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  相似文献   

3.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这种结构中,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是“顾问”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展的快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克服小组合作学习中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从而能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加以培养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探究式学习,也叫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改革、学法革命的今天,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胜学习是一个必须提倡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客体,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程标准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重大变革,提倡将单纯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探索研究的态度和倾向,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8.
浅谈探究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简单地说。  相似文献   

9.
浅析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鲁鲁 《文教资料》2006,(31):90-91
转变被动单一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从概念、意义和方法的三个层面上加以论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文章列举了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等学习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倡导探究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见,在生物课上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探究学习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探究学习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肖川认为:“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的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索。而现实课堂,教师对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这方面的教学显得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探索学习活动中,教师把学习思路、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示或暗示给学生,以至于学生是猜想者,教师是验证者,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在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德名 《成才之路》2009,(28):82-82
教育家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新课程也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它具有自主性和合作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秋季开始 ,国家教育部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 ,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的最大特点是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 ,研究性学习是在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 ,班级共同讨论来完成 .探究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 ,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 ,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晓华 《文教资料》2010,(32):129-130
探究性学习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下文笔者将就历史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开展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一节的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香 《科学教育》2004,10(6):20-21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干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带着强烈色彩的认识倾向.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学习,主动学习并能从学习中获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相反,如果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则不具有主动的学习行为,更不能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笔者对所在的农村初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占53%,其中原来不感兴趣的学生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占5%.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的占47%,也有部分是兴趣减退.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未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在接受知识.作为教师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应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一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笔者结合教育实际,浅谈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