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实施德育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德育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和核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知识经济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未来社会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既要有创造能力,还必须具有事业心;既要有竞争开拓能力、交际适应能力,又必须有责任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比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能在深层上反映人才的质量,德育是灵魂。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新的特征,给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高校的素质教育应以德育为核心,科学地构建德育的内容。 一、确立德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等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重新认识教育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3.
冯惠洲 《教师》2011,(24):17-18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专业知识可以研制出有用的机器,而我们的教育,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健全、和谐发展的人。事实证明,马加爵、徐力等成材不成人的教训是非常痛心的。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专业知识可以研制出有用的机器,而我们的教育,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健全、和谐发展的人。事实证明,马加爵、徐力等成材不成人的教训是非常痛心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中,德育处于中心的地位,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形式的丰富与泛化,我们的德育建设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德育观,这一点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更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对人的素养培育的教育活动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是我们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建设的需要。然而,德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和各种讲座等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人才是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精神,具有适应社会能力和创造力,具有与他人协作和交往能力的人。素质教育主张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和谐、自主、健康地发展,强调自主意识与创造性,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主体发展,即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且不断扩展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社会意义。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工作和德育创新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学生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强烈。面对这一代青少年,无论是现代的教育理论,还是青少年的主体水平,都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他们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人、独立的人来对待。德育的方式不应是教育者简单的说教、而应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实行自主教育。  相似文献   

11.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高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规定着高校德育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是贯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各种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以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致力于高校德育创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生命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看,生命安全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环节.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对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文章从德育视角下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内涵出发,探讨了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价值、应用价值与育人价值,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教育策略,以切实落实和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德育与学校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校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天赋。社会和学校对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德育、美育等传统教育范畴也进行了新的界定,而德育始  相似文献   

14.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和物质明的一项重大奠基工程。如何摆正与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及其关系,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至关重要。德育和智育在总体上、客观上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改造人的世界观。但二在方法论上又表现出认知指向的不同殊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始终围绕一个“人”的问题,具有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特点。所以,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他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途径,使之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德育占主导地位,智育占中心地位。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对培养“四有”新人来说,是我们思想观念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李锦 《青海教育》2013,(9):18-18
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作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什么入”、“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是教育发展和改革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通过道德建设,使人们的行为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法治生活跨人道德生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健康成长,“以德治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要承载,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德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二是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论德育接受的心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注意等对客观刺激做出的能动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县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进行了一次常规大检查.其重点落在了德育工作上,不仅查阅档案材料,还采用了教师答卷、座谈,个别走访等方式,当领导问及“你们是如何实施德育工作.或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时.老师们纷纷有经验似的答道:“主要是班会课、升旗仪式、晨检、读报课强调或发现问题重点教育等等。”但领导含笑摇头。“你们说的只是管理这一方面,而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教育,把德育思想渗透到各个科目的教学中。这才是主渠道。”听后老师们哑然。事后深思,新时期呼唤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创新人才必须以健全的品质为前提。因此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出了一道新的课题。由此可见,深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实施德育工作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此,在中专化学课中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主体性人的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理念和必然要求,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