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荐者的话     
这是一篇视角新颖而又独特的回忆母亲的散文。与很多怀念母亲的文章不同,这篇散文是通过对另外一位母亲的描绘来引发“我”对自己的母亲的追忆的。那位酷似“我”母亲的老人与“我”的母亲一样慈祥,不同的是“我”的母亲没有那样高雅的气质。独在异乡的“我”在一个小酒店偶尔碰上那位老人一家的欢聚,作者由此总是不停地注目那位慈祥的老人。也许是作者想到自己的母亲再也无法像那位老人一样与子好团聚而心中感到酸涩和哀伤,那位老人居然注意到了他,并非常关切地让她儿媳过来询问。这一善良而温馨的举动看似平凡、朴实,但却使作者更加想起自…  相似文献   

2.
【教材解析】《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文章中,作者对这位老人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在天游峰上来来回回地扫着石阶,把别人看来单调、繁重的工作当做乐事,简单生活,融人自然,赞颂了老人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盖鸾英 《辽宁教育》2012,(19):93-94
《毽子里的铜钱》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以毽子里的铜钱为线索,回忆了发生在卖烤山薯老人和小作者之间的温馨故事。老人虽生活艰辛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虽没有钱却不唯利是图。小琦君小小年纪能体谅老人生活的不容易,舍得把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  相似文献   

4.
《“含川斋”见闻》,是一篇构思不凡的好文章。“含川斋”和它的主人竹夫子,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也许是再平凡不过了的。然而作者却能够独具匠心地写出“凡人小事”中不同凡响的光彩,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老教师——竹夫子的艺术形象,而且还在有限  相似文献   

5.
黑板上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社戏》、《藤野先生》四篇文章的篇名,老师要同学们从中挑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许多同学答道;“《小桔灯》”。老师:“你们选对了!从文章的作者来看,《小桔灯》是唯一的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挑的是《社戏》,因为它是唯一的一篇小说。”“你也答对了!你是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6.
《毽子里的铜钱》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章以毽子里的铜钱为线索,回忆了发生在卖烤山薯老人和小作者之间的温馨故事。老人虽生活艰辛却有二颗善良的心,虽没有钱却不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7.
我的克隆梦     
本期的“挑战想象力”是两篇关于克隆的文章:《我的克隆梦》一文中,小作者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得到启示,让克隆公司克隆了自己,帮助自己应付沉重的学业负担。《克隆三个我》的小作者更厉害,一下把自己克隆了三个,这样小作者的生活就变得轻松多了。两篇克隆的故事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语言富有表现力!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克隆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共同努力使其扬长避短为人类造福。注意体会文中的好词(加点词)、好句(加波浪线句子)、好段(加横线段落)。  相似文献   

8.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据我所知,不少同学经常会嘟囔着“作文难、作文难”的问题,可是你看看人家这篇《一位不相识的老人》,难吗?我看作文一点儿也不难。先说“取材难”。所谓“作文难”,首先难在没什么可写的,也就是“取材难”。但是你看这篇作文,写的不就是无意中见到的一位老人吗?而且双方一句话都没说过,像这种情况,我们一天到晚不知道要碰到多少次呢!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作者见到这位老人时确实感到心头一动。婚礼的热闹场面与老人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对比。正是这种对比,使老人独自一人默默地弹奏,触动了作者的心:他是干什么的?他来自何方?这么大年纪了,为什…  相似文献   

10.
在法国通向阿尔卑斯山的一条小路旁,立着一块十分精致醒目的石碑,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据说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于弥留之际特意让儿子建造的,它的目的是提醒行路者,不要只为欣赏山顶上的风光匆匆向前,而忽略了道路两旁的风景。请认真体味上面的短文,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本期话题作文三重奏的三位作者均是来自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的学生,请大家关注。本期话题:欣赏@加农  相似文献   

