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几十年,毛泽东、郭沫若等人在世时,通过不同形式指认“友人”为周世钊。然而,1982年乐天宇五次“回忆”了“友人”是指乐天宇、周世钊、李达三人,这就是后来的所谓三人说,随后萧永义、易孟醇等又有了新的“友人”说。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可谓越来越混乱。但是,事实上,毛泽东不可能答诗李达、乐天宇,只能是答诗周世钊。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诗《七律·答友人》公开发表以后,对诗中的“友人”是谁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大量的权威性文献资料证明,该诗中的“友人”是周世钊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究竟是谁吴美潮,周彦瑜七律答友人(1961年)九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徽。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形象绮丽、韵律悠扬、意境深邃的七言律诗写...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发表以来,曾引出"友人"是谁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解释,"友人指周世钊".由此,笔者还提出要尊重与保护毛泽东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七律·答友人》是答湖南友人李达、周世钊和乐天宇等同志的。六十年代初,李达、周世钊和乐天宇等同志先后把九嶷山的泪竹、泪竹杆毛笔和碑帖等赠送给毛主席,并写信寄诗向毛主席反映湖南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各条战线的大好形势。毛主席看后,浮想联翩,欣然命笔,作诗相答。  相似文献   

6.
对《七律·答友人》的解读不该局限于作者创作时的外在生活浮面上,那样,深刻蕴含往往被一些表象肢解。一首写山写水感兴万端的诗词和一道只有一个解的方程毕竟是两回事。限制于一个固定的答案犹如把滋味醇厚的佳酿变成了白水。《七律·答友人》是一曲时代、江山与美人的多重奏。泛化政治,淡化文本的倾向必然将毛泽东诗词研究引向僵化与绝对。  相似文献   

7.
丁三省同志: 来信奉悉。 前些年与李达同志(武大校长)及周世钊先生,同一时期都寄有九疑山产品(泪竹、墨刻、泪竹杆毛笔等)及赠诗。主席《答友人》是答我们几人的,郭老说:“友人不是一人,是多数,这样标题,很妥。” 我的赠主席诗,数十年前(约二十年前)已为宁远县人传抄过,我久已忘怀了。兹因你们询及,默写于下:  相似文献   

8.
长期来,我对毛泽东同志《七律·答友人》诗有这样的看法:它是缅怀、慰籍、悼念杨开慧烈士的。这看法不一定符合诗的原意,但我觉得并非全无道理。 在“四人帮”横行称霸时期,这看法只能同少数同志交换意见,是不能写文章提出来讨论的。因为江青忌讳“骄杨”,害怕人民群众歌颂“骄杨”。因此,长期以来,对于《七律·答友人》诗的原意,人们不敢去讨论,诗的艺术形象也被曲解了。  相似文献   

9.
纵览已发表的全部毛泽东诗词,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印象,毛泽东品味世界、观察世界所取的绝大多数是俯视和鸟瞰的视角。无论从《沁园春·长沙》(1925)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念奴娇·昆仑》(1935)中的“阅尽人间春色”,到《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中的“又踏层峰望眼开”,还是从《七律·登  相似文献   

10.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有“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一句,“落花时节”原为“暮春时节”。毛泽东之所以要作这样的改动,是因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泽东《致陈毅同志的一封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物候格,把抽象的时间形象化了。基于同样的原因,诗人把《七律·到韶山》中的“人物风流胜昔年”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把《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名篇《七律·答友人》,自一九六三年公开发表以来,人们作了许多解释和分析。几乎所有的评注家都认为,它是首借古代湘灵神话来歌颂湖南解放前后的巨变,以及在三面红旗指引下取得的伟大胜利的社会政治诗。这种看法是牵强的。友人是谁,信的内容是什么,至今没有确凿材料可资参考。不少评注家只从湖南友人致信毛泽东同志反映湖南大跃进情况的流传中,对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了种种分析,此种分析均只能视作揣测,不足以立论。举个例罢,红霞和斑竹两句释为新旧社会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月,毛泽东诗词18首公开发表。李淑一想起毛泽东曾填过一首《虞美人》词赠杨开慧。但只记得开头两句了。于是写信给毛泽东索取那首词的全文,同时把她1933年得知柳直荀牺牲后填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毛泽东。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给李淑一写了回信。信中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有《游仙》一首为赠,(即后来题为《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这首词1958年元旦首先在《湖南师院》特刊上发表,随后,《文汇报》、《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地报刊相继转载。《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的手迹为“我失骄场”,而1962…  相似文献   

