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仅仅是两年前,杜伊科维奇率国奥队勇夺土伦杯亚军,掀起了一股无与伦比势不可挡的杜氏狂飙,创下了他在中国的辉煌巅峰。当时正值朱家军严重疲软,惨不忍睹,于是呼吁杜伊一肩挑的声浪铺天盖地。两年之后,声犹在耳。  相似文献   

2.
足球碎语     
2006中超赛季落幕,国奥主帅杜伊也终于正式走马上任。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中国足球在大喘气后似乎要奔着2008北京奥运的前四名努力了。杜伊倒也入乡随俗地很识趣。北京时间10月21日下午,中国足协在北京昆仑饭店正式对外公布杜伊科维奇成为08国奥队的主教练,任期一直到08年奥运会结束。杜伊发表豪言壮语:“……我非常有信心通过我的执教能够给中国足球带来更多先进的东西,最终完成08奥运会冲击前四的任务。”“……我发现这支球队有很多非常出色的球员,三条线上也都有核心球员,这是一支讲究整体作战的球队,我相信通过我的调教,他们一定能取…  相似文献   

3.
二吼 《新体育》2007,(7):6-6
两个月前,女足还是多灾多难的情形,多曼斯基上任以来,玫瑰重又回归到铿锵的路线上来了;杜伊科维奇更是把名不见经传的国奥队员带到了土伦杯亚军的位置上,而且他在临场的调教能力和攻势足球打法赢得了球迷的赞誉。这一切,恰好和朱广沪的国家队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三点,杜伊率领的中国国奥队迎来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首次土伦杯决赛。在决赛中,国奥队最终1:3不敌东道主法国青年队,终获亚军。"土伦杯"不是世界杯,也不是世青赛,但它在国际足坛却久负盛名。中国男足历史性地闯进决赛,却未能再进一步,无奈及遗憾的心情可以理解。尽管如此,杜伊率领的国奥队还是创造了中国队在"土伦杯"的历史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5.
自从上世纪中国有了体育赛事转播以来,宋世雄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国嘴”。在40多年的主持生涯中,他参与主持了五届奥运会,报道了中国女排荣膺“五连冠”的盛况,他极富魅力的嗓音影响了整整两代中国人,并被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评选为“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他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博文 《钓鱼》2004,(11):48-48
“老何”是谁?深圳“钓鱼郎”渔具有限公司老总何蔚蓝先生!熟悉中国钓坛风云人物的朋友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他由于生长在南方,人又长得比较精瘦、双眼内凹且又有神,显得非常精明、干练,故而前几年有人称呼他为“何师爷”。近几年来大家都改称他“老何”了。晓林是谁,本刊社长也。  相似文献   

7.
张全亮 《精武》2005,(10):36-37
恩师王培生先生1919年3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永清县小韩庄村,卒于2004年9月11日,五岁随父母迁居北京,九岁开始习武,一生不二,七十余年如一日。国办杂志称他为“中国自古有武术,独步当代第一人”,日本的《阿罗汉》杂志尊他为“东方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磨叽     
选一个人好难!东北有句方言叫“磨叽”,即愚磨、磨蹭、慢。磨叽常常让人哭笑不得,让人痛恨,2006年体坛能称得上磨叽的事还真不少。2006年的中国足球,国奥选帅无疑是最令人关注的。不幸的是,它也与磨叽有染。从今年2月份到10月22号足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聘请杜伊科维奇为中国国奥队主教练,8个月的选帅马拉松终于划上了句号。选帅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活像一部超长小说。2月份中国足协就已制订了单独组建国奥的计划,但是迟迟未能实施。在总局的催促下足协确立一个以本地教练为主加外籍顾问的一个模式,贾秀全暂时担任国奥主帅。在举棋未定的…  相似文献   

9.
《集邮报》在9月里曾发起讨论一一“邮书的印量为什么越来越少?”不同意见色彩缤纷,读来饶有兴味。学长邵林先生对现状有点悲观,他写道,“一流选题已经用完,二三流的类似之作已经唤不起读的激情……”有趣的是,同一版上,杜铁胜先生的“调侃”章,指责《中国集邮大辞典》“错漏百出”,1996年卖195元,1999年“修订版”卖298元,他买了前“着实后悔”。《中国集邮大辞典》名扬世界邮坛,屡屡获得大奖,为中国走向集邮强国奠下了一块基石,其属“一流选题”是毫无疑问的。哪容得有人如此“调侃”呢!  相似文献   

