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路遥中短篇小说对"交叉地带"人物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在《人生》里塑造了生存于农村和城市这一“交叉地带”里的高加林和刘巧珍等形象,他的其他作品也大多以此模式来展开,在路遥的身上体现了强烈的寻根意识和“乡土情结”。路遥中短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典型化的同时也呈现出简单化、模式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其“师友”潘光旦此前已通过追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对儒家重视“类别”“差等”的特征作了系统诠释,“差序格局”理论承袭潘光旦思想的迹象显著。“差序格局”理论为实现教育实质公平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也为重新审视乡土教育的概念、范畴和价值提供了重要视角: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教育不仅仅是面向乡村孩子的教育,而是面向城乡全体学生,以乡村社会为场域,以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是在“差序格局”社会形态中与各类教育共生共融的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师范生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从源头上树牢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赋能乡村教育优质发展、赓续传统乡土文化根脉、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同时师范生也面临乡土情怀淡薄、乡土文化教育渗透不全、乡村实践经验贫乏等困境。为了促进师范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须加强国情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发乡土教材和设置乡土课程、增强乡村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师范生到广大乡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鲁迅、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乡土小说家的小说创作,突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以人为创作主体,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多元化地表现出人生意义和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撤点并校过去了十余年,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学者认为十年撤点并校政策改变了中国乡村文化传承的模式,对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明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几乎遍及所有农村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基层教育部门在面临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断根的危机之下做出了诸多努力和尝试,令乡村文明回归学校。为深入了解"撤点并校"政策导致乡村文明衰落的情况及乡土文化传承应采取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长顺县构建乡土教育课程,促使乡村文明回归的实践进行了调研,对如何构建乡土教育课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三部曲”通过叙述一家农民、一个村庄的日常故事,再现了现代性冲击下的乡土生存。三部曲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大漠祭》表现了乡镇基层官僚宰制下的乡村被动处境,《猎原》再现了乡土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白虎关》揭示了现代性对于传统生活秩序与价值观念的挤压。三部曲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关怀乡土苦难与乡土路向的深重焦虑。  相似文献   

7.
试论黑格尔的"自由观"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是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它对德国飞速发展所起的作用亦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本文立足于哲学,俯瞰“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各种关系,期以从中找出黑格尔自由观在其中的体现,为职业教育的产生和爱展寻求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学的概念至今存在着含混之处,但是它与"权力/政治"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漫水》集中诸篇所蕴含的批判,不仅指向了乡村掌管权力的人物,也指向了被权力剥夺的弱者本人。同时,它们还超出了比较单薄的"反腐文学"的路数。小说集的宝贵努力更在于:从乡土的民间,作者尽力寻觅着抗衡乡村权力政治的话语和人物。参证小说当年的类似实事和现象,读者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作家创作的现实主义力量。《漫水》集呈现出了乡土记忆的开放性和纠结逻辑。它促使我们原有的对于"乡土"的许多理解,开始变得犹疑和深思起来。其中乡村人事的变迁,也增加了它的主题的隐晦意味。这一切,都源于作家王跃文对于卑微生命的悲悯。  相似文献   

9.
“套语”研究是主题学研究的一项内容,明清小说中有很多套语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情之所锺,正在我辈”是明清世情小说中常见的一个套语,也是评论者经常使用的一句批评话语,这个套语确认了人生而有情的事实,体现了世情小说的重情观念,并肯定情之于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力量。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主要依托城区学校名师工作室,以主体驱动和内容驱动为途径培养乡村骨干教师。这种方式培养的骨干教师回到乡村学校后,难以扎根乡土持续自主地生长,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助力有限。在乡村振兴现实背景下,应通过鼓励优秀师范生返乡执教、邀请退休名师定期驻点指导、鼓励乡村学校挖掘特色乡土资源等路径,实现乡村骨干教师的“在地化”培养,为乡村教育振兴赋予内驱力,以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是作为我国宪法上的人权原则确立的。如何实现人权原则需要从规范的视角重新理解宪法。一方面,明晰人权原则的实现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明确国家权力之间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对我国宪法而言,人权原则的实现,或许更重要的是人大制度的完善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人始于脑生之后(即受精卵发育10周时脑功能启动之后),终于脑死之时。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的特点是拥有感受性,感受性的存在是其享有完整的道德地位以及人们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条件。这样,以脑生/脑死,换句话说以感受性的存在与否为标准,人就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生前之人和死后之人,二是普通的人(亦可称为伦理人)。生前之人和死后之人尽管也是人,但因不具备感知能力而难以享有与普通的人同等的道德地位。在发生权益冲突之时,生前之人与死后之人要让位于拥有感受性、因而享有更高道德地位的普通人(伦理人)。这一点不仅为堕胎,而且也为治疗性克隆提供了重要理据。  相似文献   

13.
条约适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条约国际层面的适用,具体由国际机关实施;另一方面是条约国内层面的适用,由当事国国内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实施。其中条约的国内适用是缔约国善意履行“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义务的主要方式。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采取入宪方式规定条约适用,中国当前依然坚持着“逐个领域、逐个立法”的条约适用模式。学者应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一道,共同努力解决实际层面的困境,推动条约适用制度早日入宪,以更好地推动条约在国内的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存在着人力资源数量多而人力资本存量少的不协调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格局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人力资源无法向人力资本顺畅转化。化解不协调特征的发展对策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农村人力资本供求的均衡机制,同时消除体制性和制度性的障碍,培育和完善旁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原本和普通动物一样,都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当人类产生了"自我",把世界说成是"人的世界"的时候,一方面人类在通过精神参与的劳动从自然中获取自然物和创造新的物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从精神方面在占领自然,使整个自然成为自己的精神属地。人类的精神产品,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和以自身的活动显示的精神产品。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如:作为工具和机器系统的精神产品,绘画、雕刻等艺术产品,书籍、杂志、传媒等各种文化视听物,此外,人把自己的生物体本身也变成了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产品。以人自身的活动形态显示的精神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物化了的客观形式,如语言符号等;另一种是人的纯粹的精神生活行为,如各种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6.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由于网络的出现所带来的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得人权观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人权领域的斗争已从传统的地缘空间转到了虚拟空间;人权观的教育重心由于网络的影响,逐渐由开放的传播方式转变为更为复杂的隐性传播方式。针对人权观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新形势,传统的人权观教育途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及其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中心问题。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思考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本文认为“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是东西方不同思维方式下的哲学命题,不能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将“主客二分”看作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而把“天人合一”看作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环境危机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只有通过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运用实践手段,才能真正解决现代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人类初始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一体的。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使人类在生态危机等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当今人类正在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近代浔商因组织湖丝经出口外销而致富,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投资于新兴的经济领域,在杭州、湖州、嘉兴等地,创办了一批早期民族企业,奠定了浙江、特别是浙北近代丝绸工业的基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还引进吸收了欧美先进的技术设备,消化吸收了西方企业的经济理念与经营方式。浔商自身也在创办早期民族企业的过程中,完成了从商人向近代民族资本家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任倚步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5):64-71,78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把握"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本质特征基础上的伟大创造。"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文明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尚同"思想的丰厚养分,历经从"两个文明"到"五个文明"的艰难探索,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实现了人的文明的时代彰显。立足"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文明观统筹五大领域建设的内外向度,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