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入新课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在四人小组内共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学生进行了毫无头绪的感知活动……交流开始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相似文献   

2.
本课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在设计中,我创设了“红领巾”出发去春游的情境,采用变序教学法,直接切入第四节的学习,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景点“海边、乡村、公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作指导,做好与“课改”衔接的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相似文献   

4.
全册教学内容综述一、知识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十四课,从知识内容上学,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岩石在低年级学习了粘土、石头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五二课。(二)植物在低年级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花和各种各样的种子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构造和种子的构造。包括第34课。(三)动物在低年级学习了青蛙、蚂蚁、蟋蟀等动物个体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两栖动物和昆虫的共同特征;介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包括第7、8、9课。(四)宇宙在低年级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之后,本册向学生介绍太阳和月…  相似文献   

5.
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四读法”是比较切合接受能力,符合少年儿童认识规律实际的一种方法。“四读法”包括点读、问读、细读、跳读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认识一位小数》。2.教材简析《认识一位小数》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建立了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位小数,初步建立起小数的概念,使学生的“数”的概念由整数、分数向小数扩展,为学生日后深入理解小数含义及系统学习小数知识提供基础和基本学法。其作用有三个:一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具体地理解小数就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有利于学生在与整数、分数的读写方法的比较中,掌握小数特殊的读写方法;三是有利于学生将本课知识及学…  相似文献   

7.
落实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四川省郫县教研室孙涛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伊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很难被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第—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这节课就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进行社会课教学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育人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的人生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笔者以为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一、明确综合性1、内容上的综合性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等知识。以社会常识为线索,通过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认识范围。2、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  相似文献   

10.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  相似文献   

11.
王文英 《江苏教育》2007,(24):39-41
“认识比”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的编排情况如下: 基于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本课内容主要分成四步进行教学:一是引出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二是初步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三是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完善比的认识;四是应用拓展,进一步理解比。实践时,随着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与掌握情况,对于以上四步的操作不断调整,在对调整前后的比较与思考中,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就把调整前后的方案作如实记载,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四读法"是比较切合学生接受能力,符合少年儿童认识规律实际的一种方法."四读法"包括点读、问读、细读、跳读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  相似文献   

14.
古代韵文包括古代诗、词、曲。赋四大类,与古代散文一道,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韵文 的教学一直比较困难。经过多年的 教学摸索,我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困难。 ──认识古代韵文。中国古代韵文有四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上自三代下至元明清;二是体裁特殊,有一定格式;三是语言凝炼,讲究声韵;四是韵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似是而非各不相同。 — —认识古代韵文教学。认识了韵文之后,韵文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韵文教学主要应抓住四个关键: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向学生传授韵文这一体裁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一、合理运用学具,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让学生把8个梨(学具中的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分法:一人分1个,另一人分7个;一…  相似文献   

16.
张艳 《小学语文》2007,(7):12-14
《菜园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识字(二)中的第三课。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利用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17.
刘烁 《贵州教育》2012,(18):32-33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1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生判断两直线互相平行常常基于直觉,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其实有能力借助直角进行平行线的判定。那么,如何通过单元整合,整体视角建构,将判断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分散教学落实,在不加重教师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定义推理方法,从而通过猜想验证认识平行四边形呢?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一、问题思考:该怎样判定“两组对边平行”(一)疑起:基于教材解读的困惑四年级的学生是如何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笔者翻阅教材,  相似文献   

19.
梅英嫒 《辅导员》2010,(22):I0008-I0009
《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这一课的知识目标是: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数四位数的方法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认、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数中间连续两个0的读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考中,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加强创新教育,出现了一批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优美、个性独特的开放题.众所周知,一道数学题的构成含有四个要素,即题目的条件、解题的依据、解题的方法、题目的结论.如果题中所含的四个要素都是解题者已经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