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3.
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后现代时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作为最先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更多地反映了从"现代教育制度"向"后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型.美、加、澳教育在向后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后现代"教育问题,其教育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重建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后现代时代,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最先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其教育行政的改革与发展也更多地反映了从"现代教育行政"向"后现代教育行政"的范式转换。教育行政制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的分配模式,美、澳的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更加强调"集中控制、分权管理和民主参与",当代美、澳教育行政制度的权力分配就反映了后现代"服务型教育行政"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富裕的"后工业化"联邦制国家,在美、澳这样富裕的"后现代"国度里,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财政困境。在解决教育财政困境问题上,美、澳教育财政制度在经济责任分担和分配方面采取了不同的财政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前多元价值并存的复杂性导致了学校德育的重重难点,传统的学校德育在这种多元社会背景之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只有实现多元价值并存下学校德育的创新,才能克服学校德育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元文化的含义是多层次的。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多元文化指的是由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不同民族的异质文化以及不同时空范围的文化所构成的系统。当今世界,随着经济、贸易、科技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业已成为一种不无可置疑的现实。与此同时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与趋势,并对我国学校教育形成了全方位的冲击。而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缺乏主动应对多元文化的观念,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对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效能力,这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新理念,对于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责任感是人的重要品质,也是道德的基础和核心。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中社会责任感及其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探索有效的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策略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立足价值多元背景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验研究从责任伦理、责任感理论、价值认同理论以及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出发,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展开实验研究,试图构建系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体系,以推动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提升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共存的世界多元文化的联系、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各种不同思想和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变得不可避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阶层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地域不公平和学段不公平。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根源在于市场化背景下的日益加剧的社会分化,尤其是阶层分化。教育公平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决心。只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从应有的政治立场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下定决心来处理问题,政治上反对特权化——阶层特权、城市特权、区域特权、精英特权,坚持阶层公平、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学段公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经济上反对资本化、产业化,坚持教育的人民性、公益性,教育公平问题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Conservative critiques of education and proposals for reform show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Canada, Britain and the US. All seem to reflect what Habermas referred to as “the affirmative stance towards social modernity and the denigration of cultural modernity”. The paper uses this distinction to describe and analyse New Right criticisms of educational progressivism and conservative efforts to promote a new sympathy for business values, market discipline and market relations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视野中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新型的思路,它比以往的概念更充满乐观、希望与建设性,它是一种多元的、整体的、生态的概念.后现代视野中的人文精神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体现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也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潮席卷之下,价值一元论的终结,给中国人追求多样性、创造性、主体性的道德生活打开了大门。但是,价值多元化也带来了价值选择的迷茫和道德行为的冲突。这给当前各自为战的中国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系统论出发,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德育角色和功能,构建综合德育系统,是推动国人道德健康成长的有效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从学校角度出发,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相联系,分析三者在实施德育上的关系,指出当前学校德育创新,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diversity is used as a key term to describe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mission of universities in Australia.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need to explore what diversity ‘does’ in specific contexts.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diversity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practitioner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diversity’ is used in the face of what has been called ‘equity fatigue’. Diversity is associated with what is new, and allows practitioners to align themselves and their units with the existing values of their universities. However, given this, diversity can mean potentially anything: and practitioners have to re‐attach the term ‘diversity’ to other more marked terms such as equality and justice if it is to ‘do anyth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eal of diversity, the strategic nature of diversity work, and the role of commitment, leadership and training. It also offers some more general reflections on how language works within organisations by showing that words, although they do things, are not finished as forms of action: what they do depends not only on how they are used, but how they get taken up.  相似文献   

17.
特许学校改革是美国择校运动发展到近期出现的教育改革运动,是美国公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威部分.然而从美国第一所特许学校诞生的那天起,特许学校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争议,其中最大的担忧就是改革可能造成教育的分化与不公.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指出经过近20年发展,特许学校一方面促成了基于不同教育理念的社会分化,另一方面也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需求.特许学校改革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As the mission for faculty members in school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SCDEs) becomes ever wider, and subgroups of faculty develop to handle different aspects of SCDE missions, how to equitably reward faculty members becomes a crucial issue. Analyse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918 tenure-line faculty members in 25 SCDEs suggest that faculty members feel current promotion criteria to be inflexible and Procrustean, and desire to have a set of more diversified promotion criteria consistent with their levels and patterns of involvement in SCDE missions. A typology of promotion criteria,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