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写作时,我了解到:一位残疾青年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脱贫致富.我在原稿中重点写他如何勤劳致富.另一位通讯员看稿时提出,通过这位残疾青年重视  相似文献   

2.
1991年3月29日,在正阳1990年度新闻表彰会上,一个残疾青年拖着不便的双腿,登上了领奖台,用他那擅抖的双手,接过县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顿时,台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就是陈健,一位用一条腿跨入新闻大门的农村青年。陈健今年22岁,是大林乡沿淮村农民。在他色彩斑斓的童年时代,小儿麻痹症吞噬了他的一条腿.今后怎么生活?难道一辈子就是从床头到锅台  相似文献   

3.
新闻窗     
济南军区建立新闻通气会制度本刊讯陈高潮报道:4月3日,济南军区组织召开了由军区政治部领导和各新闻口的同志参加的新闻通气会。紧紧围绕军区首长关于部队工作的重要指示进行了学习,通报了部队中心工作报道进展情况,提出了抓好中心工作报道的意见和要求,制定了协调新闻工作的八项职责。会议还规定,今后新闻通气会要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随时召开。民兵通讯员李利身残志坚本刊讯梁昌明、郭永强报道: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峨山乡残疾青年、民兵通讯员李利虽然右腿残疾,行走困难,但他身残志不残,刻苦钻研新闻摄影技术和新闻写作,担任…  相似文献   

4.
一个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残疾青年,隔几天就给中国青年报社群工部的“朱大姐”打电话,说说心里话。他觉得“朱大姐”能够理解他……群工部同志们的心中,常常被青年们的莫大信任激起阵阵暖流。这莫大的信任到底是如何得到的呢? 他走进研究生院的大门一九八五年的秋天对小张来说是最迷人的。这年秋天,他迎来了自己一生中的一次大收获:只上过六年半学的他,终于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闻研究生。徜徉在研究生院幽静的小路上,往事一幕幕历历如在眼前。为了攀上人生道路的这一新高度,他历经磨难,几次险坠深渊。但每一次滑落时,他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湖北省巴东县残疾人联合会谭正双:我爱读《新闻与写作》,并一年一年收藏,为写作时释疑。我这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残疾人能写出点文章见诸报端,《新闻与写作》给我提供了相当多的养料。有一件难忘的事是,1989年,我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农村残疾青年心声碣石杯”征文三等奖,贵刊还登了我获奖的短讯。作为省级新闻期刊,这样理解支持残疾人,令人肃然起敬。今天,我由一名残疾人,一名农民通讯员被聘到县残联专门搞新闻报道工作,《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6.
他,关起门苦思冥想,后,只得另请“高明”一篇通讯放在我的面前,题目空白。“你怎么没写题目呀?”我问通讯的作者——一位青年记者。“让编辑去标,我想了几个都不理想,算了。”他回答道。这位青年记者采访能力挺强,文字也不错,可是,做不好一个标题,只得付诸阙如。看来,他的基础还不扎实,缺乏新闻工作的全面训练。在我工作的那个报社,还有不少记者不会写言论。有人采访了一个“打得响”的先进典型,感到应该配个言论.扩大影响,就向部主任提了出来.部主任请他自己执笔。这一下可苦了半天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最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热爱新闻事业的青年。我渴求掌握新闻知识,但不知道怎样学习新闻业务,该从哪里入手,我曾想参加复旦大学新闻专修科的自学考试,后来又得知它的报名仅限于上海市范围内,因而只得作罢。我相信,象我这样有志于学习新闻专业的青年,在全国一定为数不少,因此特写信给你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指点,帮助我找到打开新闻业务大门的钥匙。青岛港务局黄岛第四作业区蒋潇蹬●  相似文献   

8.
9月12日下午,我因事正在北京,听说首都新闻学会举办“安岗同志新闻工作经验座谈会”,便报名参加。我是安老的学生,二十多年没见着老师了,心里非常想念他。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一个大教室里举行。我赶到时,能容纳一百多人的教室已经座无虚席。放眼望去,有满头白发的新闻界前辈,也有风华正茂的男女青年。他们兴致勃勃,交头接耳,热烈地谈论着。安老师在哪里?嗖,他正和客人握手哩。他的鬓角添了几絲白发,可精神不减当年,说话时打着有力的手势。穿着仍是那么随便,上身是一件普通衬衣。我赶去和他见面,他愉快地握着我的手,微微笑着和我寒喧,是那样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23日,我来到丁铁军家采访。 由于是临时指派的任务,我连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在到他家以前,我对丁铁军一无所知。只是在路上略略翻了翻另一位记者采写他的稿件。知道他是一位残疾青年,身患脑瘫,但依然为其他的脑瘫患者作义务咨询工作。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辞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导日,报社决定在这一天推出关于丁铁军的报道。这是我来到丁铁军家之前,对这次采访的全部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编辑部:贵刊的前身《新闻业务》1986年第10期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采访札记:《旅途奇遇》。文章刊出后有的同志来问我,“你所写的事儿是真的吗?”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更有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家伙,编得挺圆。这算小说还算新闻?”开始,我对这些都一笑置之。我有什么必要编一个故事当新闻作品发表呢?其实,这番奇遇本来并没有准备写出来发表,与一个外国人萍水相逢,当时实在没有想到问问他的尊姓大名,与他的交往只不过是尽尽义务,想帮这个异国大孩子一把(作为一名记者,这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后来又有一位同志来问我,既然是亲身经历,为什么偏偏不知道那位日本青年的姓名?作品发在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县广播站编辑陈相门老师,认识了他也就认识了《新闻爱好者》。次年,我又订了一份。一位同学见我经常读这个刊物,就给我提供了一条采访线索,让我去采访游乐场。同两位办场青年谈话时,我东一斧子西一鎯头地乱问起来,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得到满意材料。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最后干脆起床列了个提纲。第二天一大早又去采访,挖掘出了两个办场青年都是刚刚刑满出狱的事迹。回校后,我赶写  相似文献   

