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讲一个战国时期学外语的故事。有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学齐国话,于是找来齐国人教他。可是,在他儿子周围有很多楚国人说楚国话,在这种环境中,即使天天  相似文献   

2.
《家教世界》2015,(3):48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  相似文献   

3.
母亲紧闭大门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进家,是因为儿子犯了杀人之罪吗?不是,是因为儿子虐待老人吗?也不是。为什么呢?听我慢慢地告诉您。被母亲担之门外的人,名字叫子发,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将。有一次,秦楚两国交战,楚宣王命子发亲率大军与秦国作战。战争旷  相似文献   

4.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楚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楚庄王常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好令尹而高兴。可令尹却积劳成疾,病倒了。病危时,孙叔敖还忍着病痛,写了奏章。过了几天,孙叔敖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了,就叫来儿子孙安,深情地说:“我一生将节俭看得很重,所以也没给你留下什么遗产。我死以后,大王很可能让你做官,或是赐给你丰厚的产业。我想你并不具备治国的才  相似文献   

5.
师范毕业已二十多年了,回想起来,许多上课的内容至今已不留什么印象了,只有一句话仍记得那么清晰.那就是老师为了动员人人讲普通话在黑板上写的:“引而置之庄岳之间”.经老师解释,我们得知那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同戴不胜谈话时,打了这样的比方:有个楚国大夫,想让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认为“让齐国人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来打扰他,虽然天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齐国国都临淄城内.)意思是在把小孩放到齐国都城中去数年,即使时常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孟子在这里通过比喻,说明环境可以影响人、改造人的深刻道理.这是唯物主义的,是十分可取的.它不但是学习语言的原则,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辈先人靠自己的本领,挣下一大份家业后,如果想千秋万代传下去是非常难的。多数都是像孟子说的“五世而斩”(斩,这里不是指砍头,而是断绝,无法传承的意思)。老百姓的俗语更直白一些,叫“富不过三代”。五代十国时割据在湖南一带的马氏楚国政权,正应了上述的说法。从老子马殷开国到楚国灭亡,一共经历了五个皇帝,但严格说起来,楚国连五辈也没有传下去,除了马殷自己外,那四个皇帝都是他的儿子辈。马殷的出身非常寒微,小时候只是个小木匠,后来在蔡州(今汝南)参了军,由于他有勇有谋,为人谨细,不久提升为一名偏将。当时军阀割据,…  相似文献   

7.
上课伊始,突然有个学生说:"这个楚国人真笨呀!"于是,我请这个学生说说理由,并随机板书:笨。生: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生:他的朋友再三劝他,而他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还说得那样沾沾自喜。师:大家能找出他沾沾自喜的地方吗?生:"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他的马跑得快,本来可以很快到达楚国,而现在往反方向走,离楚国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8.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9.
南郭先生在乐队里混不下去了,便乔装打扮逃到楚国。他买了一份《楚国报》,看到报纸上没有关于他的通缉,便安心地在楚国生活。由于网络四通八达,南郭先生还是被齐国发现后抓住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教了两则寓言,一则是《南辕北辙》,一则是《亡羊补牢》。我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即接着文章的结尾处,想象并编造出新的情节。要求编写出来的情节合情理,使读者相信是真的:要有意义,使读者从中受到教育。续写《南辕北辙》,有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没有走到楚国,马累死了,车夫累倒了,盘缠花光了;有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走时还年轻,回来已满头白发,耳聋眼花,悔恨自己走错了路,没能到楚国去;还有的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病死在半途中,临死的时候他悔恨自己搞错了方向。有一个学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他写到楚国去的人,花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楚国。明友在大路上又碰上了他,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能到楚国,他说:“我一直向北走,不知怎地竟到达了南方的楚国。”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诚然,屈原的诗篇反映了他建设强大楚国进而统一天下的顽强意志,表现了他与危害楚国的奸臣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和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关注。他对国君的无限忠诚,治理国家的卓越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公元前340年到278年之间。他共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王朝。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时期,不久楚国就为秦所亡,成为秦始皇的天下了。屈原出身贵族,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年轻的时候就得到楚怀王的重用,后来因此受到同僚们的嫉妒、中伤,失掉了楚怀王的信任。其时秦国正图谋楚国,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谏,终于为秦所败,而怀王本身也被秦国俘虏,最后死在泰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后,继续亲秦,终至亡国。屈原忠谏无门,反遭迫害,两度被放逐,在荒野深山中过着孤独的岁月。在孤独中他写了不少美丽的诗篇,来表达他的愤怒与悲哀。这些诗篇以《离骚》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楚国的令尹(宰相)孙叔敖,为楚国建立了霸业,患了重病,眼看就要归天了。他把儿子孙安叫到身边,嘱咐说:“王上虽然重用我担任了令尹,屡次给我封赏,我都不接受。我死了之后,你还是回到乡下去种地吧。千万别做官,也不要受封。万一国王定要封给你一块地的话,你就请他把那块没人要的寝邱(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封给你。……”话还未说完就咽了气,与世长辞了。楚庄王听说孙叔敖死去,立即赶到了孙家,拍着孙叔敖的棺材大哭了一场,一连几天吃不下饭。  相似文献   

14.
山鸡与凤凰     
一天,一个楚国人挑着山鸡赶路。一个过路人问他:"这是什么鸟呀?"楚国人见他不认识,便欺骗他说:"这是凤凰。"  相似文献   

15.
楚怀王的一生失误众多,其中给楚国带来巨大损失、导致楚国遽然衰落的失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对待人才失误和对秦关系的失误两大方面.他的一系列失误不仅导致他本人最后客死秦国,而且直接导致楚国由大国强国垂直衰落为弱国.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们陆续说出了男人、女人、老人、小人、病人等之后,我故作夸张地说:“儿子”,太棒了,我们一次比一次说得多,好像都被我们说完了。” 儿子眨着眼睛说:“还有呢,楚国人。”  相似文献   

17.
古为今用     
古代的军事家留下了什么? 春秋时期,楚国文王的弟弟公子元做了楚国的令尹(即宰相),他想对外打个漂亮仗以显个人的威望,文王死后不久的公元前666年,他便亲率大军,去攻打弱小的郑国。在强大的楚国军队面前,郑国军队连吃败仗,很快,楚国的先头部队就攻到郑国都城的郊外。大敌当前,郑国上下惊恐万状。郑文公召集大臣紧急商讨对策,大  相似文献   

18.
情景再现这是寓言《南辕北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师:你认为楚国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固执的人,因为他不听朋友的劝告。学生2:我觉得这个楚国人很有主见,因为他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他朝北走,是永远也到不了南边的楚国的。  相似文献   

19.
平庸有罪     
公元前254年,李斯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李斯此时的角色,只不过是扮演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在楚国上蔡郡做一名看守粮仓的小文书,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不知老之将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上班时间溜号,牵着自家养的一条黄色的土狗,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出上蔡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  相似文献   

20.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楚庄王,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贤君。他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在位二十二年,为了楚国的振兴,物色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