位意识,并且让他们能够用较为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相应的方位,这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位置》一章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对教学中的语言有更多的关注,只有结合适当的语言才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让他们逐渐具备辨别方位的能力。一、培养学生关于位置的基本认知让学生对于方位有基本的认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辨别  相似文献   

2.
几何概念是抽象的,教学时必须遵循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辨别和比较,逐步形成概念、巩固概念和应用概念。1.通过实际操作形成概念。认识几何图形,不能由教师下定义。应该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一系列的感知,然后再概括出图形的特征。如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画几个大小不一、方位不同的四边形:  相似文献   

3.
分析正午时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利用太阳周日运动轨迹及太阳与本地法线的相对位置变化来判断午时太阳的准确位置.最终得出太阳午时位于正南或正北.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别,文章所体现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会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第一册看图拼音识字《方向、东、南、西、北》及看图学词学句《太阳、地球、月亮》,涉及到空间位置的联系和天体知识,低年级学生对方位的感知觉比较笼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利用幻灯、模拟仪等作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辨认方向中发展思维。首先,我用绘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幻灯  相似文献   

7.
评课     
教师1:东西南北和上下这些描述位置关系的词汇严格地讲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并不属于数学研究的范围。但现在考虑到各学科的整合,把这些内容放到数学教材中应该是有益的。因为小学生在现实中辨别东西南北比在地图上进行辨别困难得多。因此,我想这一单元的教学应该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先让学生在地图上辨别东西南北,弄清这四个方向的关系,然后再到现实情境中去辨别,这样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容易为他们所接受。这个时候,只要辨别出一个方向,其他方向就迎刃而解了。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落山在西方;一般楼房的阳台在南边;在夜晚的星空,我们可以利用北极星辨别北方。  相似文献   

8.
张业顺 《科学课》2008,(4):30-31
一、教学分析《定位置》一课从"说出自己的位置"活动入手,通过位置接力游戏,引导学生建立"参照物"、"距离"、"方位"的概念,最后利用描述教学楼和远洋船位置的教学来加以巩固,从而认识到描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认识到描述位置的几个关键因素。教材的编排和设计非常严谨,结构也很清楚。  相似文献   

9.
王红 《黑河教育》2014,(6):21-21
正教学目标:1.学习观察情境。2.说出自己的见闻。3.学会倾听,并学习辨别同学说的话。4.明白做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亲自动手试一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教学难点:辨别同学说的话。教学过程:一、情景铺垫,引导复述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躲雨》这篇寓言故事,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10.
林飞荣 《科学课》2014,(5):122-123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以古人竖杆测影的故事开始,引导学生模拟古人的做法(如图1所示),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四个方位,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在北半球同一地点上立一根标杆,标杆正对太阳,观察地球仪上标杆的影长。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学生要求会用眼辨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耳辨别物体的声音,用鼻辨别物体的气味,用舌辨别物体的味道,用手辨别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落实上述要求,尤其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边观察边分析。把观察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观察对象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再引导学生把整体分成若干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去发现、思考、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12.
昨天,今天和明天,日字经常见,用它表示时间。早晨、中午和傍晚,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是北京21世纪课改实验教材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儿歌体裁,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很多值得开掘的内涵。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教学也不例外。在本课识字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太阳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东升西落,感受时间的变化;通过开掘汉字负载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努力实…  相似文献   

13.
月相变化规律是中师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践中 ,学生往往对月亮变化规律没有形成具体的形象思维 ,对有时在白天观察到月相或月相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规律感到疑惑 ,对月相变化规律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假如中师生形象地掌握了月相变化规律 ,不但能解释疑惑而且能在实践中根据月相某一时刻的特点 (月相形状、亮面凸出部分朝向、在天空中的方位 )推算出月亮东升时刻 ,判定该天农历大概日期以及观察时大概时刻 ,亦可根据农历日期、时刻 ,推算一天中月相变化特点。  一、正确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运动规律   (一 )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14.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发表意见,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如教“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节时,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数字卡片及一颗钮扣,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观察小数点(钮扣)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变化情况,思考并小结规律。如23.4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几?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后是几?如…  相似文献   

15.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比较罗城县教师进修学校覃宏谟比较是辨别事物异同的一种方法。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要使学生学会比较,必须注意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仔细辨别,启发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下面谈谈比较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应用。一、比...  相似文献   

16.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中孕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因素,主要是: 1.比较、分析的能力。这在规律的揭示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板书: 首先引导学生从上往下观察,把①→②、①→③、①→④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数点的位置也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从而把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小数大小变化建立起联系,逐步板书出“向右移动”的规律性内容。同样,再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分析比较,④→③、④→②、④→①小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94~95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引导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值得仿效的观察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 1.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有顺序地观察是完整地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观察顺序:按方位观  相似文献   

19.
案例说明:本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完《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球运动的意义”之后,为加深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规律而设计的。教师先通过一段有趣的资料吸引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解答疑惑。在教学过程中,从日出方位的变化,引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揭开了阿布  相似文献   

20.
日出日落现象虽是非常日常的现象,但由于人们受活动范围的地域局限性影响,不可能观察到各地各时间日出日落的方位情况。同时日出日落方位问题也是高三地理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要想掌握这一知识点需要重点把握日出方位点,日落方位点和正午太阳方位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