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任何语言的诗歌首先都是因其语言形式而存在的。没有独特的形式就没有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目前的汉语“诗歌”已经失去“形式”。人们将目前这种不是诗歌的东西称为“诗歌”.其原因是对外来“诗歌”的误解。外语诗歌译为汉语后,其在语言形式上如果没加入汉语的“诗籍”,它就只是不是诗,而我们却以其原是诗歌为由,将这种散性的东西称为诗歌,并反过来以此为圭臬.去进行所谓的新诗歌创作。对诗歌形式的突破.有真突破,也有假突破,当代诗歌的突破以假居多。  相似文献   

2.
柏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人中受波德莱尔影响最大的接受者。通过阅读波德莱尔的诗歌,他深刻领悟到波氏独特的现代性诗学观念,并结合中国诗歌的自身发展以及个人审美倾向,进行特色鲜明的诗歌创作。从诗歌形式及诗歌语言上看,柏桦与波德莱尔相去甚远,但这位西方伟大诗人仍然在柏桦的诗学观念、诗歌创作上留下了烙印。本文通过柏桦的个案研究,考察波德莱尔诗学在中国当代诗人群体的印迹与留痕。  相似文献   

3.
钟鸣是一位学者型诗人,他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广博的学问交织、渗透,扩大了其诗歌的表现力。经验层面,与北方诗人不同,钟鸣有着鲜明的"南方精神":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果敢与反叛,独特的个人成长经历与时代大环境让他放弃传统,追求发明与实验,奠定了诗歌独特的语言与形式。语言层面,钟鸣追求冲突效果,以词语的实验性质、错裂形式以及不合逻辑的逻辑成分,抓住诗歌的思想之间的关系,身体和语言的关系等。而在独特的个体经验和语言选择中,诗歌的形式也被塑造与充盈。  相似文献   

4.
王在正 《学语文》2014,(1):39-39
正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谈谈现当代诗歌欣赏要注意的两个问题。首先,把握现当代诗歌独特的语言形式,体悟其语言美。诗歌是文学艺术中最富美感的一种形式,它的组织材料——语言——本身就是极富美的特点的,欣赏诗歌首先便是诗歌语言美的欣赏。诗歌难懂,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在于语言含义的难懂,诗歌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它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诗歌作为带有强烈实验性质的中国现代新诗,以其日常生活观念的张扬、诗歌内容的日常化书写和日常语言的入诗彰显其对当代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诗歌语言不是一门特别的语言。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诗歌语言产生于普通语言,它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诗歌语言又的确与普通语言有些不同。英国著名诗霍布人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这么说:诗歌语言“应该是提高的普通语言,提高至什么程度或多么不像本来的语言都可以,但不是……人们不用的语言。”由此可见,诗歌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优美,更精炼。它想象丰富,形式独特,切奏动听,被称为“带  相似文献   

7.
美国诗人卡明斯善用特殊的语言符号或有意地摆列诗歌语言形式来传达诗意,风格独特。而语言象似性所关注的就是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之间的相似。两者之间是契合的,运用象似性理论能挖掘出卡明斯个性诗歌语言形式下蕴含着的诗意。  相似文献   

8.
近代爱国诗人黄遵宪在晚清诗坛有较大影响,其诗风独特,注重传统形式与新思想、新意境的融合;叙事写人,呈现近代诗歌的再现倾向;笔法散文化;语言口语化;学习民间歌谣,融合民间格调,诗风清新质朴。他的诗歌在艺术方面的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诗歌创作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艾斯特林·卡明斯的视觉诗具有魔幻般的语言,独特的排版方式和支离破碎的单词拼写,但是这并没有打破诗歌的连贯性、整体性和统一性。原因是卡明斯娴熟的衔接手法,让表面上看似不相连的语篇富有紧凑感和音乐感。卡明斯的诗歌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结构还是社会符号上,都有独特的衔接形式,形成了卡明斯式的语篇衔接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任洪渊是当代诗坛中较为独特的诗人之一,其文本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观念的与众不同。在确认任洪渊的诗歌及其理论可以为当代诗歌带来重要启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新诗与传统,语言的个性,语言与生命的契合,正是任洪渊诗歌及其理论的重要特征与组成部分.上述几个方面不但包括任洪渊诗歌观念的历史构成,而且,还在具体描述中,揭示了诗人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里·斯奈德是当代美国禅诗的重要代表诗人,其诗作受到中国禅宗思想和中国古代禅诗的影响。在禅思、禅机、禅悟、禅境四个方面都将禅宗基本要义和诗歌创作结合在一起,并结合美国本土特征和英美现代新诗运动形成其独特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2.
朱增泉的军旅诗歌有一种脱颖而出的品质,植根于中国当代军旅诗学情景,却又超拔于这一时段的总体诗学氛围。中国当代军旅诗歌的关键性命题都与朱增泉诗歌构成了一种紧密联系,但是独特的将军气质使朱增泉诗歌在葆有这些特性的同时,又在根本之处与其他军旅诗歌相区别。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活跃于中国现当代诗坛的安徽诗人陈大中先生,以其慧心独具的诗人眼睛,审视、发掘生活之中的平凡之美,并用自己清新自然的心语,命笔赋篇,写出了大量的精美诗行。本文以敏锐眼光、独特视角、清新语言、主旨的模糊性和形式自由性等处为切入点,从美学的角度,对陈大中的诗歌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食指的诗歌创作在"文革"时期是一个独特文学现象。他的诗歌在内容上从"大我"回归"小我";在诗歌形式上创造了"窗户美",在语言上形成了"色彩美"。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新诗理论在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全面欧化的情况下诞生,其要纠正的自然是新诗发展的偏颇,从而达到一种审美的自觉。但又不能否认的是自由诗也是诗,不乏审美价值,直到现在它依然是当代诗歌的主导形式。其新诗理论重新重视格律诗,强调诗歌之建筑美,必然导致旧体诗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凭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再加上对西方有关格律和形式诗论的有意剪裁式借鉴,不难看出他在有意无意中重新唤醒了中国古老诗歌的魅力,找到古典诗歌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冯至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歌以丰富的哲学内涵、独特的意象和深沉而平实的感情,彰显了诗人早期爱情诗歌“静敛”的艺术特色。这一特色区别于同时期其他诗人创作的爱情诗,给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影视作品中,始终活跃着古典诗词的身影,表现出对古典诗词的当代接受,以新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的文学价值,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章主要从当代影视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方式、接受特点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来阐述当代影视创作对古典诗词的接受。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诗歌进一步走向世俗化。这不但表现在诗歌写作题材上的世俗化,更体现在创作主体和创作意识的世俗化。新世纪诗歌呈现出的世俗化倾向是诗歌拥有更多阅读群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学走向大众化的必然结果,但是不管如何世俗化,诗歌毕竟是有独特文体优势的文学体裁,其基本的诗性不应该摒弃,否则将会滑向低俗甚至恶俗的泥淖。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韦尔奇在艺术创作上兼收并蓄,既固守本土传统,又注意吸收法国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的创作技巧,从而使他的诗歌在当今美国诗坛上独树一帜,他本人也因此成为当代美国印第安诗人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