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 与Cu2 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 >Fe3 .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金属离子Fe~(3 )与Cu~(2 )氧化性强弱时,容易误认为氧化性Cu~(2 )>Fe~(3 )。其原因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Fe比Cu活泼,而金属活泼性越强,其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如何比较Fe~(3 )与Cu~(2 )氧化性呢?我们可以利用Cu与FeCl_3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1.观察法Fe~(2 )盐溶液呈浅绿色,Fe~(3 )盐溶液呈棕黄色2.SCN~-盐溶液法Fe~(2 )溶液KSCN溶液Fe~(2 )溶液不呈红色Fe~(3 )溶液或NH_4SCN溶液Fe~(3 )溶液呈血红色3.苯酚溶液法  相似文献   

4.
铁元素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是高考的热点.下面就Fe2 和 Fe3 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一、观色法利用Fe2 和Fe3 是有色金属离子或加入 SCN-、C6H5OH后呈特殊颜色这一特性,鉴别如下: 1.观察待鉴别的两种可溶性盐溶液的颜色,呈浅绿色者为Fe2 溶液,呈棕黄色者为 Fe3 溶液.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材上Fe3+转化成Fe2+的实验操作是向2mL1mol/L的FeCl3溶液中滴加3滴稀盐 酸,再加入少量还原性铁粉,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这种做法有两点缺陷:一是加少量 铁粉无法保证Fe3+完全转化成Fe2+;二是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较慢,要观察到明显的现 象需较长的时间。为此,笔者做了如下改进: 1.向4mL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5滴稀盐酸,再加入1/4角匙(稍过量)的还原性 铁粉;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一系列以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蚀刻废液的再生等为素材的典型例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原理,优化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把铁粉氧化成Fe2+: 2Fe3++Fe=3Fe2+ ①这是铁离子的一个重要性质,注意是2mol Fe3+氧化1 mol Fe.这个方程式有很多变形. 变形一:“2Fe3+”由“1Fe2O3”溶于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8.
浅谈Fe~(3+)Cu~(2+)Ag~+的氧化性甘肃山丹兰后马管局中学(734104)陈国爱,董永志通常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滁K、Na、Ca等极活泼金属)时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即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Fe+Cu2+=Fe?..  相似文献   

9.
从"Fe2+与Fe3+转化"出发,编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原创实验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以贯彻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压缩八面体场中(D_4h群)Cu~(2+)的△值和ESR参数的关系,并作了Cu~(2+)的计算机模拟ESR波谱.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血红蛋白中的Fe~(2 )能与氧结合(实际上是氧合),Fe~(2 )是强还原剂,氧是强氧化剂,为什么氧很难将Fe~(2 )氧化为Fe~(3 ),从而使血红蛋白(Hb)变为不能携带氧的高铁血红蛋白(MHb)?”,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两点理由,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3.
HNO3、Fe2 +是化学实验室经常遇到的物质 .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稳定性问题 ,虽然看起来较为平常 ,但其反应原理人们至今并非十分清楚 .作者就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李静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1):121-122
就NaClO与KClO3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与相同的还原剂反应和改变其电极电势所产生的不同变化,以及各自的特殊性质,讨论了它们的氧化性。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利用啤酒酵母去除模拟废水中Zn2+、Mn2、Cu2+,通过对预处理试剂、吸附温度、吸附液pH值与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分析,确定了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是酸度和预处理试剂.研究pH值、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离子强度等条件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OH浸泡后2h,在pH=5~6时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等温线Langmuir(exe)、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拟合,相关性都比较好.用不同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描述啤酒酵母吸附金属离子的最优模型为Elovich方程.  相似文献   

16.
铁元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5年高考考试的热点之一。"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3+)的相互转化"一课以生活中"怪水现象"、茶叶、维生素C和含铁药片为切入点,用Fe(2+)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析反应现象和原理,该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技能,提高学生用实验来探究物质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讲镁铝性质时,为了向学生说明镁铝都为较活泼的金属,都能将铜盐溶液中的Cu2+置换出来,教师往往给学生演示镁和CuSO4溶液的置换反应实验.但因CuSO4溶液呈酸性,操作中常见镁片放入后不是在镁片上析出光亮的铜,而是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析出大量黑色粉末.由于此时学生还未学习盐类水解及原电池知识,所以无法向学生作出解释.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先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使其转化为深蓝色钢氨溶液,然后往其中加镁片,则可顺利看到镁片上有光亮的红色铜析出,效果很好.道理也可向学生稍作提示.Mg与Cu~(2+)溶液的置换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吸附水中Fe~(3+),研究电压、Fe~(3+)初始浓度、pH值、温度对电吸附去除水中Fe~(3+)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升高,Fe~(3+)去除率升高;Fe~(3+)初始浓度越大,Fe~(3+)去除率降低,但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容量增大;溶液的pH值偏碱性时,Fe~(3+)的去除率较高;温度越高,Fe~(3+)去除率也越高,但是温度高于40℃时,由于溶液蒸发,Fe~(3+)浓度降低较慢。此外,活性炭纤维电极再生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电吸附Fe~(3+)之后电极具有良好的再生性。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类型之一,是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是涉及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知识较多,因而了解其常见的判断方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晶场理论中的点电荷-电偶极模型,从“孤立络离子”近似下Cu~(2+)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的研究出发,探讨了晶体中Cu~(2+)-Cu~(2+)离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影响。以Cu(detc)_2晶体为例,首次用SCF-d轨道理论,解释了前人没法定量解释的零场分裂现象,建立了考虑Cu~(2+)-Cu~(2+)间相互作用后自旋哈密顿参量和晶格参数间的关系,从而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从孤立络离子近似到存在离子间相互作用时晶体的EPR谱的统一解释。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u(detc)_2,考虑Cu~(2+)-Cu~(2+)对的影响后,g-因子不变(这与实验结果符合),而零场分裂主要是旋轨耦合、晶场对称性以及Cu~(2+)-Cu~(2+)对间交换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