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析]这句发表在《活文坛》明治34年第2期。季语是双六(新年),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传入日本。下棋时,两人隔棋盘对坐,每人十五个棋子,排列在自己阵内。然后手掷骰子以走棋,谁先进入敌阵,谁就算赢。双六自江户前期就在日本民间盛行,现在是正月里孩子们的一种游戏。作者写正月里两个孩子正在兴致  相似文献   

2.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文学作品,其可译性可以从作品文体和译文效果两方面来探讨。俳句字句简短,力图在有限的音节当中表达丰富的情感内容。俳句的情感要素与日本的传统文化密切相连,其文体特点和读者对异文化的受容性决定了俳句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3.
"俳句的翻译也是一种创作",如果拘泥于俳句原句的形态,追求翻译的完美性,那么始终会有难以跨越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本文试图寻找包括日本俳句文化背景在内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为尚未形成统一见解的俳句汉译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俳句的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一直是俳句研究领域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分析俳句译文的的基础上,概括了俳句的主要特征,从翻译中的可译性及其可译性限度看日本俳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元曲译析     
鹦鹉曲:“正宫”中的一个曲调,分前后两片。②懊恼杀:即懊恼煞,懊恼之极。③甘霖:即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  相似文献   

6.
晚明山人与山人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人诗人的崛起构成晚明诗坛一个突出的现象,在其冲击下,明中叶之后诗坛“朝”与“野”的对立终以“诗在布衣”的变化结果告一段落。这一创作主体的变化,对明代诗歌的演变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本旨在揭示晚明山人诗人的生存状态,山人诗坛的概貌,山人诗的学取向与艺术创造,展示晚明山人诗在明代诗史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山山 《林区教学》2012,(11):74-75
从俳句以及俳句汉译的发展与韵文性入手,研究俳句的汉译形式以及汉译标准,并以美学、翻译学以及比较文学的理论作为论证依据,从主体性的角度将俳句汉译研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南吕】四块玉 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相似文献   

9.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黄鸟:黄莺,一说黄雀。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一称木兰花,开花早于杏花。  相似文献   

10.
采山人     
<正>山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大的果品店。你想啊,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里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接着,香气蓬勃的草莓就羞红着脸在林间草地上等着你摘取了。草莓刚落,沟里匍匐着的水葡萄的甜香气就飘了出来,你当然要奔着这股气息去了。等这股气息随风而逝,你也不必惆怅,因为都柿、山丁子和稠李子络绎不绝地登场了,你就尽情享受野果的美味吧。  相似文献   

11.
俳句纵横谈     
和歌与俳句在日本是普遍受人喜爱的两种传统的文学形式,特别是俳句,它在日本一直很盛行。“俳句”之名,由近代一位伟大俳句家正冈子规(1867—1902)命之,并由此而沿革使用。日本的俳句,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成立于15世纪(大体是镰仓末期和室町初始阶段),到现在已经400多年了。如果追踪徘句的历史,人们都较倾向于“徘句为和歌”之变  相似文献   

12.
《华山赋》译并析张天喜这篇《华山赋》是唐人杨敬之所著。杨敬之是唐宪宗元和年间进士,文宗时累官至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即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总负来人及掌管礼乐郊庙社稷时宜的太常寺的副长官。他是一个名不见文学史而鲜为人知的文学家,但从中唐著名诗人...  相似文献   

13.
I wander thro’each charter’d Street,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In eYery Infant’s cry of fear,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The mind-forg’d manacles I hear,  相似文献   

14.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①,嫌淡无味。主人闻已②,更为益③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与食:给予食物。②闻已:听罢。③益:益加。[译文]过去有蠢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给他食物,他嫌淡了没有味道。主人听了,再给他加了一些  相似文献   

15.
张婷婷 《林区教学》2008,(10):90-91
在分析俳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俳句翻译的主要形式,强调了在对俳句进行汉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趣说俳句     
黄宗慈 《读写月报》2022,(28):26-27
<正>最近读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说实话,不是跟风,听说他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就急忙读,而是因为这个诗集是马悦然翻译的。托马斯写俳句,可以叫瑞俳吧,马悦然是如何翻译的呢?这是我兴趣之所在。马悦然将其译成了汉俳的形式。所谓汉俳,就是用汉语写俳句的一种形式。马悦然本人也创作汉俳。几年前在北京地摊上看见了一本《俳句一百首》,因为对俳句感兴趣,就弯腰捡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译言古登堡计划2012年的5月,有两个人初访纽约公共图书馆,在预想中的一排排触及屋顶的古老书架与出乎意料的庞大电子阅览空间之中,他们迸发了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他们坚信,在物理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数字储存一定是图书未来的方向。"译言古登堡计划(Yeeyan Gutenberg Project)"由此诞生。以"公版图书电子化"为宗旨,译言创办了这个多语种、持久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旨在网罗有趣的开放版权图书,发掘那些或被时光掩埋,或未曾被中文世界发掘,或译本质量不高的外文经典,包括英语在内的主要语种(德、日、法、西等)和个别小语种著作。在这里,你可以与优秀的译者们合作,制作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18.
认识是实践的产物.由于人类本身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乃至整个人类文化背景都具有许多共性,所以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许多共性,譬如“冰”是凉的,动物需要进食,世界在不断进化,等等.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共核(core)就反映了人类认识的相似性和一致性.而这共性正是双语辞典编纂的基础,是人类能够相互交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由网民创造的、在网上流行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涉及了现代生活的很多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同时,它的更新十分迅速,大量网络新词随时涌现。网络语言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反映了中国最新社会动态和文化走向,受到年轻人的频频使用。因此,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和翻译,可以使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同步更新,了解当今社会的潮流和变化,加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