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移情促内化     
移情促内化马鞍山二中钱宏孝在个性品德能力的培养中,我对学生进行r移情训练」,就是让学生从一我」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会风气的不良影响,青少年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中以我...  相似文献   

2.
移情法例谈     
移情法例谈所谓移情法,是作者不直接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将感情转移到其他事物中,通过他物表现出来。例如:杜甫在《春望》中,不直接说由于国破家亡而自己心情极度悲痛,而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商隐在《无题》诗中,不说主人公思念所爱之人,而是设想...  相似文献   

3.
移情这一原理正在逐渐影响着不同的学科,本文分析了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在有些情况下要区分移情与同情、联想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认识移情,继而提出了如何培养、加强移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奇妙的邂逅     
<正>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1.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七年级时学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间悲欢离合。2.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其中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3.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就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法国美学家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英国美学家浮尤·李、法国美学家巴希等人对“移情说”的研究,使得“移情说”成了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西方近百年来影响颇大。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就介绍过移情说,在我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实,“移情”在《诗经》中就已广泛运用,在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中亦有过论述。本文想就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审美移情作一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移情、移就、移觉三种辞格常被人们张冠李戴。《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则把移情作为移就的一个品种,这实难以服人。《语文知识》1995年第12期《移情辞格浅谈》又触发了笔者就该文引例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审美移情论     
本文是作者即将出版的一部美学专著中的一章。作者曾应邀就本书内容在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等高等院校做专题学术报告,受到普遍欢迎。本文共分四部分。第四部分《中西方移情研究之比较》已先行在刊物公开发表。这里发表的是前三部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对移情现象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与作用、移情活动的心理程序以及移情现象的本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移情活动是一个极复杂的审美心理情感现象。我们希望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理解、联想思维至关重要。图片具备的可感、形象生动的情境联想不失为帮助学生理解、联想和记忆的教学方法。基于对移情本质的理解及图片的优势效应,应用美国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理论,总结了图片的记忆与认知效应;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使其在学的过程中获得美学、含义和情感的多重体验,构建了基于图片优势效应的移情式教学设计模型,为图片应用于移情式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秋 《现代语文》2009,(6):34-35
移情(transference)是心理咨询或治疗中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剑咨询师身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与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而产生。联想的形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一些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咏物与移情在追求意境的抒情诗歌、抒情散文中,咏物之作占着重要的一席,而咏物之作要达到有意境的地步,往往借助于移情手法。例如,我们黄石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专门作了一首《西塞山怀古》奉献给黄石,千古流传,至今不衰。据计敏夫在《唐诗纪事》中说,长庆年间,  相似文献   

12.
写景散文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朱自清的《春》;咏物散文是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中,借助联想表达情感,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相似文献   

13.
抒情散文中的联想乌海市海南南区教研室张福祥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往往都有作者的联想。试看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在描写了白杨树鲜明的特征之后,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从这种“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身上,作者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吕澂较早地系统全面地评介了西方移情论美学。从《美学概论》到《现代美学思潮》,吕澂对移情美学理解逐步深化。吕澂的评介活动对于移情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移情是对别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它包含三个成分:1.辨别和命名别人的情绪状态;2.能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并懂得从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3.分享别人的情绪反应。如见到一个病人,从他的精神状态或别的什么线索断定他很痛苦(成分1),进而假想自己是病人,也会痛苦的,因为这种病很讨厌等等(成分2),这么一想,就产生了与病人相同的感情,自己也感到痛苦了(成分3)。这是一个典型的移情过程。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基础。一个人越能感受别人的痛苦,就越能激发帮助不幸的人的动机;善于感受别人的积极感情(如高兴等)的人,  相似文献   

16.
移情现象在心理咨询中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移情现象的正确认识与应对,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的效果及成功与否。对移情的发生因素、表现形式及特征的了解是能否正确处理移情、利用移情来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巧妙移情,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之中呢?这里以《长亭送别》为例,分三个阶段做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高山、大海本是无生命的东西,它们为什么会充满、洋溢着人的情意呢?这只能用情感的移情性即移情作用来加以解释.什么叫移情性呢?所谓移情性,就是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外物,结果好象外物也真有这种情感似的.这种移情性,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一种创作手法来加以运用.例如,杜甫《春望》诗前四句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李商隐《无题》诗前四句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死干."花怎么会流  相似文献   

19.
移情,即“感情移入”。指想像自己处于他人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阅读活动指主体对文本思想、情感的审美认同和共鸣。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品读入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培养学生移情能力的重要途径。品读是体验课文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一,品读文中的精彩片断。指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课文精彩片断,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移情能力。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样…  相似文献   

20.
语用移情与教师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移情与教师语言张仰奋一、语用移情:概念及其运用策略语言学家们借鉴了美学、心理学中移情说的理论,用于研究语言交际,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移情。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充分考虑到交际的另一方面,才能最成功地达到交际效果。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语用移情在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