12.
我怀着敬慕的心情去拜访我国著名新闻摄影家、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徐永辉同志。总编室的同志引我到他的办公室,徐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乐呵呵地对我说:“欢迎,欢迎,您是采访我的第107位记者了。” 徐老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闻摄影家。他一直是浙江日报社的摄影记者,勤奋刻苦,富于创新精神,发表了大量的摄影作品,青年时期就在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赛中获得了铜牌奖。徐老是获得我国新闻摄影特别贡献奖最高荣誉的  相似文献   

13.
七八年前,偶然从《新闻研究资料》丛刊上看到《主编〈中国青年〉杂志10年的杂忆》,我就开始寻找其作者邢方群先生了。我为《中国青年》在五六十年代一个又一个轰动效应而激动,为著名期刊背后并不著名的期刊编辑家而陷入沉思。我向曾在团中央系统工作的一位老编辑打听,他未知其详。我听从他的建议写信给工人日报社打听,但没有回信。来北京工作两年,忙乱有加,探访的渴望却一直没有熄灭。98年6月,与一同事闲聊,才知道她就住在工人日报社内。一时激动,我竟连要打听的人的名字也记不起来了,只说是位曾在《中国青年》当总编的老头,想不到她竟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一批批大学毕业生纷纷跨进新闻单位,越来越多的青年采编播人员正在接替中老年采编播人员,活跃在工作第一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迅速地提高青年采编播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新闻业务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以为无疑是当前各新闻单位在改革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对所在新闻单位以及其他新闻单位交流的情况分析,当前不少新闻单位在培养、使用青年采编播人员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使用多、培养少;赶场多,学习少;批评多,帮助少的现象。一些新闻单位在日常宣传、事业建设中忽视、放松了对青年采编播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单纯地叫他(她)们自己去闯,让其自生自灭或自生自长。有的新闻单位的领导习惯于使用“成品人”,对新进来的年青同志不注重培养教育,“传、帮、带”的好传统淡化了。有的单位甚至对刚  相似文献   

15.
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我开始自费订阅《新闻与写作》,三年来,我经常业余时间到附近的村组、学校、工厂捕捉新闻信息,遇到有新闻价值的就写出来。 1989年冬天,我听说本村有一青年原来一直靠赌博为生,现在改掉了赌博恶习,在家养起了蝎子,并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便去采访了他,当晚我写了一篇题为《赌博不是致富路,一年欠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儿时生活的那条街道上,我们家是很有名气的.这种名气来自于我有一个长相丑陋、身体残疾的伯父.听父母说,他原来是工厂里的档案管理员.有一年,工厂失火,他为了抢救档案馆里珍贵的文史资料,被大火烧成重伤,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相似文献   

17.
贾凤玲 《新闻传播》2010,(3):127-127
记者提高审美观十分重要,有件事对我启发很大。1999年我刚来到秦皇岛时,一次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去采访无意听到一件事。一个在县公安局当户籍民警叫荣芳的姑娘冲破各种阻力,嫁给一个个体残疾青年,围绕结婚前后事迹十分感人。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深入多方采访,采访后煞费苦心地定了好多题,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青年农民通讯员。回顾两年来走过的业余写作道路,忘不了扶我登上新闻舞台的良师王惠礼同志。 1984年8月,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巴里坤大河二校行动快,效果好。我收集材料写了一篇报道,很快就被县广播站录用了。在这以后,县广播站记者王惠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经常鼓励我写稿,教我怎样写,并对我的稿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去年8月份,他又推荐我参加  相似文献   

19.
深圳商报主任记者甘险峰先生是20世纪最后一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他也是2000届复旦惟一的新闻学博士生)。我知道,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即便在离开学校在媒体从事新闻实务之后也没有懈怠。他的勤勉终于有了成果。不久前,险峰博士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南人 《新闻天地》2006,(5):12-14
年轻的记者患上疾病、家庭连遭恶运,重庆新闻人用善良和爱心感动了一座城市。这是发生在重庆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重庆晨报青年记者王华。2005年4月25日,他突发重病又无钱医治时,重庆新闻同行走近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