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经验作出的深刻论述,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揭示了统一战线成员鲜明的价值追求,为新形势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统一战线要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同心"思想,使之贯穿于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成为广大成员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中南海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首次提出了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同心"思想。这一思想为搞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本文拟就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试作粗浅分析,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同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充分发挥"同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黄开平,顾顺勇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成功地与民主党派建立了合作共事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相似文献   

5.
李萍  王兵  白剑光 《天中学刊》2013,28(3):38-40
"同心"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现实依据,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是其历史文化根源,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是其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其现实依据。"同心"思想不仅被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所见证,而且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继续取得辉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从理论上弄清楚什么是我国必须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各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国内▲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新华社3月20日电,中共中央近期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特别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的一件大事。《意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方式和程序等作了科学规范,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以"和谐"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内蕴,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政治优势在于它的和谐性.追求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选择,体现和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内核.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多党合作理论得到了创新,政党关系达到了肝胆相照、休戚与共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无穷潜力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有其特点和优势.在我国的现实政治生活中,其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建设的滞后.为此,要加强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建设.全文论述了加强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的意义、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教育与普及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唯一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优势,有利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西方多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出来的政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整合的基本理论,并在总结毛泽东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整合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整合的思想基础与核心主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健全法制是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治整合的主要形式;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政治整合的根本内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独创的民主政治形式。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与建立起来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是由我国具体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充满创新色彩的理论观点,既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坚持多党合作制度的坚定意志,也显示了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增强。充分认识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全党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也是创造性将其运用的结果。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在新时期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才能继续有效地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校的学生都是参加国家统一高考录取入校的大学本科生。由于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少数学生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存有模糊认识。为进一步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最近我们进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教育。在这次教育中,我们密切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发挥院校的理论优势,组织学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历程,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光辉历程。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新中国建立为新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经历多种考验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中国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近年来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通过对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建设中还有不少课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材地位 本框是第三课的三个重点内容之一.按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的主要观点有二十个,这一框题有五个,占四分之一,其中我国政党制度的四点基本内容单独列为四个主要观点,可见其教育作用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了解了各党派根本活动准则等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即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才能理解它所显示的优越性,也为学习下一框题的"多党合作制符合我国国情"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共发布“五一口号”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共历史、统战史和民主党派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从历史过程看,应该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来进行这一进程的历史分期。从历史经验看,确立和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国情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必须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三点是最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实质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理由是: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着坚实而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三、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保证;四、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有力证明;五、反腐倡廉,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严峻考验。六、坚持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