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国的历史文化不仅是黑龙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牡丹江剧作家王治普先生创作的大型话剧《渤海公主》,用丰富的笔触,鲜明的人物特色以及雅俗共赏的艺术品位再现了公元八世纪二三十年代渤海国与唐朝关系的一段历史纠葛。这部话剧不仅具有鲜明的渤海文化个性,而且雅俗共赏,使观者在"看得懂"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话剧以及渤海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普及渤海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那一段灿烂其时的独特文明做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公元926年,契丹人一举攻破渤海国都,渤海国灭,从此渤海人成为契丹统治之下的臣民。渤海与契丹两族长期接壤,二者之间的接触一直伴随着两族的成长与发展。提及渤海人与契丹人的关系,学界的观点集中在两族之间的"世仇说"上。有关的研究者便以此为线索,致力于探索两族所谓"世仇"的缘起,寻找导致两族之间结下近百年仇怨的事件及发生时间。通过对十世纪之前渤海与契丹两族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考察,系统地梳理了两个民族间的恩怨。认为阿保机灭渤海其根本并非仅仅因为"世仇"之说,而是契丹国家发展壮大、经略辽东、稳定后方,向南发展重要战略部署中的一项,并由此一窥渤海与契丹人的早期历史。  相似文献   

3.
国内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4日齐聚大连金石滩的渤海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共同参加女作家王安忆的作品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在广阔的黑龙江流域的松花江、牡丹江水系,以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渤海国历史遗迹和遗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的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内.不断发现渤海国的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发现为研究缺乏史料记载的渤海国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并为尽可能真实复原部分渤海的历史提供了可能。实际上,黑龙江流域的渤海遗迹遗物是以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中心而展开。文章主要依据近三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文物出土情况,对渤海国的上京城遗址、二十四块石遗址、村寨遗址、寺庙遗址、边墙遗址。碑刻、壁画,以及渤海国的铁器、铜器、金银玉器、陶器、瓷器、货币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加以重点介绍,目的是为拳术界提供清晰的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历史遗迹币口遗物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3日至5日,第六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锦州的渤海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和渤海大学合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开幕式上,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致欢迎词、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燕玲、  相似文献   

6.
中原王朝统治下的东北地方政权——渤海,致力于发展对日关系.而且与日本的交往频繁。在与日奉的交往过程中,渤海政权积极开展对日本的经贸活动.这也是渤海与日本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渤海政权与日本开展经贸活动,动因是多方面的。文中从渤海经济发展、统治集团利益需要、渤海与日本的地缘和经贸往来的历史传承、渤海科学技术的进步四大方面.对渤海所开展的对日本的经贸活动动因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黑龙江流域渤海墓葬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渤海墓葬所反映的丧葬习俗、宗教信仰、儒家思想、陶瓷和壁画艺术等文化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展示了渤海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状况,尽可能还原渤海王国原有的文化面貌。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渤海国的诞生和存在,对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使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明研究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日至3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语言国情与语言政策高级专家研讨会”在锦州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王铁琨、易军,北京大学陆俭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陈章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庆生、余桂林,渤海大学傅庭麟、秦秋田、夏中华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渤海历史分期混乱的现状,分别借鉴苏秉琦先生考古学理论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相关原理,从两个层面对渤海历史进行重新分期,计分为三期九段。理清渤海民族的源流,弥补历史考古分期的差异,为解决渤海族属之争和编撰渤海断代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渤海国研究已成为国际性研究学科,如今,无论从渤海国的历史归属、种族构成、对外关系、渤海五京,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等,还是从渤海国与唐、日、新罗等对外关系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可观的进展.然而从宏观角度,将渤海国研究置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大格局中,研究其对外政策、文化交流对当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的成果在国内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对国内近年来涉及东北亚视角的渤海国先行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期望能够展现东北亚秩序下的渤海国问题相关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1.
李瀷为朝鲜半岛实学史的奠基者,后世将其称为实学“宗匠”,所著《星湖僿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迄今在朝鲜与韩国仍具广泛影响力。其中有关渤海史的认知体现在渤海族属、渤海疆域及渤海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研究这些内容对于人们了解朝鲜王朝中期半岛人的渤海国认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渤海国是由靺鞨人建立的中国古代东北地方政权,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国,926年被辽灭亡,传15世,229年。渤海国强盛时期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对我国乃至东北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海东盛国"。金毓黻把此前散见于中外各种典籍中的渤海史料汇集在一起,编成了研究渤海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渤海国志长编》,此书是一部记载渤海历史的通史,史料真实性强,成为研究渤海历史的主要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在渤海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含生草"是一种原产于渤海国的药物,其功效首次被录入《本草拾遗》时,作者陈藏器直接利用了渤海国对该药物的认识。关于"含生草"的记载,既为渤海国初称"靺羯国"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又反映出渤、唐医药交流中渤海医药学对唐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教育部语信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传统汉字和现代汉字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顾小凤、苏培成、张轴材、乐竟泓、李大遂、沈克成、费锦昌等作学术报告,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夏中华向与会专家、代表汇报了渤海大学建设现代汉字学研究中心的整体规划。专家、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许多问题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5.
渤海国的历史基本上与唐朝相始终。它与周边政权保持密切的联系 ,大大推动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这为渤海国货币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另外 ,由考古发现可以推断 ,渤海国可能存在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16.
许王府出于日本大原县美术馆馆藏的渤海咸和四年铭文佛龛中铭文。许王府涉及渤海建国史一段历史公案与储多问题:东走与叛乱、封爵与赦罪,不受命与契丹余党、震国王与许王府。经过考辨,认为许王府是大祚荣建立震国之后,为肯定与尊崇共同建国的乞四比羽及其族众而设,同时也表明鞋MoHe族与李唐王朝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佛龛铭文揭开了渤海建国史的一段历史公案。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疆域内共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多个县,其中关于渤海五京的研究综述已有另文叙述。文章主要从渤海国早期建国都城东牟山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所辖的十五府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十五府下辖的州、县的地理位置,渤海国的二十四块石及其交通等四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渤海国的府、州、县历史地理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8.
周肇祥对《渤海国志》的批注引用了《高丽史》、《文献通考》、《辽史》、《五代会要》等史籍,对有关渤海国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19.
牡丹江流域是棘辆人的发祥地,也是渤海国文明形成的中心区域。牡丹江流域面积虽小,但是其所流经地域的地貌特征十分突出。牡丹江中游地区是东北地区寒地少有的肥沃的宁安盆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址就坐落在这里,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渤海国的文化中心。渤海国众多的山城、平原城、寺庙、二十四块石、窑址、佛塔、宫殿址、御花园、桥梁、墓葬、王陵区等都分布在牡丹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流域的两岸。文章从牡丹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地貌特征入手,梳理了牡丹江流域渤海古城及重要遗址分布状况,并从牡丹江流域的地理空间角度分析渤海古城及遗迹分布的一般规律,从而揭示出渤海国政治统治中心区域的历史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20.
不仅唐王朝的中央政权与日本进行友好往来,而且隶属于唐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渤海也与日本保持友好的通聘关系。渤海聘日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经济,进行贸易。双方的经济交流分三个层次进行。其次是进行文化交流,中国的诗文、佛学、音乐舞蹈、乃至体育项目不断传入日本。日本方面除了要实现经济、文化交流外,也有自己明显的政治目的。由于各自的需要,渤海与日本保持了200余年的通聘关系,从而大大促进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并写下中日友好史上光辉的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