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探讨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分布与生理负荷量的特点,避免因不同类型的生理负荷强度分布之间的互相叠加而造成总体分布曲线的偏差,对采集30所高校的458名“标志”学生的16万个数据进行K—Mema聚类分析,分成3类曲线,平均生理负荷强度为:113、132、151次/min,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中国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区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测技术和多项式拟合法等方法,对华东地区7所高等院校体育课的运动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为实施体育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测技术、多项式拟合与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华南地区7所高等院校体育课的运动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丰富体育课内容、强化学生体能训练是华南地区体育课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课的总体平均生理负荷强度(用心率指标表示)为142次/min,其中男女生分别为144次/min和137次/min.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试,从生理学的角度对当今体育课的负荷现状及其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俱乐部制形式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初中生体育课负荷量与强度安排的依据和原则,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生体育课负荷量与强度安排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评价各种体育课不同教材内容的生理负荷强度,评价高校体育课课质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运动生理学,对全国部分高校458名“标志学生”的体育课进行生理负荷强度的监测,建立不同教材内容的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分布模型,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改革成果,从人体运动生理规律的角度,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测技术和多项式拟合法等方法 ,对华北地区 7所高等院校体育课的运动生理负荷强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 ,为实施体育课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余纯璐  叶露 《体育科研》2010,31(5):101-10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法,观察和测定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平均心率。结果表明:中学生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与全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学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属于中等运动负荷等级,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较适宜,女生偏小。  相似文献   

9.
对四川西南交通大学等七所高校一年级80%教师的74次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进行测试,从生理学角度结合教学指标对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和强度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是不均衡和偏低的,体育课对心肌泵血机能的锻炼有积极作用,对心泵血机能的刺激应加强。根据人体机能能力变化规律性理论,男生生理负荷强度分布类型是较理想的,女生生理负荷强度分布类型有待改进。建议加强高校普通体育课教师对生理负荷强度的安排和调控,增加生理负荷强度在160~180次/min区间的频数,以加深对心泵血机能的刺激,提高增强学生体质的效应。完善不同性质教材内容的组合以改进前高后低的“平台”型。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应实现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学习评价的若干理论的提出,分析阐述了如何对待学生的学习评价,从而提出了重教学过程评价评评价,淡化分数的可行性,给体育教学注入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赵忠玲 《体育科技》2001,22(2):47-50
体育教学中学生都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生理负荷,但体育老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负荷诸问题,学生的心理负荷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就如何调节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各种心理倾向,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试论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结合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毅 《体育科技》2005,26(1):53-54
在全国,社区体育正日益兴起,但在广西社区体育的发展却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分析了社区体育受阻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了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结合发展的方案并分析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与系统的总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反复的探索。仅就“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学校体育教育中普及性功能( 健身功能) 与提高性功能( 竞技功能) 的关系、学校体育教学中“教”( 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 学生主体作用) 的关系、整体化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 ,如何进行再学习、自觉地进行再教育 ,以适应当今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提出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灵魂和根本宗旨,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立足点。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培养的关键和基础,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将对终身体育的养成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根据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最近进展情况,以终身教育为立足点提出了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1993年《体育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对体育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结构、系统各层次不同功能与管理形式的内在联系、教学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体育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对从事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牢固的基础。本论文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阐明在高校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国内外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及设想。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及其结合进行探讨,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形式和益处,指出二者结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两者结合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