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校(如哈佛大学)已实施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中国却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重视、本世纪初方开始实施的新理念。因此,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需借鉴国外大学(尤其是哈佛大学)的经验。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的重点大学,在吸收哈佛等国际重点大学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了核心课程,实行“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模式。但在现行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是否应进入核心课程,而且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美国化学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美国的2061计划,美国的大学和中学的化学教育现状,并针对我国化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麦克 《教育》2012,(11):58
恢宏或是欢快,风光或是歌舞……招生宣传片采用不同表现形式,展示的是一所学校的风貌,考虑的是目标受众的喜好。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宣传片,以纪录片方式,带领观众经历了一场旅行。旅程结束后,宾大独有的教育理念在脑中挥之不去。原来,招生宣传片也可以给人这样的感动和启迪。仅仅24分钟的片子是如何做到这些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由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新引进了不少高学历人才,使其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新任高学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教学研究、职业技能薄弱、科研与教学脱节以及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的关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调整政策,加强科研反哺教学,服务国家建设和特殊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等策略,以期提升新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学也迎来了大变革时代。这一阶段美国大学的显性特征是办学规模的膨胀和现代体制的确立,实质上更深刻的内在变化是理念的焕新。基于对功利主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反思,以洛厄尔为首的改革者整合古典自由教育的修辞学和哲学两大理路,提出了"培养整全之人"的教育理念,并从建造书院、重构课程和奖励学业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文化共同体,以提升大学品质、塑造公民性格。  相似文献   

6.
大学理念再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大学理念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研究院制度等模式。19世纪末以来,美国创造性地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开创了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巨型大学的模式。在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时有必要借鉴巨型大学的模式,实现多重理念在大学的融合,使大学体现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理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7.
美国高等院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特点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理念时代,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相应地,高等院校又增加了承担大学后继续教育的重要角色。本文基于美国高等院校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历史较长、发展成熟的前提,对其特点做了概括性分析。美国高等院校大学后继续教育秉承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层次高级化、教育管理法制化、教育服务全程化、教育运作市场化等特点,并且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促进了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美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创业教育已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创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课程设计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紧密联系;全社会资源的共同参与;教学与研究紧密联系等。参照美国的经验,中国可从教育理念、实施重点、实施方式、社会参与和实践性等角度发展和改进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自由教育、专业教育和学术教育是三种主要的高等教育传统形式。从高等教育传统的视野出发,依据大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取向,可以将大学理念分为以自由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理念、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理念和以学术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理念。近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变化,这三种高等教育传统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彼此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与融合,不断为大学理念增添新的内涵。在现代大学向后现代大学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传统对于大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大学理念的再次图新。  相似文献   

10.
张晓鹏 《上海教育》2011,(19):22-22
美国的大学,尤其是其中的一批精英型大学,宣称其本科教育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不是"职业教育"(低级一些的称"Vocational Education",属于中等教育范畴;高级一些的称"Professional Education",属于研究生教育范畴),这是从教育理念、教育哲学层面上说的。  相似文献   

11.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已有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今已形成了作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指导理念,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目标管理模式的改革实践,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奖的起源、发展、类型、功能、标准等的系统研究,探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激励的核心制度和功能建构,总结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建设的理念、经验和措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纽曼的大学理念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的大学理念.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对自由教育的内涵、自由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提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上的新见解,其自由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有着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AP课程与考试给了高中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并创造性地实现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中国教育不仅引进了美国的AP,更是深受其"衔接"等理念的启发,开始了中国本土化大学先修课程的探索。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高考的现实大背景,中国的大学先修课程面临不少问题,如:能否推广、公平性如何、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考试分数做何用途等。如何真正发挥大学先修课程的功效,并解决上述矛盾,是一个长期的追求理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因此在大学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尤其是所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般比较直接,如理论灌输法、社会实践教育法等,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比较间接,如隐性的渗透教育法、社会环境熏陶法等。比较中美两国在思想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取长补短,可以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榕 《考试周刊》2012,(16):77-78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应从新的视角寻求和通识教育理念的契合点,将通识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去,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教育基础,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一些革新,如艺术和科学学科得到重视,加强了基本学术能力的训练,开始注重新生研讨课程,提高了通识课程的学习标准以及增设了全球研究课程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大学教育理念一直是高等教育思想家阐发的主题。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意义视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狄德罗对大学教育管理理念的预设,纽曼对大学理念特别是大学性质的阐释,赫胥黎对大学科学教育理念及大学教育职能的理性构想,布鲁贝克对大学整体理念的概括,等等,无不对大学的理念、理想、观念、使命、责任等作了理论探讨和概括。虽然人们对大学理念的认识与理解愈益深刻,然而,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及社会变革的新形势,高等教育如何回应,如…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高校的更名与升格,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早期美国殖民地学院主要模仿宗主国大学、特别是牛津和剑桥模式办学。美国建国后,哈佛等传统学院更名为大学。受到洪堡理念和柏林大学办学实践的影响,美国新型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得到加强,而威斯康星理念倡导的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凸显了现代大学与传统学院的区别,也对传统学院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有部分传统学院转型为文理学院和初级(社区)学院。多数美国传统学院通过更新办学理念、相互模仿与竞争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实现了转型发展。我国已步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应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客观看待转型发展的原因、路径和举措,认真总结经验,持续规范高校命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部州长大学"办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美国"西部州长大学"的创建过程,论述了这所大学的创办者所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办学特点,并阐释了其理念对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