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赏学生     
回忆起刚接手现在教的这个班时,一名吊儿郎当的学生使我头痛不已。后来,是一句赞赏的话改变了这一切:“你写的字真漂亮!你只要努力,各方面都能像你写的字一样好。”这使我真切感受到了欣赏学生的重要。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教育有开发和窒息人的双重动能。教师是园丁,也可能是刽子手。”我想每一名为师者都不会有意充当刽子手。那就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全方位地不讲条件地欣赏他(她),并将你的欣赏真诚地表现出来。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成长环境,但每位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欣赏学生的活泼和童真,欣赏…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在结尾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三人,你欣赏谁?”学生发言踊跃,结果是三种意见都有。评课时,教师对此颇有争议。有的说不妥,有的说可以。一位教师极力赞成执教教师的设计,并举《田忌赛马》和《将相和》为佐证,提出既然可以允许学生喜欢孙膑或田忌,蔺相如或廉颇,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欣赏白骨精呢?一位教师认为,学生说白骨精屡败屡战,说了真话,应该加以肯定。真的能欣赏白骨精吗?不!白骨精屡败屡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吃唐僧肉,吃人肉!如果我们赞同学生的观点,也…  相似文献   

3.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使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班主任首先就要欣赏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哪怕是屡犯过错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欣赏学生,就是要欣赏学生的进步,欣赏学生的创造性,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欣赏学生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发现美、感悟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美”的心态在生活世界中感知、欣赏、创作“美”,这是值得教师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学生观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同时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杨艳艳 《快乐阅读》2011,(13):94-95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是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能教出值得自己欣赏和佩服的学生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致力于追求这样的幸福。面对学生没有学英语的内在需求、学习没有主动性、缺乏学习兴趣等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我曾困惑。我觉得单纯研究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也仅仅是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类似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状况,学生并没有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文君 《考试周刊》2011,(90):110-110
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相当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将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正>欣赏,是指享受美好事物,享用其中的趣味,具有领略观赏和喜欢的双重意思,而观赏和喜欢往往是交融在一起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真挚地欣赏学生。不可否认,教师都有自己的认同范式,这种范式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影响到如何评价学生,甚至成为评论学生的内在准绳,中性的评价与高高在上的评论有时界线非常模糊,而其内涵的分界线就是教师是否真正且真诚地欣赏学生。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范式去套用教学中的各种现象,是很难欣赏学生的,或者只会欣赏自己偏爱的学生,而对  相似文献   

11.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由此可以看出,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进行性情的自我陶冶。那么如何上好欣赏课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一、欣赏学生的“亮点” 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的。在教学用语里,教师经常使用欣赏的语气,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例如当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以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多么富有独创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学生作业取得某些进步时,老师说:“我很欣赏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王娇 《考试周刊》2012,(78):188-188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对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由此可以看出,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可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强凌雪 《成才之路》2009,(15):13-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主导下的“探索性学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稿源采珠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音乐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现在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似乎总是乐于制造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教师,切不可被自己的“问题”捆住手脚,更不能捆住学生的手脚。比如:有些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聆听完一段音乐后,学生回答了听后的感觉,往往还会这样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主导下的“探索性学习”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一文中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这段话,意味深长,充满哲理。新陈代谢永远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才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需要在平时发现学生的长处,“要赞美,首先要发现美。”每一位学生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也希望每一位学生将来都能超过…  相似文献   

18.
学情分析策略我的学生喜欢诗歌,特别是古代诗歌。在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的“黑板语文”中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每日一诗”。每天都有一位学生负责推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然后全班同学阅读、解析、欣赏、练笔,当然,最基本的任  相似文献   

19.
sh的博客     
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能用“大美术”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作品,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敢评述,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在课堂实录中就有一些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如:创设课堂情景,直观欣赏、讨论,理解审美差别;  相似文献   

20.
欣赏在美术课中尤其重要,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学生掌握了规律才可以举一反三;美术教育,也必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否则便培养不出真正的美术家.“一切以学生为主,要真正的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他们服务.学生怎么样欣赏,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教师要真的“爱”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