13.
一、解题:题目用的是唐代李商隐七律《无题》中的一个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是写离别思念之情的,“丝”和“思”谐音双关,表达了思念不止,至死不渝的坚贞忠诚。现在,这诗句已有了新的含义,常用来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崇高精神。人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崔颢为人轻薄,却写了一首颇为沉厚的《黄鹤楼》诗。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鹅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第一”当谓其最早,非谓最好,然亦足见宋人对此诗之推崇。《唐才子传》卷一曾记大诗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注释颇多,对《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观鱼”用典的源出,却诸说不一:有说取自《庄子》“濠梁观鱼”的,有说“观鱼”即钓鱼的,有说取自宇文泰与苏绰故事的,有说诸说皆可论味的。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取第一说。笔者认为“观鱼”用典取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一章,这样理解诗人的艺术对话才更符合当时情境实际。并且和柳亚子先生的答诗“躬耕原不恋吴江”才更合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湖南时的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读书有“四多”,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由于青年时代即有“四多”的习惯,且坚持不懈,故他一生受惠无穷。即以宗教哲学来说,他读《金经》、《华严经》、《圣经》等。以科技来说,他读过生命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土壤学方面的著作。1958年他外出视察,在列车中还聚精会神地  相似文献   

17.
《诗经·小雅·黄鸟》(以下简称《黄鸟》)是一篇众说纷纭的诗。但对诗中的“黄鸟”,当代《诗经》研究者的意见却比较一致,即认为是指剥削者。高亨先生说《黄鸟》的“作者是个佃农”,黄鸟指地主,“此诗与《魏风·硕鼠》有相似的地方”(《诗经今注》)。余冠英先生说《黄鸟》写的是“离乡背井的人在异国遭受剥削和欺凌,更增加对邦族的怀念”,黄鸟  相似文献   

18.
清人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论及夸张修辞时,曾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史记·蔺相如传》写蔺相如“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是《晋书·王逊传》写王逊“怒发冲冠,冠为之裂”。陆认为前者是“描摹传神之笔,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弥觉其妙”,后者“则近于拙矣”。相同的夸张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三十年来,写旧体诗的,欢喜用七律、七绝两种体裁,而写古风的却颇罕见。问之则答曰:古风因无格律可循,较难掌握。其实,古风的写作虽较自由,似乎没有什么格律的局限;不过,倘能熟读古人一些名篇,潜心体会,亦非漫无规矩,好象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律可循。清人王渔洋、赵秋谷、翁覃溪等人对古诗平仄,均有著作。虽然这些声调谱不可泥信,但它对于古风的音节,也确有可供参考之处。 最早的成第七古,只有张衡的《四愁诗》和曹丕的《燕歌行》。在这之前,汉武帝的柏梁台诗,只是一人一句、一句一意的联句,且可能是后人的伪作。七古这个体裁,魏晋六朝几乎很少人写。直到南朝宋鲍明远才写了几首七言的《拟行路难》。所以也可以说七古和其  相似文献   

20.
友人的信     
刚踏入技校的大门,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于是便怀念原来的同学。特别是每逢实习阶段,功课比较轻松,这时候,最盼望的便是能收到友人的来信。 最惬意的莫过于拿到信时的心情。翻着那一大堆信件,忽然一封映入眼帘,赫然写着我的名字,不由自主地心动。信封上的一个“友”字,使人有种暖暖的感觉。手里拿着信,并不会急着拆信,首先要端详信封,查看笔迹,邮政编码,心里猜想会是谁的来信。手指触摸着信封,就像感受到友人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