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题取向的课程论研究有着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功利的功利性、知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其问题来源于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以课程活动为核心的生活世界、课程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课程论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等,并在哲学问题域的指导下确立了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问题域。鉴于问题在课程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必须研究真问题,明确不同问题域间关系,批判生成新的课程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一定的课程观、课程实施观为基础,以教学与课程实施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出“教师应成为具有自省意识的课程实施”,那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实施,比如,教师应善于采取合适的课程实施取向、教学策略,善于调动影响课程实施的其它因素,善于就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背景下,重视教师的课程意识已成定论。到目前为止,围绕着课程意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等,学术界已经做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深入研究。课程开发意识作为教师课程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支配着教师在教育中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本文拟就从课程开发意识的概念,教师课程开发意识的必要性及培养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树立课程传播意识。课程传播意识是课程意识的重要组成,其核心是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教师的课程传播意识内在地包含主体意识、内容意识、过程意识、媒介意识及效果意识等。教师课程传播意识的培养与生成要求教师秉持宽泛的课程意识,树立课程的传播本质观,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与技能以及养成反思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实践层面的方法论运用体现的是一系列思维模式,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寻求方法论指导,并自觉将方法论思维运用于研究之中的主动意识。具体言之,方法论意识包括运用“层面一关系”确定研究位置的结构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问题意识,注重历史继承与本土转化的时空意识,以及通过探索学科方法论促进学科建设的自我意识。教学论研究者需具备这些方法论意识以提升研究品质。  相似文献   

7.
与物质相对而言的意识范畴,曾历经灵魂、心灵、思维、精神等不同的表达,体现了名词的意义与动词的意义,前者之意识是与"精神"、"思维"视为同一的话语,后者之意识是与思维、精神、心理相等同。在意识的本体论地位上,曾出现过意识是实体还是属性、是存在还是子虚乌有、是独立作用还是有赖于物质旷日持久的争论。在意识与其他要素的坐标系之中,则有意识与大脑、意识与语言、意识与实践等诸多关系。意识范畴的多重理解之中,发现意识的本真状态乃是前提与基础,历时与共时意识论研究则是意识研究的展开与深化。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主体因素,而教师的课程意识则牵系课程改革成败,教师的课程意识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引起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教师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高校教师关注课程的生成和发展,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本文论述了课程意识的内涵、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及培植课程意识的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这一论题,并集中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的由来、遮蔽、敞开和求解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这一论题,并集中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的由来、遮蔽、敞开和求解等。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就是教师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程决策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制约教师课程决策意识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和教师观。提高教师的课程决策意识的主要途径有培训、交流、反思性实践、课程研究和文化浸润。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思想发生和发展的根,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是指在哲学式探索中的应有的问题自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作为一种质疑与批判精神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以现实性为研究指归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本建构理论的问题意识。对这三种含义的阐释即构成本文。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课程意识普遍处于睡眠或迷失状态,表现为课程目标及课程价值在多元化中消解,课程内容在生活化中丧失教育性,课程实施在预设与生成的分离中陷入混乱无序,课程评价在多元中无根地漂移。教师课程意识有睡眠、迷失、觉醒三种状态,应提供条件:加强幼儿课程的理论研究与督导,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加强职后培训,以园本课程开发为依托,培养教师反思批判能力,促进幼儿教师课程意识从睡眠和迷失状态中走向觉醒。  相似文献   

15.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实施的课程进行的规划。新课程倡导课程功能的转变以及提出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并提升课程意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那么教师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强化其自身的课程意识.因为鲜明的课程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中强化教师课程意识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意识,它们包括:主体意识、制度意识、学理意识、价值意识、开发意识等,并讨论了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论课程改革要唤醒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19.
问题意识之于理论研究的品性和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代德育研究却因问题意识薄弱而日渐陷入鲜有真问题、难以形成独特方法论、缺乏创新性等困境。问题意识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以"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张力为始发动因,以"知其所不知"的自觉意识为前提。当代德育研究的问题意识的增强,需要德育研究者不断增强理论自觉意识、自觉培育实践情怀、摒弃功利化诱惑、磨砺学术品质。  相似文献   

20.
洪铭如 《中学文科》2005,(11):34-35
我们用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尊严,忽视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特别是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实质所在。为此,在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