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的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言语交际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王宝 《教学月刊》2008,(4):19-21
维特根斯坦认为,理解一个表达式就是知道如何使用它。这从理解和接受者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这个命题。学习英语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语用能力即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可简化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归根到底是为了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综合语用能力主要表现在交际的理解与表达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学习语文重在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而掌握技能关键在训练。语文训练的价值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因而语文训练天然地蕴涵着人文性。语文训练大致可以从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三个维度进行,而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为避免语文训练中存在的技术主义倾向,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加深理解,促进积累。  相似文献   

4.
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用好文本,准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避免作文难度大而导致学生怕写甚至厌恶写,作文的训练要有梯度地进行,可分为词句模仿训练、段落模仿训练、表达顺序模仿训练、表达技巧模仿训练、想象文写作训练和读后感写作训练六个阶段。由易到难,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言功能障碍主要指由于脑性瘫痪、自闭症、语言环境脱离等原因所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或语言障碍,一般临床表现为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混合性障碍、语言信息处理问题和语言韵律问题等。语言康复即对特殊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韵律能力、语言认知能力进行评估和训练,  相似文献   

6.
语言产生于交往实践,又服务于交往实践。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语言训练的最主要内容应是沟通能力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口语理解和口语表达上。  相似文献   

7.
听是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英语学习中强调语言的习得,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的,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渠道。该文着重从语篇理解、信息记存、语音训练和英语思维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观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令人欣喜的是“重讲解,轻训练;重理解,轻运用”的弊端逐渐远去,“倡训练、重运用”的身影正款款走来。“训练”再次回归教学研究的视野,再次回到教学的课堂。以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训练为重点,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堂上,教师们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表达上。但由于理解不当,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文本语言,重视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理解与积累语言的能力。而对于语言的文字训练,主要是通过对字词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及听说读训练来实现。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将其分为对语言理解的训练,不断积累语言的训练以及运用语言的训练。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训练 语言包括发音、对他人说话的理解(即理解语言或懂话)和自己说话(即表达语言)。它与智力的关系很大。除了聋哑人以外,不会说话的人,总是智力有缺陷的人。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的语言缺陷而被家长发现的,所以语言的训练是智力落后幼儿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语言文字的内蕴,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外壳,写文章离开中心的表达,语言运用就失去价值;读文章不顾中心的理解,语言阅读就失去意义。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中心思想的理解虽不是最终目的,但却是情感熏陶、思维训练、语言训练的重要依附。因此,把阅读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既要克服只抓中心理解,忽视语言运用的倾向,又要防止忽视中心理解,架空语言训练的偏向。一、训练重点以中心思想为依据确定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参与语言实践,在课文诸多语言要素和其组合规…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驾驭诸种语言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的能力,从而,做到学以致用。这一能力的形成与体现主要和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发展相关。而学生对于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则为影响其上述能力提高的内在要素。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反映乃至深化。准确而生动的表达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有关意义理解与表达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不仅成为外语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而且赋予这一过程以深广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习惯是一个方面,而重要的是要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准确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准确表达的前提又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通过一定的训练,强化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的是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期望能促使学生语言内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良好的语言表达需要丰富的语言积累来支撑,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表达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哪能活得起来呢?其实,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试用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低段教学要打好听说基础。可见上好说话课,加强语言训练是题中之义,而看图说话是听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理解图意,达到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学会说话的目的。如何看图说话,笔者认为“态度自然、讲普通话、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应该作为常规训练的四个支撑点。它包括观察、理解、表达三个心理过程。而观察是开端,理解是核心,表达是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下面笔者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从语言因素人手,而后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和情感是贯穿于字里行间的.文章中的一个词,一句话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只有通过理解字、词、句,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从语言表达方法上加以分析、研究、体会,加深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从而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一般来讲,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0,(12):33-34
书面语言是作者情感的爆发、心理的升华,是反复锤炼的语言艺术的结晶。语言训练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剖析,由语言文字领悟语言情感(也即思想内容),探究情感表达的语言艺术。而语言情感与语言艺术是一个统一体,语言情感借助语言艺术来表达,语言艺术凭借语言情感来显示。在语言训练中,须在引导理解语言情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是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要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训练,即不但要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本身,也就是语言的形式。因此,语文课上要寻找和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一、寻找朗读的时机,落脚在"读点"可以说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识字、表达。读书该怎么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指导。哪里应该大声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引领学生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揭示数学内在联结,把数学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不仅是数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而且也是数学重要的教学艺术.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语言,使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经受思想方法的训练,是返璞归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听力教学应注意阶段性、加强听力技能的培养、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及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