11.
贠宝学 《教师》2011,(31):80-80
《毽子里的铜钱》这是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金钱”这个主题单元中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是作家琦君所写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运用倒叙的手法,回忆了几十年前一位卖山薯的老人送两块烤山薯给“我”吃.“我”想给老人毽子里的铜钱但他不要的事情。文章结构较为复杂,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富于人性光辉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体谅与关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使四年级的学生感受到这种人情美、  相似文献   

12.
张馨文 《新读写》2009,(11):37-37
这是一篇很饱满的散文。作者很有耐心地将“我”和太太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之间那种相互依恋的感情,通过一罐巧克力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中学生练笔的范例,即从一个自己有能力掌控的小的切入点开始,用心写好一件小事、一个小片断。  相似文献   

13.
惊喜 评语     
阡陌红尘中,有太多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悄然演绎,或让人悲伤或令人惊喜。然而不少人却因为一心赶路而无暇顾及欣赏路边的玫瑰,或因为如老鹰般专注于飞翔而忽略了翅膀下绝美的风景。阿尔卑斯山谷路边有一块标语:“慢慢走,欣赏啊!”生活确实需要我们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细细品味。本文的小作者无疑是一位持一颗美丽的心感受和解读生活的人。这篇以《惊喜》为题的文章记叙的是一次买书的经历。很寻常的一件事,小作者观察描述却细致入微,字里行间蕴涵着一种美好的情愫。文章最大的优点是构思精巧。全文一共出现四次“惊喜”,四个“惊喜”环环相扣,使…  相似文献   

14.
一 1918年11月7日,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与他25岁的儿子有这样一次对话. 老人问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变好的.” “能好就好啊!”老人说完,就离开了家. 三天之后,老人留下一篇《敬告世人书》,在积水潭投湖自尽.残风晓月,凄凉、安详……这是一场精心准备好的死亡——此时,距离老人六...  相似文献   

15.
【师评】 小作者热情洋溢地描写了自己家乡的四个季节。文章语言流畅,描写手法富于变化,行文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是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感谢生活     
张姝青 《新读写》2008,(10):35-3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就是这样—篇善于从生活中取材而又言之有情的好文章。对于感谢生活这个中心,小作者精心选择了一个典型材料:刚刚出生的小弟弟。在朴实的叙述与真挚的抒情中,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喜爱,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她的故事     
黄文倩 《新读写》2011,(5):17-17
这是一篇形神兼备的好文,笔风成熟自然,读完似乎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也认识了这样一位邻居——她不会说话,可是在傍晚的余晖中关怀着别人,在清晨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快乐和朝气,在人情淡薄的现代社会“照亮黑暗,给予温暖”。文章结构精妙,无论是选取的典型场景还是最后通过“崇拜”来点题,无不表现出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8.
门诊处方     
同样是洗衣服,三位同学写得各有特点。第一篇最精彩的是用了很准确的动词,而且把洗衣粉的泡泡描绘得那么美。第二篇的动人之处在于小作者在身体特殊的状况下去完成“洗衣服”这件事情。另外,小作者联想到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和爱护,让人很感动,特别真实自然。第三篇虽然略显简单,但写的确实是小作者的真实情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动词用得好,再配合一些小作者心里的想法就更好了。《第一次洗衣服》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洗衣服的过程要多使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文章就会更加生动。《我帮妈妈洗衣服》突出了衣服洗干净的效果—“—好像新的一样”,…  相似文献   

19.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开朗、豁达的生活态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作者,在一篇谈考试的文章里提出:对学生实行“突然袭击”,是一种“可取的考试方法”。我认为这种主张,是完全错误的。文章的作者一开始就提出:“郭兴福教学法萌芽于一次突然考核”。这是一个极其虚伪的论点,是对问题实质的恶意歪曲。的确,某军长利用了一次突然战备集合,考查了郭兴福的连队,结果成绩不够好。然而突然集合只是一个现象,它的本质,是为了教育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