10.
王德毅  夏松 《新体育》2003,(5):16-17
中国人出现在NBA赛场,是几代中国篮球人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实现,中国的“移动长城”,已横亘在NBA中,为世人瞩目。而第一个做“长城”“搬运工”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他叫夏松。 前不久,我们专门采访了他。 中国球员不需要乞求 中国球员能不能打NBA?这个问题在大郅加盟NBA之前确实让很多人怀疑过。而怀疑之后去尝试的中国人,只有夏松。 提起夏松就不得不说起耐克。这个著名的国际性大公司,在促进世界篮球交流与发展方面起了极大作用。因此,在耐克工作的夏松有了和许多美国和欧洲篮球人交流的机会。那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奥运军团的庞大队列中一定不缺乏各种肤色的外籍战士,杜伊科维奇是其中的一位,一位61岁的塞尔维亚老头、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主教练。在关于杜伊接受执教中国国奥队合同的各种说法中,我们必须要相信一个,就是这位塞尔维亚人一直希望圆梦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王查娜 《新体育》2006,(12):43-44
迈克尔的家乡在遥远的美国。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多,只知道投于出身的他在2003年当过美国青年队的助理教练,后来被委任为美国队的打击教练,并跟随美国队征战过奥运会。除了垒球教练,迈克尔还是个小大不小的农场卡。2005年8月,迈克尔第一次带着中国女垒的姑娘们到他的老家时,他远远指着农场的大门自豪地说:“进了这个门之后就都是我家了。”姑娘们放眼望去,那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于是不禁感慨,生活在这里,心境一定是不一般地开阔。 姑娘们的到访正好赶上迈克尔43岁的生日,迈克尔慈祥的祖母提出要求:“请中国的姑娘们唱支歌吧!”不知道是谁的提议,引来所有人的共鸣:“那就唱国歌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迈克尔听着中国姑娘嘹亮有力的歌声,思绪万千,无法平静。“这是一个怎样团结的队伍?面对这些充满理想、充满抱负的中国姑娘,我怎能不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3.
坚盾的胜利     
尽管“小虎”、“小豹”辈的棋手在国内赛场上风光无限,但是在国际赛事中还是需要靠“小龙”辈的棋手稳住阵脚。在不久前结束的富士通杯中,“小龙”辈的代表人物常昊和周鹤洋打入了八强,为中国棋手夺冠留下了悬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鹤洋的棋越来越成熟。在队里常可以听到有人用“老辣”这个词来评价他。在与刘昌赫的对局中,他稳扎稳打,以深厚的功力拼垮了对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执著     
在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榜上有名。媒体称他“以执著感动了中国”。  相似文献   

15.
满艺 《新体育》2006,(9):14-15
7月底在常熟举办的世界杯跳水赛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名颇具实力的夺冠热门人物出场了。在观众、教练期待的目光中,这个身材结实,皮肤黝黑的“愣小子”起跳后竟然动作走样,一头栽进泳池,赛场一片哗然。他爬上岸,一只手下意识地捂住嘴,双眼木然地望向计分牌,上面赫然出现的零分宣告他在第一轮过后就已退出冠军的角逐。然而,更加出人意料的情况出现了:这名选手在接下来的第四,第六跳中,成绩都超出了百分大关!他就是何冲,19岁的跳水新星。媒体称呼他为“难度王”时,他自己却笑着说:“其实我是‘人来疯’。”就是这样一个从广东湛江“跳”出来的男孩,以他的冲劲成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男子跳板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6.
陶莽 《新体育》2007,(9):11-11
“大鲨鱼”奥尼尔是NBA最有统治力的球员,也是NBA中最聪明的球员。在球场上他像巨人一样,统治比赛;在球场下,他像顽皮的大男孩一样活跃身边的气氛,在NBA中没人不喜欢他。在商业领域,奥尼尔也有独到见解,早在他是锐步公司形象代言人的时候,他就让锐步公司独立出品“沙克”牌篮球鞋,并且参与球鞋的设计。如今,奥尼尔转投到中国品牌李宁旗下,他依然保持此前的风格,并希望将更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到他代言的产品中,然后推广到世界各地。 8月13日,奥尼尔受李宁公司邀请来到中国。本刊记者对奥尼尔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飞花 《新疆体育》2001,(7):30-33
米卢登陆中国之后,最先提出的具有爆炸性的原则性词汇便是“享受足球”。但什么叫“享受”?这对习惯了数十年来“忧国忧民”和“刻苦努力”的中国球迷、媒体、运动员、管理层都是匪夷所思的,因而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质疑米卢,总觉得他这么说是为自己找台阶,是绝对的“真实谎言”。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邮》2005,(8):29-29
塞拉里昂为“小巨人”姚明发行邮票,图案是他身着休斯顿火箭队11号队服、凝神投篮的形象。全张边纸下端则是他在球场上奔跑的身姿,以及他在NBA效力的球队名称.场上位置、身高、体重、出生年月和国籍等资料,还印有NBA赛事和休斯顿火箭队的标志.及中国国旗和“姚明”的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19.
许绍连 《新体育》2007,(8):28-29
同行说他是“球痴”,“怪人”,球员称他为“老爸”、“老大”,他的手机几乎永远无人接听,他的身影几乎总在赛场上出现。究竟该如何来定义朱广沪?朱广沪自己的答案是:足球男人。  相似文献   

20.
刘翔奥运夺冠后,不少人向他的启蒙教练顾宝刚道喜:“这下,你可以彻底休息了。”62岁的顾宝刚却总是摇头,“我还想为国家多发现几个刘翔,希望为中国田径再做点事……”国庆长假,这位来自普陀区少体校的基层教练,并没有闲着。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训练场内,“平时这些小选手要学文化,只有放假可以多练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