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武 《考试周刊》2012,(85):167-167
凡教育,必定是对人的“成人”教育,换言之,是人对“完美的人”的追求。忽略了对人“完美的人”的追求.则是不健全的教育。片面地实行不健全的教育,则是对人性的压抑与灭杀。纵观当今教育,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无不折射出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曹迎春 《文教资料》2006,(31):72-73
孟子和谐教育的哲学观就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孟子和谐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教人做品质和谐、人格完美的“君子”、“大丈夫”,并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孟子和谐施教的方法主要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教育”一词被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教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灵,追求内在的觉醒与完美。  相似文献   

4.
温婷 《中国德育》2008,(2):17-19
幸福是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所获得的一种体验。人获得幸福体验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幸福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两者完美统一,最终达到“唯美”境界的教育。只有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幸福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穷尽教育,但可以不断地去发展和创新教育;我们虽然可能会在未来感到今天教育的许多遗憾,但今天可以做到无愧于现实。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教育的希望、对教育的追求、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的创造,这就是刘川—“一个持续燃烧着教育真情和激情的人、一个不断生成教育智慧和人格的人、——一个站在教育理想和现实中的人”所追求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6.
毕明芳 《现代教学》2011,(12):29-30
喜欢孩子的我,像很多人一样,追求完美,希望能在“为了孩子”的事业中有所成就。因此,我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思考教育教学的真谛。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获得了很多的学习机会,也经历了不计其数的研讨课,终于凭着智慧灵动的教学特色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追求教学理念的推陈出新,也不断追求教学实践的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与生活的"二重变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教育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是一个美妙的字眼 ,它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最为关切、最为明了的概括。人的生活是一种不同于动物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其求生本能的驱使下习惯性或一贯性地存活着 ,动物的生存虽具有“进化”意义却鲜有“发展”意义。人是在意义世界中 ,或是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性地成长着、完善着。生存同样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但人却总是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 ,不断地摆脱和超越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对人的框限 ,积极地追求更为丰富、更加完美、更加符合人的理想的生活样式。生活这个概念表明人们存在的样式抑…  相似文献   

8.
追求完美     
“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是你可以更好。孩子,追求吧!”记得,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说。我还年轻,我还稚嫩,不能深刻领悟这句话的深邃的内涵。不过,我朦胧地知道:人,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人可以追求完美。要想追求完美,你就必须走出自卑的阴影,你要自信,你要开朗。也许你是班级里最不被别人看好的[简评]这是一篇优美的随笔。作者以“追求完美”为题旨,分析追求完美的人生要义,写出了人的追求、人的奋斗是人生美好的境界,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作品对主题的阐述用了“要想追求完美,你就必须走出自卑的阴影”,“追求完美,你就应该不骄不躁”,“追求完…  相似文献   

9.
每个教师在不断追求自我完美的过程中,都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追求每个学生不断完美的进程中。面对群体中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教师须用完美的眼光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完美的个体的意愿出发,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实现群体的完美,不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文教育思想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也被称为“人性教育”,即以人文价值为基础,以人的终极关怀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完美人性为途径.最终实现人的精神自由超越。综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程,无不贯穿了人文教育这一永恒主题。因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自南发展,既是人类美好的理想,也是人类的现实追求。自古希腊以来,人文教育经历了一段“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是否应该推动以及应该如何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理性发展是当前高校需要回答的问题,而通识教育能为此提供一个有益的审视视野.通识教育突破单一专业教育局限、追求人自身完整发展的理念与我国传统主流文化追求人之德性完美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从西方以及早于中国大陆的中国港台通识教育实践来看,通过经典阅读让大学生体认传统乃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基于通识教育“通”的理念追求,其有关文化问题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设置为“持守文化之本、道德之源”与“涵养通融精神、广阔视野”并举,并选取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完美与缺憾     
赵云 《今日教育》2005,(11):37-37
新课程追求“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价值,教育的主体理念和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使得“人本主义”完美凸现。学生本身就像数字“1”,一切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就像数字“0”,只有在“以生为本”的视野下,才能成为有效数字。然而人的发展是延绵不止的过程,具有“永远处于进行中”状态的特征。因而教育塑造人、发展人的完美理想必然伴随着过程带来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变革要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广博的知识与高雅的人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正因“博雅教育”主张教育的“广博”与“高雅”,而这一主张既可以解决中学教育的太过单一化的问题,也可以对部分学校教育太过功利化形成一种冲击。“博雅教育”因追求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追求外在的需要而受教育,这正符合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理学与心学继承了孔孟以来的教育传统,把“成圣成贤”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也是其教育的最高旨归.但由于二者“圣人观”的不同,导致二者在教育方法及情感体验上都有所不同.理学家认为,圣人是全知全能、知识与道德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循序渐进”,在情感体验上追求“克己”精神.心学家认为,只要道德完善,就具备了圣人品格,因此在教育方法上追求“立乎其大”、“易简工夫”、“致良知”,在情感体验上追求“求乐”意识.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三人的教育思想,集中代表了理学与心学教育思想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15.
德国人对孩子不那么严格,但也不像放羊一样不管,而是存根底线,那就是“达标”。合格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也可以下次荐完美一些。德国人更注重的是“进步”,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完美”,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相似文献   

16.
刘建军 《湖南教育》2010,(12):37-40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幸福的一种智力劳动。学生到学校来接受教育同样如此。幸福是人的一种积极追求,追求幸福是一个人主体性不断增强,人的本质和生命境界不断拓展的过程。学生幸福生活的创造,需要我们教师为其导航。  相似文献   

17.
坦率地说.教师的不少压力属于“庸人自扰”.比如对工作要求完美,对成绩过分追求.对学生要求苛刻等,都是缺乏正确的职业定位、钻“牛角尖”所致。须知.教育工作是育人的特殊职业.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不断犯错的人.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如果你凡事都要求十全十美。工作中稍有疏忽或遇到学生违纪违规,就一腔怨气.忿忿不平。责备完自己再责备他人,心理岂能平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人仅仅作为教育的对象,致使部分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缺失,个性不能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可以看做“人的异化”现象在大学教育中导致的问题.克服大学教育中“人的异化”现象引起的问题,既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人的关系,更要实现“大学成人”的价值追求,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坏的教育则各有各的坏法。毫无疑问,民国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但它却是追求完美的教育。爱因斯坦认为:“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这段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不是教育家而是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指向的不是政治,而是个人,是要让人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从民国教育不到四十年的历史来看,它最大限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人与人的共同性和相异性对于人与人的相处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在教育中,追求一致的教育者们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改造每个人的相异性,追求人能达到的高度发展和完美状态。倡导保护差异的教育者们认为,教育在追求人的高度发展和完美状态过程中,扼杀了每个人的独特性,使得社会生活失去了活力,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待于教育者在上述两个不同向度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