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尔巴哈标榜自己的哲学是人本主义,他反对神学,认为神只不过是人对自己无限本质的反映.他要树立人的地位的第一性,主张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学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人学思想,他主张用人的活动性来解释人,认为人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费尔巴哈基于人学和神学的对立从而论述了宗教异化的思路不同,马克思基于人与人的劳动的统一和对立论证了人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并在共产主义理想中展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受到费尔巴哈影响的肯定阶段;同费尔巴哈决裂的否定阶段;继承费尔巴哈思想合理因素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也可称为科学人本主义.科学人本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方面.坚持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在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努力都是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超越市民社会及其典型形态即资产阶级社会。马克思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哲学,从国家“下沉”到市民社会,主张从市民社会出发揭示市民社会的真实面目以及与国家的关系,进而把握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要素,寻求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途径与策略;在把视角降落到市民社会,以及发现了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缺陷后,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剖析和超越市民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层面上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病理学诊断,揭示了市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基本矛盾,阐释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命运;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全面批判,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超越的革命路径,为人类从市民社会过渡到“自由人联合体”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内容和本性所在。费尔巴哈在打破以往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基础上确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把它作为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并以“感性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宗教情感”等人本主义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以实践思维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重新界定了人的本质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变革世界”,实现了关于人本质认识的历史性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早期思想的发展中曾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有信仰费尔巴哈的阶段,但他不是被动的追随者,而是超过了费尔巴哈,从而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成熟,他与费尔巴哈分歧日益明显和突出,终于形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现的原则对立,从而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把类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并以之作为人本主义的出发点,从而认为类本质正是在我与你的对话过程中实现自己。所以,费尔巴哈从类出发,就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马克思也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但是,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仅仅是人与人的现实关系,而且是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人的活动本身就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类是“哲学家眼中”的社会,社会则是类的现实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始者,不是天生俱来的,而是经过一个长期的磨炼、艰苦的探索的过程,这里仅论述马克思从相信黑格尔哲学到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再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转化过程,从中探索青年马克思如何走上创立科学认识论光辉大道的初期概况,启迪有志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以比较生活的本质、主体、目标为具体的切入点,揭示两种生活哲学的本质差别。文章认为,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开显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崭新视阈。这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实现了生活哲学范式和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始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1844年以前,马克思使用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伴随的,主要指"资产阶级社会";1844年以后,随着法哲学批判转变为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则指"物质关系总和"。市民社会概念内涵的变化体现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遇到林木盗窃法以及关于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原因的论战等物质利益的困惑后使他感到黑格尔国家和现实的对立。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并促使他从政治经济学中去解剖市民社会,从而实现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国家和法的问题是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名著中,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对自己早年推崇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清算和批判,揭露了黑格尔在社会、国家与法的关系上的唯心主义法哲学观,实现了在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突破和超越。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也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转型期间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马克思著作分析,我们认识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辩证扬弃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实现了从自然神论到唯心主义无神论、从唯心主义无神论到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理论思想转变,其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思想对马克思完成上述思想转变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正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不断革新与超越,马克思才能够完成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变革,完成了其唯物史观的科学构建,进而实现了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双重超越([1])。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探索最终得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文章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分析入手,阐述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继承与超越之处,并指出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包括对其宗教哲学、伦理学以及抽象人性论的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并没有完全否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是批评他将这些价值取向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之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作为历史观是错误的,但其重视人、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以及关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价值取向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特别是其肯定人的价值优先性和对人的类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倡导,曾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过正面的影响,为他们所批判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16.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超越在于: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变革了对感性对象的理解方式,由直观的理解转变为实践的理解,引起了唯物主义哲学形态上的变革,从旧唯物主义进入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著作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从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有一个逐步演变和提升的过程。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突破口,而且也是整个市民社会思想史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建立在对黑格尔等前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市民社会的实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二者是既分离又相互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超越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时候,也是阶级和剥削消亡的时候。同时,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也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概念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常用的一个概念。马克思用市民社会的概念来揭示近代社会本质的概念。从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进过程,对市民社会的概念进行梳理,展现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历程,从而突出市民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马克思解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常用术语。近年来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已演变成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人们越加重视通过"市民社会"来表达各自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形成了所谓的市民社会的话语系统。笔者在仔细阅读近年来有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内涵、逻辑发展以及现实意义做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