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画片以其个性鲜明的人物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研究以运城市两所小学为例,采用自编《儿童对动画人物角色偏爱问卷》和《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对9-11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儿童较偏爱与自身生理性别相一致的动画人物角色,男女儿童双性化人格特质较为明显,且对动画人物角色的偏爱与其性别角色呈正相关,因此应积极引导儿童正确认知动画人物角色特征,帮助儿童建构双性化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2.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122-124
课题以幼儿师范院校中男生的性别角色认同为研究对象,运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分析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生的性别心理倾向以及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结果表明,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各年级男生总体性别角色认同趋向于双性化(理想状态),而存在性别角色认同偏差较大百分比的是五年制大专班男生。针对这部分学生具体分析出诸多可以引导和促进幼儿师范院校男学生性别角色认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方法和对策,对培养具有健康性别角色倾向的幼儿男教师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三所高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并考察了性别角色观。近10年来大学生与性别一致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大幅减少,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幅增加;不同性别的性别角色变化有所不同,女性向未分化和双性化转变,男性的男性化类型降低,向未分化严重偏移;男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以传统性别观念为基础,逐渐趋向双性化;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很大差异,女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女性双性化趋向突出,而男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理想女性更偏重传统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刘瑞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8-11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传佛教文化与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正确对待宗教文化,在当前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对待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更应该认清藏传佛教政策指引下的宗教文化因子,积极引导藏传佛教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的中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孝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5-107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提速 ,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解构和重塑着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这为各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与此同时 ,全球化又无情地侵占和挤压着民族国家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侵占和挤压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 ,从而使各民族国家又面临着认同危机。各民族国家既要持守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又要面向全球化 ;既要认同传统社会 ,又要不断重建新的认同。本刊特约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几位教师撰写了一组文章 ,他们分别从认同危机的涵义、人学视野中的共识及认同、文化认同的根源以及认同的未来重建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现发表出来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7.
语文教师算什么?语文教师尊严几何?这个问题让广大语文教师极度纠结。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教师地位每况愈下,越来越沦为教师群体中的“二等公民”。语文教师这边在感叹地位沦落、尊严不保,专家们那边在指点江山、高谈阔论,彼此相映成趣,讽意十足。 相似文献
8.
9.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然而在有些班主任看来,有的学生就是无缘无故对自己充满了敌意,经常故意跟自己作对,于是就跟学生较劲,非要压住学生的“嚣张气焰”,由此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其实,有果必有因,如果老师看清了这些毫无来由的“恨”背后的真正原因,就不仅不会埋怨学生,还会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0.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12):45-50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发现当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性别角色教育意识、性别角色教育内容、性别角色教育形式和性别刻板印象四个方面,其中尤其以性别刻板印象问题较为明显或严重。在对上述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在职学前儿童教师培训,提升其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识;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内容与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采取适当措施尽量淡化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教育还应体现出渐进的发展阶段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11.
性别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性别状态的认识、理解或自我意识.通过对A幼儿园幼儿性别认同的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出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儿不能分清自己的性别;二是幼儿出现明显异于自己性别的行为、态度和情感.而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性别认同也存在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这些研究发现启示教师和家长都应重视幼儿性别认同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通力合作,以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 相似文献
12.
父母性别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12名中学生及其父母为被试,考察父母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性别角色的关系。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男生的母亲比女生的母亲更认为男女是不平等的,而男孩的父亲与女孩的父亲在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上没有差异;父亲、母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性别角色平等态度与孩子的性别角色没有显著相关,但母亲的性别角度平等态度与孩子的女性性别角色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聚焦于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基本构成元素——化妆,通过对其中身份性别表演的分析,发掘出具有异托邦性质的反抗与生存的空间,从而在充满矛盾的化妆仪式中,实现身份和性别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15.
Language use can reflect social identities and the way a person is presenting himself or herself to other people. As to show how gender identities can be reflected from the discourse, a casual conversa... 相似文献
16.
唐代统治者从国家治理的需要出发,结合当时佛教势力极度膨胀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对僧尼与寺院实施规制,使得佛教的发展能够大致保持在统治者的掌控之内.这对于当代中国与佛教乃至全部宗教事务关系的处理和规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未来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本研究采用性别角色期望调查表调查了1 591名中学生家长,结果发现:中学阶段,男生家长对男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男性化,女生家长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双性化。男生家长期望男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女生:有幽默感、喜欢运动、胆大、不屈不挠、侠义心肠、豪放、好动、奔放、文质彬彬;女生家长期望女生在下列特质中高于男生:快乐、善良、乐观的、自立、开朗、爱整洁、和气、心细、洁身自好、纯真、文雅、温顺、温柔、文静、贤淑。 相似文献
18.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性别角色类型的差异研究一直为广大学者所关注,并围绕哪一种性别角色对个体的发展更具有优势展开了讨论。本研究通过对3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而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在个人评价上的差异。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未分化和女性化类型者在个人评价总分上表现出最自信,双性化者最不自信;(2)在个人评价各维度表现上,不同性别角色的人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袁素敏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66-69
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女性在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进行着不懈的精神探索,不断思考并建构着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她们关注女性自身,致力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对民族、家族与性别的关注与个人生命体验胶合在一起,并自觉地将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的建构与交融。满族女作家叶广芩的小说创作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发展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7(4):55-57
青少年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影响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的心理过程,对它的研究主要从青少年性别角色认同中的焦虑、性别角色认同中的偏向、性别角色认同中的较严重偏差现象等三个方面进行,并应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