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娜 《新闻爱好者》2011,(23):112-113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儿童文学受其特定的受众对象和儿童文学自身特点的要求和限制,比喻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那就是要有童趣。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周洋 《新闻与写作》2000,(12):14-14
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也圆满拉上了帷幕。回首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场下各媒体间展开了激烈的奥运报道争夺战。这是一场没有鲜花和奖牌但又异常残酷的竞争。各媒体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出对受众具有吸引力的信息,新闻标题就必须做到“夺人眼”。比喻手法的引入使新闻标题变得鲜活生动,富有新意,受众也乐于接受。那么,各报是怎样用好、用巧比喻手法的呢? 一、巧用比喻应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比喻手法可以使抽象深奥的事物、事理具体化、形象化。运用…  相似文献   

3.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自古以来作文赋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意思是说,比是按事物的相似处来比附事理。这种修辞手段,对新闻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使深奥的道理说明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  相似文献   

4.
杂文形象化的手段,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刻画人物和讲述故事之外,还有比喻的运用。比喻,俗称打比方,通常是用形象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方法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创造诗歌的意境美。这些手法,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用于一切  相似文献   

5.
(二)在新闻中,增强事实生动性的修辞方式是很多的。常用的至少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借代、转换、对比、映衬、摹绘等等。下面,着重对其中的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方式的特征、修辞效果以及在新闻中运用的要求作些说明。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喻体)来描写、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对比,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是在新闻标题制作中突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比,亦称对照。即把两个相反的事物,或者把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摆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使要说明的事物或方面更加鲜明、突出,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如:  相似文献   

7.
比喻的故事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这样,可以使抽象生疏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构成的。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时会用上“象”、“好象”、“仿佛”“好比”等比喻词(明喻),或者用上“是”“成了”“变成”、“形成”等比喻词(暗  相似文献   

8.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本文主要浅析了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相似文献   

9.
相对来说,写真手法是较为容易掌握的。因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依循着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进行“描”和“画”就行了。而对于那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生疏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事物,要写得形象可感,依靠写真手法,单纯地描摹,就不够了。这就要借助另一种手法,也就是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比兴手法。 比兴,这里不是指修辞格,而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比兴包括比和兴两种手法。二者常常一起使用,统称为比兴手法。为了便于阐述,下面分别谈谈。──比。 比,就是类比,打比方,比喻。拿人们熟悉的、已知的、有形的、可感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联想”,实际生活中不运用比喻是不可能的。各种文章作为实际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能不运用比喻。比喻又叫“譬喻”,古书上叫“比”或“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比方”。它是用同此事物有相似点的彼事物或道理来作比的。比喻是汉语修饰的传统格式之一,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种写作中常用的艺术技巧.比喻构成的要素一般有四个:一是本体(此車物),即被比喻的事物;二是喻体(彼事物),即用作比喻的事物;三是相似点,即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的特征;四是比喻词,即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它是构成比喻的语言标志.在语言表达上,构成比喻的四个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博喻、连喻、曲喻、互喻、虚喻等,经常用的主要是明喻、隐喻和博喻。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比兴》提出比喻的作用是:“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意思是说,用事物来打比方,明白而确切地说明用意,使文章绘声烩色、理趣盎然。广播评论,是给受众听的论辩文章,如果尽说些抽  相似文献   

12.
李鹏 《新闻世界》2012,(6):67-68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在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学习材料是否使我们感兴趣,对此我们归根结底只能起到有限的影响作用。我们不能命令某事物使自己感兴趣或给人留下印象。可惜我们必须记住的正好是那些抽象的、枯燥的事物——例如单词、语法规则、统计数字、销售数字、日程安排、法律条款等等。这些事物既不是形象的,也没有由于特别不同寻常而显得突出,也就是说它们绝对不是“适合大脑的”,因此很难记住。现在也许您会想,在这里即使最好的记忆训练也无济于事。 但是您错了,人们完全可以把抽象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是人们通过对比来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写作时运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相反的方面放在一起,进行两相比衬来说明事情的实质,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或深刻的启示。修辞学上对比修辞手法也叫做对照。把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用到新闻写作上,更有其意义和作用。这是因为,某些事实具有的新闻价值,往往要通过对比才能表达出来。此外,就一个新闻事实本身来说,也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必须从它  相似文献   

15.
事物呈立体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们所具有的无数个散发点,也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具有无数个切入点。不同的切入点就是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的话,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不断地发现新角度,并且将从不同角度认识的结果不断整合,就是追求学说完善的过程。图书馆学之所以年轻,并不纯指它诞生的时间长短,关键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单薄无力。几十年来,人们对图书馆学的认识也仅限于内部工作、情报交流、文化、知识、知识交流等几个切入点,当然,对这些屈指可数的认识的整合结果——图书馆学理论就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要繁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重要的还是呼唤新的理论观点的出现。无论这些理论观点或昙花一现,或奋力抗争,或在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上留下轨迹,或引起人们的推崇或批判,起码它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我觉得,目前不要过分强调“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6.
顾名,即由某一事物的名字联想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使之“顾其名而见其义”的修辞方式。 顾名辞格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新兴的修辞方式,这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所取得的一项成果。因而,这种辞格最能因文制宜、随时随地加以创造。准确地运用顾名辞格,可以使标题句法新颖、别开生面。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运用比较多,也容易出新。如:  相似文献   

17.
丁海斌 《档案》2014,(5):10-11
正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命名方式。名词,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对事物命名的结果,亦既是认识事物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某一或某类事物会赋予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文档类事物命名的发展也从未停歇。文档类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符号化事物,从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背景? 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理解新闻主体的一切有关材料,包括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资料、解释性的文字;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事物的真实由来。人们读一条新闻,看完标题和导语,往往只知道了事物的结果,这叫“知其然”,但不知道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解释事物的真实起因。新闻背景,就是说清楚新闻主体“所以然”的。眼下没有背景的新闻有之,如简讯、标题新闻,那是因为读者不了解其背景也能理解的缘故。就大多数新闻来讲,缺少背景的说明,就好比给读者吃一颗没有砸开的核桃,使人难以消化。(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姬乃甫)  相似文献   

19.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导语和背景均是新闻学范畴,且均为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指消息中具有可读性、启发性或某种富有吸引力的开头。它是吸引读者阅读消息的媒介,在消息中占有突出地位。消息背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表现主题服务。它重在揭示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或一般现象之间的关系;重在揭示单个新闻事实与系列事实或系列现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帮助人们从中透视一则新闻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