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鸿 《视听界》2001,(3):14-15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如今,改版后的《东方时空》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  相似文献   

2.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播出一月有余,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频道开办了自己的早间新闻节目,各种媒体纷纷争抢早间市场的今天,观众凭什么要耐心地去适应一个栏目呢?《东方时空》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直面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图以新版《东方时空》为例,探讨电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创办规律。 一、《东方时空》的发展 从…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9月1日,开播近十二年的《东方时空》进行第四次改版。从曾经改变中国人收视习惯的早间播出,大胆地调至晚间18:14,即在《新闻联播》播出前首播。与央视一套高收视率栏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共同打造晚间黄金收视的第一战场。此次大调整不仅显示了《东方时空》在央视乃至我国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央视对《东方时空》寄予厚望。期待曾经带动我国电视改革,每每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创新的《东方时空》,再次引领电视新闻界创新活力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央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梁波 《声屏世界》2006,(3):31-32
早间读报节目的勃兴,各地民生新闻的火爆,给央视《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等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东方时空》的改版并移师晚间是映视针对目标观众调整传播内容,应对收视市场整合播出时段以形成合力,达成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举措。[编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央视的《东方时空》和《共同关注》两档节目,通过对节目内容设计、编排方式、画面配置、主持人风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改版后《东方时空》和《共同关注》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7.
曾鸿 《新闻采编》2001,(2):25-25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如今,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和电视观众见面,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有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 从已经播出的新版《东方时空》来看,呈现出这样的面貌: 1.信息量加大,但重复信息多,整体时效性不强 新版《东方时空》时间跨度从早上6:00到8:30,时间跨度可以说相当长,其间“昨日要闻”、“早新闻”反复出现,“时空资讯”和“直通现场”时效性较弱。 2.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8.
7月27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全新改版推出,引起广泛关注。随后,《新闻30分》、《共同关注》、《东方时空》、《中国新闻》等央视主打新闻节目相继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新闻联播》《、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9.
王卓慧 《视听界》2002,(2):30-31
2001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再次改版。与上年11月27日倍受关注的大改版不同,此次改版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东方时空》是于1993年5月1日7点整隆重登场。它以20分钟的新闻为先导,同时推出“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央视改革的先行军,《东方时空》在新世纪来临之前,再作创新之举,除了时间、栏目的调整外,我们熟悉并尚喜爱着的主持人也来了个走马换将。毕竟是央视的魅力,要改就是大动作,主持人单打独斗未免俗套,《东方时空》的新举措是主持人扎堆儿。  相似文献   

11.
《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的强档栏目,它的改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不管是说它成功也罢失败也罢,现在还都不好下结论。但它改版以后给人一个最大的疑问是:它究竟是办给谁看的?  相似文献   

12.
王波 《视听界》2001,(4):25-25
《东方时空》作为央视早间时段的名牌栏目,它的大改版,不仅引起了电视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也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这给各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制作者以普遍压力,迫使他们重新打量自己的节目,对早间新闻时段观众的定位与需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的语态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东方时空》的诞生为标志发生重大变化后,应对互联网触手可及的挑战,以又一轮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为契机,国家主流媒体电视新闻的语态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以对央视新闻频道的实证研究为分析样本,探讨电视新闻在中国主流荧屏上的变化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进行了第5次改版,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它加强了三个子栏目《东方之子》、《百姓故事》和《时空连线》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三个子栏目的定位是否准确。而《东方之子》作为《东方时空》中开播时间最长的和品牌影响力最大的子栏目,它的定位如果错了,《东方时空》的第5次改版的效果也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对9月  相似文献   

15.
央视新闻频道在2009年进行了第6次改版后,《共同关注》和《东方时空》两档节目也服从了频道的整体规划与包装,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是这两档节目依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但同样,在央视新闻频道整体营销的大浪潮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电视新闻同质化倾向的风险,因此只有坚持打造自身的“专业”性,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6.
邵成武 《视听界》2006,(5):82-84
今年6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开播以来的第四次改版,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频道形象加强早、晚间时段和周末节目的竞争力。围绕重新打造早间优势时段、整合频道资源的要求,综合性资讯节目《朝闻天下》应运而生,每天早上6点,在朦胧的晨曦中和观众一道迎接新的一天。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台开始尝试在早间开办新闻节目,星星之火并未成燎原之势。直到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开播,一个汇集多个板块、播报形式灵活多样的新闻栏目“成功地把中国电视观众在第一时间唤醒,在早餐的时候打开电视机”。《东方时空》虽在早间时段播出,但并不具备严格…  相似文献   

17.
央视新闻频道在2009年进行了第6次改版后,《共同关注》和《东方时空》两档节目也服从了频道的整体规划与包装,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但是这两档节目依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但同样,在央视新闻频道整体营销的大浪潮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电视新闻同质化倾向的风险,因此只有坚持打造自身的“专业”性,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杨鹏 《新闻界》2001,(3):54-54
2000年11年27日,新版电视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早间时段强力推出。同已播放7年多的旧版《东方时空》相比,新版本无论是从播出时间到栏目设置,还是从主持人到制作、播出方式,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有不少大胆的创新。这里,笔者拟就新版《东方时空》作简要的评析。历次全国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早晨远非黄金时段,然而这次《东方时空》改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却是这一早间节目由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15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全天节目构成中的份量显著增强。这一步,相较于《东方时空》初次开播之际…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创办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认为,央视以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为标志,开始扭转新闻节目语态,即从传统的新华体转向中新体。  相似文献   

20.
陈盛开 《今传媒》2013,(4):93-95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目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而央视《新闻联播》的成功改版为地方台《新闻联播》的改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