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渤海政权建立之初,自称震国,唐朝政府则称其为袜辐国,两个国号同时存在。“渤海”这一国号应与以郡望封爵有关。渤海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大约在其第三代王大钦茂执政时期,其主体是袜辐人。渤海遗民南迁的时间在天显四年(929年),而不是天显三年。南迁渤海遗民之举是东丹王耶律倍的建议,并不是耶律羽之自作主张。耶律倍没能继承皇位,应该是辽太祖生前的安排。  相似文献   

2.
关于"五道将军"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道将军是佛教与道教中共有的一位神灵,在我国古代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就五道将军的形象、五道将军的地位与职责、五道将军信仰的时段、五道将军与五盗将军的关系等问题弥补了一些缺略,对以往研究的某些结论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一国胜利和俄国革命先行说、社会主义在单独一国可以建成等理论问题是国际共运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真研究这些课题,对于我们澄清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的是是非非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刘祥成同志的《周朝的婚姻制度》一文(载《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四期)对《周礼·地官·媒氏》的一段文字作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周朝职掌婚姻的官吏媒氏的职权,这对人们了解周代的婚姻制度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该文对《媒氏》所涉及的周代婚制的几个重要问题,有的语焉不详,有的甚至作了完全错误的解释。这里,笔者就刘文提及的周代婚制的婚龄问题、婚时问题、会男女法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6.
关于国水旱灾害防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旱的一些特点以及林业经营、水利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如南方红壤丘陵,岩溶地区的治理)的问题,探讨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水旱灾害的影响,并提出了开展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和持续稳定的防治对策,以便最大限度的减轻东旱灾害。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退民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退民进"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领域里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认识把握好这个问题,对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界定"国退民进"的涵义、实施这一战略意义及其障碍和路径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退民进”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领域里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认识把握好这个问题,对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界定“国退民进”的涵义、实施这一战略意义及其障碍和路径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水平大学来说,尤其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比较关注"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还是在政府、企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杰出人才,主要还是由我国高校自己培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潮汕道具戏(包括纸影和皮影)的来源、演革和影响。作者认为皮影来源于中原和印度,而纸影是从皮影演变来的。它们对潮剧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汉分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封建政权经常采用的民族政策之一,但是它的发端却起自于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所实行的“胡汉分治”政策,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现实的选择,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缓解民族冲突,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BOT方式可以解决地方政府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不足的问题,但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契丹小字“大契丹国”的释读,一直有不同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互不相同的三种意见。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发现了关于这个词组的几种不同的写法。对比研究这些不同的写法,对检验不同释读法的正确与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展现鲁商基本特色(恒)入手,分析、强调形成古今鲁商这一特色的重要原因是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传统精神:一以贯之的“大学之道”,以及这一精神在鲁商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代的绞国,是在郧县西北?还是在安陆?至今各家持说不一。本文从春秋时代郧国联合四邑伐楚的军事形势分析,从楚伐绞时的进军路线以及地名学、民间传说等方面考察,认为绞在郧县说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16.
人,走路。走路必得问(寻)路,而问(寻)路必得有亮光才有路可问(寻)。走路从未行到行,又从行到止;亮光从隐(黑)到显(白),又从显(白)到隐(黑);人从未生(无)到生(有),又从生(有)到死(无),为万物无一有一无行走之路,为“道”,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而当“道”在道出之际,又总是以言说、“道之”等的样态显现,既为行走,又为行走之导引,为万物(首先是人)得以行走起来的“先之”之动态趋势。路有歧正,而“道”无不正。人,走路,就是走在求“道”的途中。人欲把握“道”,必得从行走的路上抽身而出,以旁观者的姿态对它进行诘问,但人不能既行又止、既显(白)又隐(黑)、既生(有)又死(无),因而人只能通过“损之又损”、“涤除玄览”,将本心之外所有附着物尽皆黜落,使之切近“纯一无伪”,实现对“道”最为切近的聆听与最为切近的体验,从而获得“道”的导引,自在地走在“道”中。  相似文献   

17.
安民裕国是王船山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船山主张“依民立国”、“安民固本”、“养民裕国”,体现出中国人文传统对民本和民生的重视。船山以“裕民力”阐发“安民裕国”之道 ,表明他意识到解放社会生产力对安邦治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3,(10):20-2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国际方面,关于《马关条约》的纷争,主要集中在割让辽东半岛的问题上。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政府就正式向法、德两国政府建议:三国联合“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为什么“干涉”?日本为什么“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呢?俄国是一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工业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同英美等列强竞争,企图通过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办法来弥补经济力量的不足。列宁指出:俄国“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对…  相似文献   

19.
自殷周至清末三千多年,除太平天国天历外,中国历法数十改,但基本上颁行实施的历法全是阴阳合历。1912年1月1日改行格历(公历、阳历),但至今历书中仍附载旧历(又称农历夏历)。我们将中国古历和现今历书所附载的农历统称为中历。中历的平均年长称“岁”,是反映寒暑变化的回归年,以太阳位置决定,指冬至到冬至(或立春到立春)。月为朔望月,由月相盈亏圆缺周期决定。以太阳周日视运动形成的昼夜为日。年月日分别依据日(太阳)、月(太阴)天象得出,故为阴阳合历。通常用岁年时节月气候作为中历日期分  相似文献   

20.
对于周代嫁娶时间这一问题,《毛传》以为婚期当以秋冬为正时,郑玄笺《诗》、注《礼》却认为仲春二月为婚娶之正时。通过对《诗经》、《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周代大夫以上社会阶层婚娶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确定集中在夏历的仲秋至仲春之间,而士庶阶层的婚娶集中在夏历仲春之时。如果把郑玄与《毛传》之说指向不同的社会阶层,这两种观点都为有据,从而可以正确解读《诗经》中有关婚娶的诗歌,加深对周代礼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