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庄子·内篇》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面貌及其以"道"为特征的新词语场,并探讨了其中的隐喻词、转喻词及它们与复音词形成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希伦  刘冬冰 《文教资料》2013,(24):24-25,30
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汉语虚词往往由实词虚化而来,复音词往往由词组转化而来。双音节副词"时常"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到词义的虚化,也涉及词组虚化为词的语法化过程。"时""常"在各自的语义发展中分别获得了"经常"义,在汉语复音化的推动下,"时"与"常"在频繁的语境共现中发生了重新分析。在唐代,"时常"开始作为一个表"经常"义的同义联合复音词出现,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4.
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复音词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少学人对汉语复音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其研究情况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复音化问题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词的复音化是指汉语词汇由古代以单音词为主逐渐演变到后来以复音词为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汉语词汇中复音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汉语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着的符号系统,其词汇的复音化过程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构词法、词的内部结构、词义及其表达、韵律、语体风格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汉语复音词的产生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词汇最初以单音节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以复音节为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复音词词义的整体性是指复音词的词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除联绵词、音译词等之外,我们可以这样说:复音词的构成语素在意义上是一种“化合”、“融  相似文献   

7.
"数+名"式复音词作为复音词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其特定的构词方式。文章对《新语》中"数+名"式复音词加以简要分析并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较,以期增进对这类复音词的认识;并针对《新语》中出现的"五经"一词对《汉语大词典》所收词条流源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8.
"老"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通过本文的句法和语义的分析,我们发现,"老"是个单音形副兼类词,而且是个内部兼3类的兼类词。本文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老"产生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复音词至少有四个特点:①复音词词形的定型化;②音节数量的双音化;③词汇意义的单纯化;④语法意义的明晰化.提出这四个特点应该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的,因为词形定型是词这一语言单位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不唯汉语如此,任何一种语言的词均如是,如果一个语言单位的读音不固定,书写形式也不固定,这个语言单位决不是词.音节双音也是汉语学界公认的,有人甚至认为汉语词汇的复音化趋势就是双音化趋势.词汇意义单纯,也容易使人接受;只要随意打开一部现代汉语词典,就可以发现这一点.据笔者抽样测算,汉语多义复音词只占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十弱,而超过两个义项的多义复音词不足多义复音词总数的百分之六.只有语法意义明晰较费口舌.但从理论上说,至少是汉语的词如此,多义词很难笼统地一言而蔽之说该词具有什么样的语法功能,属于哪一词类,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但就其某一义项而言,其语法功能是固定的.当然也有一个义项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兼类”现象.兼类现象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兼类现象与多义现象相伴而生,是语言的正常现象,即使汉语的词在这方面略为复杂,某些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棘手,我们也不能怨天忧人.既然承认汉语复音词词汇意义具有单纯化的特点,根据上述理由,我们也就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单音词到复音词的过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上古已经出现了复音词.在先秦汉语中,词和词组界限比较模糊,不同学者存在多种划分方法.本文以意义标准为主,结合语法标准,参考修辞、使用频率等标准,考察了<论语>中复音词的概况,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特点,进而又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汉语自身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是作者欧阳修晚年致仕后退居颖州(今安徽阜阳)时所写。欧阳修早年曾贬知颖州,晚年又归隐于此,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有深厚的感情。州城西北,在颖河与泉河汇流处,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十分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退居颖州时常来此游玩,并写下 10首《采桑子》词,这是第四首。笔者从小就爱读这首词,每读之,眼前便浮现出西湖群芳过后特有的美景来:落英缤纷,和风习习,柔柳弄姿,白日里笙歌冶…  相似文献   

12.
13.
14.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汉语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实际的日汉翻译中,日语中的一部分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汉语中都有相对应的翻译,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法对应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翻译。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也是唐宋词的产生和发展时期;世人有”唐诗宋词”之说。事实上,从词的产生年代而言,其前身应该称为唐词。唐词至少分两个层面,或者说,它是至少沿着两条平行的道路前进的,最后殊途同归。第一条道路是清商乐与“胡夷、里巷之曲”结合所产生的宴乐。第二条道路是唐诗绝句以及七言歌行在演唱过程中泛声实词化而形成的诗乐合一形式。第二条道路又分两个方向:一是选取唐诗绝句加以演唱;二是选取唐代七言歌行加以演唱。  相似文献   

16.
郑燕 《培训与研究》2011,28(1):37-39
语言接触对维吾尔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借词的涌入,不但影响了维吾尔语的词汇系统,而且影响了维吾尔语的构词法。本文在研究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字典,所收录的颜色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说文解字》中的颜色词仍然具有古代的"以物呈色"的特点,无论是单纯词还是表两种及以上颜色的词都在表义上具有其颜色载体的某些特质。在表现多种颜色混在一起的词的时候由原来的简单描绘到灵活指称。在表示色彩时有了明暗度和色彩间度的区别,但所表颜色倾向于深色,总带有脱胎而来的物的相关特点。词量的增加推进了构词手段的发展,空间的名称逐渐被时间的构词顺序取代。系统的变化导致新词的增加,使原来不具有颜色意义的词进入到颜色系当中。  相似文献   

18.
Words of wisdom     
1.Beauty in things exists in the mind which contemplates them. ——Hume事物的美存在于仔细观察者的心目中。——休谟  相似文献   

19.
在对简缩词语与其原形词语关系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之后,文章分别从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几个方面比较全面地考察和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根据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文字可分为象形字、引得字和记号字三种类型。汉字中的所谓记号字,其实大部分可以归入形体和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两方面之间有着一定现实性联系的宽式象形字、宽式形声字等。它们可以统称为引得字。与记号字相比,引得字概念强调汉字的理据性。包括记号字、引得字和古代"六书"在内的"全八书"是覆盖古今全部汉字的一种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