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意境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大气磅礴 ,雄浑壮阔而不空荡 ;感情凝重 ,深沉壮美而不哀怨 ;秀气逼人 ,明朗优美而不纤弱 ;蓬蓬勃勃 ,昂扬乐观而不轻浮。毛泽东诗词意境之所以有这些特色 ,与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境界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壮美豪放;二是精炼含蓄;三是鲜明生动。形成这些特色的缘由,一是作者语源广泛,二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比喻的方式与用以进行比喻的事物两方面,对毛泽东诗词比喻的不同类型进行了研究,对兴法的使用情况和作用也作了一些考察,同时,阐明比兴手法的来源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毛泽东诗词的政治特色李长林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吟成的五十首诗篇,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中国革命史,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首次公开发表《沁园春·雪》时起,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运用典故,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表现手法,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在诗词创作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遣词造句、传情达意表现现实生活,大大增强了作品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探讨毛泽东用典特色,化用诗句、神话入诗和民谚民谣的使用。毛泽东的诗词用词风格与曹操、辛弃疾进行纵向比较,彰显出毛泽东使用典故的豪迈气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摆脱了一己幽怨的“小我”境界,其文采奇异、气势磅礴的脱俗之风体现了诗人伟大崇高的思想境界,是诗人伟大心灵的回声;其诗词大义凛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彻底革命的战斗精神,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一个国家领袖和民族英雄的巨人人格的艺术写照,也是一个诗人独特美学追求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以诗证史”的方法,揭示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内涵,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主旋律特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一生,不但建立了不朽的革命事业而且在文坛上也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群众本位教育观、实践本位教育观和伦理本位教育观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词在典故、词语、句式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都深受楚辞的影响。这既是缘于时代的、地理的因素,也与楚辞华美的文采和高贵的艺术品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女儿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本文侧重分析了《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所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毛泽东为1919年长沙少女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自刎于彩舆中的撼人事件所写的系列文章及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等文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剖析了毛泽东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斗争环境是极其艰苦的。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毛主席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无阶阶级革命过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诗词内容博大精深,艺术造诣极高,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杰出典范,最能彰显毛泽东人格的力量,闪耀毛泽东智慧的火花。他的诗词始终与中国的大地、天空、山山水水融合在一起。他是勇敢的旗手,也是豪放的诗人。从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地是毛泽东的根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被翻译为多种文字。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内翻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前苏联第一个推出外语译本,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对毛泽东的索拜促使他们接受毛泽东诗词,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给译者更大的翻译自由。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在评论译作时,不应只着重译作是否“忠实”于原文,还应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外因素对翻译活动和译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6年版《毛泽东诗词集》副编新收入17首中,有读后令人生疑者。如《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一首首句“博大胆识铁石坚”出律,除韵脚外全部为仄声字;第二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不仅全诗平仄四处出律(湖、断、吟、诗),第三句末尾出现“三平调”(三个平声字),且以平声字“吟”为句脚,更令人疑惑。《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全首各联句平仄七处出律(庙、堪…  相似文献   

16.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有“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一句,“落花时节”原为“暮春时节”。毛泽东之所以要作这样的改动,是因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泽东《致陈毅同志的一封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物候格,把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了。基于同样的原因,诗人把《七律·到韶山》中的“人物风流胜昔年”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相似文献   

17.
18.
“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郭沫若同志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创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创作只不过是毛泽东同志革命生平之“余事”。然而这却是他和他的战友以及亿万人民群众伟大革命实践的形象写照,是他阔大胸襟、壮丽情怀的艺术再现。吟诵毛泽东诗词,就象我们面对雄奇峻拔的泰山,面对浩渺深邃的北斗,一种崇高的审美感受油然而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百周年之际,学术界的同仁,从政治、经济、思想、哲学、军事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评价,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和世界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丰功伟绩.但也有个别的研究和评价不够实事求是.如对毛泽东的诗词研究,有些评价就很难让人苟同.本文拟就毛泽东诗同谈谈个人的体会,同时对一些有关方面的研究,谈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诗意写照,是中国20世纪诗坛上的奇葩。其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高度,其语言雄浑有力、纵横捭阖、平中见奇、朗朗上口,形成了独特的“毛式”风格和不可模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