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治部真里  李颖 《情报工程》2015,1(2):021-030
日本版NIH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对制药行业现状进行俯瞰与预测未来。连载第四篇,为了基于专利把握医药品产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定位与制药企业各个研发项目的进展状况【临床前实验】→【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批准申请】→【批准】→【上市】密切相关的专利,尝试导出其新型指标。明确了作为指标,IPC分类、被引专利数、专利引用非专利文献数有效。基于专利的这些新指标,不但是通过在研药物(pipeline),也可以通过专利把握医药品产业新药创出力以及未来新药的创出力。  相似文献   

2.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4):008-020
日本版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基于连载第四篇导出的用于辨识制药企业在研药物及药物密切相关专利的新指标,按照国别和专利申请人,揭示低分子药物、不同技术类别的生物药的基础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4):021-031
AMED(日本版NIH)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与战略规划需要循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面向与在研药物及药物密切关联的专利,针对此专利的审查官和申请人所引用的专利及文献,并着眼于被引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析贯穿专利申请过程的知识流。  相似文献   

4.
治部真里  李颖  曾文 《情报工程》2015,1(3):019-030
AMED( 日本版NIH) 及其制药企业,政策制定·战略规划需要佐证。为此,本研究尝试基于新的指标体系进行制药行业的现状俯瞰与未来预测。本篇从药物与在研药物的适用症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种类疾病的药物开发现状。具体来说,进行了基于国际专利分类(IPC) 的分析及其各种疾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钟华  邓辉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87-92
对专利组合理论进行介绍,构建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专利组合判别模型,并以抗HBV制药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模型生成S曲线进行技术生命周期判断。在此基础上,绘制技术生命周期与专利指标相结合的组合判断图,从而辅助组织监测竞争对手的相对专利地位和认识技术领域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基于专利情报的对比分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以萃取国家、产业、产品及公司专利活动的经营及技术情报。在此基础上,以中美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DVD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中美DVD行业进行全面实证研究,得出一系列有用的技术情报信息,以协助国内企业规划所需的技术发展策略,正确选择专利跟踪和专利规避,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地区专利地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大陆地区专利的特点,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和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技术,研究专利地图的分析和绘制方法。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使用语义度量、新词识别等技术处理其用词,并将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结构化;定义了基于近义词组的文档特征表达,据此计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似性并完成聚类。对于外观设计专利,借助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提取专利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相关反馈确定权重,据此计算外观设计专利的相似性并完成专利聚类。以此为基础开发完成了专利地图软件,可实现对指定范围的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利地图的分析绘制,从而辅助设计师和企业进行决策分析和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8.
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专利情报类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管理、技术、法律状态3方面的专利情报体系,设计出确认竞争对手——分析对手技术实力——评判对手专利战略——预测对手反应模式——制定本企业专利战略的基于竞争对手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过程,并描绘出专利情报与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的对应图谱。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肆虐发展中国家。“盗版”药物大行其道。国际大制药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政府激烈拉锯。专利与人命之争将在4月全面摊牌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以专利指标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行性,指出专利指标能可靠、全面地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现有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从自主创新过程角度,构建了由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三个一级指标、专利趋势和专利效率等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利指标体系,对利用专利指标评价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有效专利失效速率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有效专利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专利存量理论和专利法律状态信息更新特征,设计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负指数函数提出用以表征有效专利失效速率的专利失效系数。针对国内某科研机构开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跟踪式有效专利存量比率计算模型和专利失效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机构的有效专利动态发展特征,可作为开展有效专利分析的重要手段。最后,对该模型与指标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一些专利评价指标能否用于专利产业化潜力的评价尚具争议,本文对遴选的指标是否适用于国外、国内专利的产业化潜力评价进行验证,尤其针对中国专利的特点,分析与国外专利在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上的异同点。[方法/过程] 从技术、权利、市场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遴选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效力验证。[结果/结论] 通过专利流氓购买专利和国内转移许可专利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可知: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了一部分可用于评价国外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相对被引次数、非专利参考文献数量、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量、专利族大小、专利年龄、授权后第8年是否维持;可用于评价国内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专利类型、授权后第5年是否维持。  相似文献   

13.
探索高校专利价值评估模型,快速锁定存在权利转移价值和失效风险的专利,有利于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管理效率,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移,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文章结合已有研究中的专利评估指标,从指标易获取性角度出发,选取11个指标形成专利评估体系;以云计算为技术领域,创建专利分析资源库;进而结合主成分分析与分类算法,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基于评估模型,对云计算领域中的高校专利进行识别,借鉴标准十分评估方法,对专利的权利转移概率进行划分,明确高校中具有权利转移价值和失效风险的专利。研究表明,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有效性,使用十折交叉验证选取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评估模型,分析发现高校存在权利转移价值的专利呈二次多项式分布,10.68%专利具有较高的权利转移价值,22.64%专利存在失效风险。文章构建的专利价值评估模型能够为高校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进行专利运营,以及企业探寻高校核心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专利引用、专利合作和专利技术主题关联三个角度出发,对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专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侧重对新概念、新思路、新指标、新算法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其功能与应用前景进行讨论。考察的主要网络节点包括专利文献本身、发明人、专利权人、主题词、专利分类号等,连接关系包括合作、引用、共现或同现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核心专利的定义和特征,比较现有核心专利判别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应用文献计量、专家评分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设计一种从大量专利文献中判别核心专利技术的方法,设定多个专利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多个指标构建成一个核心专利判别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应用于风力发电产业技术领域,判定风力发电控制领域核心专利技术,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欣  马瑞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0):106-115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发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技术改进和专利战略布局意义重大。[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核心专利的概念,然后在对原始PageRank算法模型介绍的基础上,结合专利的被引次数和专利的年龄对原始的PageRank算法进行改进,提出PatentRank算法(简称PTR),并将其应用到OLED领域中来识别核心专利。[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相比被引次数,PTR不仅能将该领域的核心专利识别出来,而且还可以识别出一些重要性的基础性专利,为研究OLED相关技术提供追本溯源的研究思路;相比原始PageRank算法,PTR具有更高的值区分度,在局部改善了PR的排名。  相似文献   

17.
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快速寻找核心专利对于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三种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原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乙肝防治技术为例,分别采用引证专利法和同族专利法进行实证研究,识别该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提供相应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is work explores the use of Clemson University'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library catalog in promoting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the patents granted to its inventors. More specifically, the authors outline the project from generating metadata for patents and crosswalking it into a form that can be batch-uploaded to a bepress Digital Commons repository. They then explore the process of harvesting the records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using MarcEdit to crosswalk it into the library catalog. The process could easily be adapted to other nontraditional forms of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