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生活实际,使和谐文化建设符合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背景下,纵观传统和谐思想之发展脉络、横览传统和谐思想之流派特征、今析传统和谐思想之借鉴启示,全面梳理和审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希能够充分地借鉴和吸收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背景下,纵观传统和谐思想之发展脉络、横览传统和谐思想之流派特征、今析传统和谐思想之借鉴启示,全面梳理和审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希能够充分地借鉴和吸收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5.
和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文明成果的长期积淀和历史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追求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文明成果的长期积淀和历史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追求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继承儒家和谐思想,加强大学生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与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和谐教育十分必要,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和谐"教育,需遵循由内到外、由近及远、区别类型和突出重点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党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当代世界发展现状的现实客观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伸展,是消解"中国威胁论"的客观需要,是基于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目前形势下,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善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全面加强和谐精神教育,从而巩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0.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培养大学生的和谐观念,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分析"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将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之上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崇尚和谐,一直以来就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自古以来重要的政治社会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是着眼于"以人为本"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作支撑,而且需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文化与信仰的支持.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完成.而就我国现阶段的研究来看,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文化角度,特别是中国伦理学角度来研究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成果非常少见.因此,从中国古代伦理学角度研究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古代“和谐”思想的发展历史,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传统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考察传统学术视野下和谐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刘基和谐思想的内容、特色及其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刘基作为历史上的"三不朽"伟人,既有经世的实践经验,又有传世的所立之言,他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丰富而且深刻。刘基和谐思想既继承了传统的和谐观,又有许多创新,他更着重于动态和谐的建设,主张"通其为天地之盗",认为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政刑",并且"政刑"是体现王道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惩恶除奸的刑法和约束人们行为、让人事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在刘基这里得到了更有力的强调,并且他进一步指出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光靠顺道之"德"和确保德教落实的"政刑"之"方"还不够,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这剂药,以促进和谐社会得以实现。刘基把制度建设提到"王政"层面上,重视制度建设,提倡"天地之盗"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儒家和谐观一种有力的推进,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建构背景下的大学生传统和谐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和谐的社会存在必将需要和谐的社会意识的积极推动。培植公民和谐的社会意识,即关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谐社会需要的知识、思想、道德意识等,对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高校开展大学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策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和谐思想,中庸思想,平和精神在其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大同和谐社会总是处在不断追求奋斗中。现今,我国提出的和谐思想理论,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发展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政治和谐思想根植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所代表的相合不散的内核精神,所包含的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自身之间和谐的丰富内容,所体现的"和为贵"的独特价值是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最丰富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和谐社会的表现是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并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无上境界的和谐思想,为毛泽东的政治和谐思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和为贵,崇尚中庸”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精髓,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天在构建和谐文化时,要辩证对待传统和谐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借鉴国外文化优秀成分,对其进行综合创新。这种传统的和谐思想,无疑对整合矛盾、团结人民、凝聚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和"的社会民生理想以及以"兼爱"为理论内核的"尚贤"、"尚同"、"节用"等一系列社会建设主张,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思想内涵.吸收、借鉴包括墨子在内的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合理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和谐社会的宗旨在于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人与社会、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共处,减少社会发展中因人为的因素所付出的代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传统哲学—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都有许多关于和谐的思想,虽然分析和谐思想的出发点和角度不一样,但是这些哲学思想是我们建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