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调查中职生职业延迟满足现状,结果显示:中职生群体职业延迟满足平均分为18.19分,63.3%的被试处于高分组,职业延迟满足整体水平较高;生源地、教养方式和成绩在职业延迟满足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显著性;家庭年收入、监护主体和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在职业延迟满足水平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职生总体上是一个积极的群体,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发展学生意志力、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与利用榜样人物等策略提升其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相似文献   

2.
贾云 《早期教育》2021,(3):28-33
本研究选取江苏、安徽两省516名幼儿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职业延迟满足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的幸福感高于一般水平;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对幸福感有显著的负性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既能显著正向预测幸福感,又可以有效地调节工作压力对幸福感的负性影响,即幼儿教师的职业延...  相似文献   

3.
延迟满足是儿童心理成熟的表现,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延迟满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它的研究范式也不断得到改进。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儿童延迟满足研究的基本范式,并分析了这些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介绍了四种在已有范式基础上提出的实验变式。  相似文献   

4.
延迟满足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作为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它反映了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这种心理现象与个体的认知、人格和未来的各种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延迟满足研究的一个子领域,学业延迟满足着眼于学习环境中个体的延迟满足状况.通过研究在学习环境中个体的延迟满足表现,进而为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了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当前心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概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实验研究范式,对该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述评,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涛 《成人教育》2014,(3):95-98
职业延迟满足是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放弃暂时满足而追求长远发展的一种能力。基于此,采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从性别、婚姻状况、出生年代、教龄、学历和职称等维度,对200多位中职教师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职教师的职业延迟满足总体状况良好,不同维度的职业延迟满足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出生年代和职称对于职业延迟满足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职业延迟满足"是衡量创业型大学生心理素质成熟度的重要视角,本文针对创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展开研究,同时考察入世心理、出世心理和自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借以分析创业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及互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延迟满足;出世心理、入世心理和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延迟满足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探讨心理韧性在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工作投入量表、简式韧性量表对湖南省552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延迟满足与心理韧性的相关系数为0.431、职业延迟满足与工作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463、心理韧性与工作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466;职业延迟满足通过心理韧性对工作投入的总效应为0.463(0.373~0.542),其中直接作用为0.322(0.206~0.423),占总效应的69.55%,通过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为0.141(0.090~0.199),占总效应的30.45%.职业延迟满足与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投入呈正相关,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提升职业延迟满足能力,加强心理韧性教育,有利于提升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10.
职业决策延迟是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出现职业选择的推迟或拖延行为,该行为很可能会使得个体丢失良好的工作机会。研究探讨了最大化决策倾向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首先进行最大化倾向及后悔倾向量表的中文修订,在此基础上取样于实际的高职生求职群体,从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证明了最大化倾向对高职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并验证了后悔倾向在其中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高职生职业决策延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职业咨询提供了心理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具有如下发展特点:不同年级、性别、成绩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业延迟满足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现为: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女生的学业延迟满能力显著高于男生的;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学业成绩的下降,而呈下降趋势;并且整体上呈现随着收入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情绪类型的视频短片激发大学生被试产生不同情绪(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比较不同情绪状态组延迟满足得分,进而得出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延迟满足得分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中性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归因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对375名大学生进行量表测量。结果: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与能力、努力归因类型呈正相关,与运气、任务难度归因类型呈负相关,与内控、可控型归因风格呈正相关,与外控、不可控型归因风格呈负相关。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与其学业成绩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水平与学业归因风格显著相关,并能有效预测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14.
学业延迟满足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采用问卷法对1 290名优秀班和平行班的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的特点以及与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优秀班的学生比平行班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七年级与八年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两个年级均优于九年级。总体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优秀班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平行班的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没有呈现正相关关系。考试焦虑与学业延迟满足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学业延迟满足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倾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不同学业延迟满足能力水平的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存在显著差异;掌握接近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有促进作用,而成绩回避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有负向影响,其中掌握接近目标对学业延迟满足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包括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范式,延迟满足的发生、稳定性等研究.文中概述了传统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趋势,如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延迟满足与利他行为研究等,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影响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探讨师生沟通的途径方法,对于改善沟通环境,减少师生冲突,优化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方法探讨了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路径,得出三个结论:(1)大学生的通识能力、科技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大学学习总成就存在着显著的群体差异(如性别、专业和父母学历等)。(2)如果不考虑学校环境变量,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图书馆、课堂学习、生师互动、同伴交往等方面的学习参与对他们的发展基本上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且它们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就与发展的主要因素。(3)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并非无足轻重,它一般通过学生个体层面的变量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的或负向的影响。从这些结论得出三点启示:(1)高校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资源应更多地投放到那些能够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参与有关的活动、课程、项目和办学条件上。(2)高校在设计校园学习环境时,应该了解不同导向的环境通过大学生学习参与对其发展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3)从大学生变化与发展的角度考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要研究"学校培养"对"人才质量"的影响。尤其需要尽量排除大学生发展可能受到来自学校之外的因素的影响,探究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纯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和访谈法调查460名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GWB)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幸福感显高于常模。如专业、网络、学习等客观因素与幸福感没有显性相关,而人格这一主观因素的稳定性、内外向、自尊3因素对幸福感存在显性差异。路径分析揭示,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问接地影响幸福感。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人格的稳定性、自尊和内外向这3个变量是幸福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联合预测幸福感变异量的31.6%。研究认为,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特质并达成人格整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研究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耗蝎状况,有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合肥和芜湖两个城市的一百名专职社工的职业耗竭状况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合、芜社会工作者出现中等程度的职业耗竭状况;同事朋友支持、工作环境和社区归属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的显著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发挥社会工作者主现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等方式,改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现状,防止职业耗竭状况的恶化,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而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工作者、社区、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