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公共性的实现在于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转型之际,大学的公共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大学作为公共教育场所,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然而由于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资源的短缺、公共权力滥用、追求规模忽视质量的发展模式、传统公私观中公共理念的缺乏等原因,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质量受到损害,大学公共性形成潜在危机。作为一个资源依赖型的组织,大学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有利于其公共性的实现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提供公共教育、传承公共知识,已经从私人场所转变成为一个公共机构。大学行政部门公共性弱化,科层管理异化为行政力量的过于强势,其本质是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可以引起大学公共性基于现实问题和公共性的要求,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是要提升大学管理公共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公共利益、民主管理、多方参与的治理理念指导下,从政府管理和大学内部治理两个层面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提供高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模式包括培育专业教育中介机构、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发挥数据和信息服务作用、进行教育问责等;大学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则要从校长职业顶层设计起步,加强"校长"岗位的制度设计,包括明确任职要求、公开遴选程序、规范职责、制定任期和薪酬体系、形成制衡机制、设立校长卸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是大学管理最本质的属性之一。大学管理公共性主要指大学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为他的属性。当前,大学管理公共性正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管理正在从公共参与走向话语霸权;管理中"学术化"、"职称化"现象明显;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精神不足;管理的目标离公共利益的实现尚有段距离。从大学内部治理视角来看,大学管理人员的不作为是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加快管理人员专业化、建立激励机制和岗位轮换机制、改进人才考核和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等方面来设计大学管理公共性的救治路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问题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拷问政府和社会组织职能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学公共性因为大学走向社会中心而倍加受到人们关注.公共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那么,是否只有公立大学才能保证大学的公共性呢?通过市场融资方式获得收入,大学是否就意味着一定会丧失公共性呢?这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求解.从历史比较视角观察,达特茅斯学院案对私立大学合法性的裁定,使美国私立大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兴盛,并认同了私立大学的公共性品质;而英国灯塔制度演变说明,产权界定降低了市场外部行为的交易成本,公共产品不仅可以由政府来提供,私人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有可能具有比政府更高的效率.大学的公共性价值更多是秉持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只要把服务私人目标和服务公共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力量,大学可以有效催生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理性化的现代社会分工引致了职业化的合理发展,而工具理性的发展所造就的"职业人"使传统知识分子可能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集中体现了社会转型中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性问题.分析当代大学教师"公共精神"得以展开的社会条件,对建构社会转型中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性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真意蕴。公利性、公有性、公开性,三者从不同维度诠释着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公共性特征。然而,现实状态下,职业教育课程公共性建设面临着课程公共性理念背离、课程空间封闭性强以及课程主体公共意识薄弱等危机。要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公共性,必须强化政府公共责任、扩展职业教育课程公共空间、培育职业教育课程主体的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7.
学科的公共性是大学公共性的核心体现,我国学科功能的缺失是导致我国大学公共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以学科为核心构建大学的公共性必须创新大学组织制度,使学科成为大学治理结构的"权力中心",建立一种基于学科平台的协商性网络.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公共性,他们是生存于公共空间,敢于对公众事务直陈利弊,关心广大文化受众爱憎的人。大学以其诱人的职位、丰厚的薪酬和高尚的社会地位,吸附了越来越多优秀而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进入大学后,不得不放弃其元话语,服膺于大学的规则。当大学越来越重要的时候,真正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9.
课程公共性是一个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细细揣摩并尽可能透彻阐释、挖掘其真义的研究领域。课程公共性具有公开性、实在性与共同性等特点。课程公共性并不能凭空产生,而是需要课程公众的积极参与与建设。公众需借助于对课程的理性的讨论,扩展课程的公共空间;基于课程实践的反思向度,重审课程的公共交往;呼吁政府公共角色归位,强化教育部门的公共责任;超越课程公共论述本身,培育兼济天下的教育公共情怀,才能实现课程公共性的价值诉求,进而达至课程公共性的理想境域。  相似文献   

10.
大学公共性价值具有内生性和获得性.我国大学公共性价值的内生性和获得性由于历史的原因都存在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大学公共价值及获得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就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共管理是公共性与工艺性的有机统一,前者反映的是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异性,而后者反映的是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公共性和工艺性对公共管理的各种主体——无论是政府还是第三部门的公益组织——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公共性和工艺性的双重缺失,因此提高公共性和工艺性应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2.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民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以成长。学校要实现公民培养的目的,不只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更需要依靠公民生活的滋养。只有过一种公共生活,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公民。以公共生活的特性衡量和审视学校生活,学校不仅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且因学校公共性的阙如,更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必要性。学校公共生活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照搬,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其特殊性表现在:学校公共生活是一种"准公共生活",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公共性为目标的"教育公共生活",是师生自觉建构的"好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3.
公共性是讨论现代政府基本属性和价值追求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公共住房供给中,政府作为供给主体,存在诸多公共性流失的现象,本文便基于这些现象的阐速,并通过原因分析,提出回归政府在公共住房供应中公共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类管理改革的推进,现有民办高校将真正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不同的法人组织。法人属性的差异,意味着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机构的调整和变化。从公共性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现有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私人性特征,表现在治理目的、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等方面。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其内部治理从私人性转向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公共属性、民办教育政策导向、获取公共财政支持的综合使然。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公共性,应形成树立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的,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建立公平、透明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课程建设是引领人们在追求公共善的过程中超越个人理性,开展课程价值协商与集体审议的过程.公共性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应有形态,蕴含着公开性、平等性和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公共精神的匮乏,主体意识的缺失,公共空间的不足导致了学校课程建设公共性发展的困境.为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课程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公共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提升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拓展学校课程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建设是引领人们在追求公共善的过程中超越个人理性,开展课程价值协商与集体审议的过程.公共性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应有形态,蕴含着公开性、平等性和公益性的本质特征.公共精神的匮乏,主体意识的缺失,公共空间的不足导致了学校课程建设公共性发展的困境.为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课程公共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公共精神培育的基础上,提升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拓展学校课程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校友组织由于被担心涉入“帮圈文化”而成为限制发展的对象,其功能也大都局限在个人联谊、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层面。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大学校友组织的应急救援行动案例,可以从中发现,校友组织能在确定的角色下应社会需要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行动诉求,以同一校友身份为情感基点快速累积起大规模校友召集所需的信任,并在校友能人的拉动下快速响应、协同行动,从而在生产出多样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公共性的建构。而这种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建构所带来的公共性增长又同时促进了其组织的成长,即在组织架构上从“校友的校友会”“大学的校友会”走向“社会的校友会”,在组织功能上从“联谊”“互谊”走向“公益”。案例表明校友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方面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所没有的潜力和优势,为此应重新审视大学校友会的作用,那就是它们不仅是高校在拓展社会影响力、传承大学文化、筹集办学资金等方面的重要组织力量,也能成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可以倚重的合作伙伴,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双一流"的大学发展指导纲要下,大学教育公共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通过在开放和独立视域下,对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分析,能够帮助大学进行自身的合理化定位,回归到大学发展的良性状态;另一方面,对大学教育公共理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认清自身所特有的本位价值,更好地保障大学教育公共利益的扩大化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无疑是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根本。但是以"效率"为核心追求的管理主义公共管理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公共性危机越来越成为必需反思和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公共性与义务教育公共性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讨论“公共性”不能脱离具体所指,它需要通过公共组织的构成、公共权力的运作、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反映出来。公共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它不同于教育的公益性。义务教育公共性分为实质公共性和形式公共性,前者包括有效性、责任性、中立性、平等性和公益性,是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主要载体,后者包括参与性、公开性和可选择性,是实现实质公共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