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与翻译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的.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翻译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仅以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就英汉对比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翻译学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绿色翻译是将普遍存在于生态翻译中的绿色方法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生态翻译实践表征形式,其本质是基于生态翻译学进行的绿色行为方式与绿色行为活动.将绿色翻译置于生态翻译学的语境中来考察其相关特征发现,共在性、共生性、和谐性奠定了绿色翻译的生态翻译学基础.绿色翻译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和谐性,绿色翻译所内含的三个基本问题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具体体现为:译者生存的境遇性问题、文本生命的生成性问题、翻译生态的交互性问题.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立场来考察绿色翻译的这三个问题,有利于译学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绿色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实践活动,从而以整体论的方式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学必须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本学科的研究方法。语篇分析,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本文概述了翻译学与语篇分析,讨论了该模式的研究范围、重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5.
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在此观点指导下的比较翻译学发挥了强势作用,把英汉两种语言的微观和宏观对比扩展开来,在多媒体网络条件下探究翻译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6.
何丽玲 《英语广场》2020,(16):34-36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语料库翻译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语料库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明舒 《海外英语》2023,(6):5-7+20
生态翻译学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旨在将生态学中“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引入译学研究中,并创造性地将翻译活动定义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的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的提出为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翻译学理论逐渐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对比研究既有助于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合理性,又能促进中外不同理论视角的融合与发展。因此,该文章将生态翻译学与西方翻译理论中现存的多元系统理论、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副翻译理论进行对比,旨在发掘其中的异同点,为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钟青芬 《海外英语》2013,(21):210-211
欧·亨利的作品以其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故事情节以及新颖的故事构思,吸引着大量的读者。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警察与赞美诗》,则是其生动语言与幽默故事情节的最佳体现,而针对这篇小说的英语翻译技巧,则一直是翻译领域当中的分析典范。文章将针对翻译家对本篇小说的翻译与英语学生的翻译进行详细的对比,来逐步的深入探讨针对此篇佳作的翻译技巧与细节。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对比研究翻译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可以将文本归纳为不同的文本类型,而不同的文本相应地反映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拟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英汉互译,旨在研究英汉互译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生态翻译学的兴起丰富了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及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许渊冲译本(简称许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简称杨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中国古诗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篇翻译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一直是近几年来翻译研究的侧重点。试通过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和语篇翻译与衔接的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衔接是构成语篇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基本的条件。在整个语篇翻译进程中,衔接手段的运用和其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互译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入手,分析了英汉词汇、句法、语篇结构的差异对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指出英汉翻译首先要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使学生从理性上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掌握翻译的技巧,以便译出更符合两种语言习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翻译文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已有的翻译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包含在"翻译学"中的翻译文学研究,二是把"文学翻译"作为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的"文学翻译"研究,三是"翻译文学"的研究,即把"翻译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属于文学研究及文学文本研究,这类研究最为薄弱。要建立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就不能简单地将"翻译文学导论"置于一般的文学概论或文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中。必须以中国翻译文学为感性材料,以中国传统翻译文学理论为基本资源,构筑翻译文学的独特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翻译学对翻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研究收集整理了红色经典名著Red Star over China和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in China,以及甘宁地区其他有关红色旅游的英汉双语文本,使用雪人CAT软件对齐英汉句子,构建了红色旅游汉英平行语料库,再利用平行语料库软件CUC_Paraconc V0.3的检索功能,通过语料检索、语内语际对比和译文重构等翻译手段,将其应用于红色旅游的人名地名、文化负载词、口号标语和句群等方面的翻译。实践证明,基于双语语料库的翻译节约了翻译时间,使得译文更加标准规范,更贴近目标语的表达习惯,有利于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探讨翻译方法问题的文章。先从理论上提出建立英汉修辞比较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种类等。通过对比,得出进行修辞对比研究有益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典型的成功与不成功商标翻译进行的对比分析和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英汉商标翻译的关 键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詹姆斯.霍姆斯的一篇划时代献《翻译学的名与实》着重探讨了学科,性质,范围等内容,被西方翻译界认为是学科的创建宣言,该献同时也被看作是描写译学的开山之作。这里简要介绍霍氏译学框架结构.旨在分析了解霍氏描写翻译的特点及其对翻译学科建设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曼  罗雷 《考试周刊》2012,(52):33-34
"范式"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文章分析了西方翻译范式的演进过程,并结合国内近五年相关翻译类核心期刊文章的定量分析,指出了中国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讨了西方翻译范式对中国翻译学研究的借鉴意义,从而为中国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跨学科性和多元视角是翻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翻译家李文俊在翻译取材上兼顾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现了翻译生态整体观;他边创作,边翻译,边研究,三事共举,实现了共生与互生的生态翻译观;它的翻译翻译思想与他的翻译实践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体现了翻译生态系统内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现代的翻译学理论,从交际角度出发,结合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在关注文本功能的同时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相结合。本文通过对苏轼名篇——《水调歌头·中秋》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如何翻译词中的意象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其在原语文化中所传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