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专家约稿     
A老先生过世好多年了,可是一想起他,我心里还十分不安。他是某门科学在我国的创始人,一直坚持实践,数十年没间断。这门科学孩子们不但能理解,还能照着去做。我们请A老先生写几则他自己的实践片断,目的在于引起孩子们观察自然的兴趣。老先生一口答应了,没过几天就托人把稿子捎了来。稿子用毛笔写的,工工整整,内容符合我们的要求,只是用的文言,老先生没养成  相似文献   

2.
初识袁家方教授,是在去年夏天.一天上午,我们的老朋友、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老先生驾到,同时带来了一位他的朋友,个子不高,满头银发,称朱老先生为"大哥".袁教授一出口便妙语联珠,幽默风趣.这两位学者在编辑部办公室你一言我一语,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听朱老先生介绍,袁教授是研究北京商文化和京城老字号的专家.我们便马上萌发采访他的欲望.话一出口,袁教授立即痛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3.
我写荣毅仁     
记得《荣毅仁》初版问世不久,一位擅写人物传记的工商联的老先生来了个电话。他说:“荣老板太不好找了,他根本不让人写他,你还真有办法。”我对他说明了一些实情,当然,多少也向他叹了一些苦。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一天,我们连一位叫王永安的战士告诉我:他穿上军装离家的那天,突然得知他考入美术学院的女友为救一个小女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此,他伤心了好长时间。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要写她的念头霎时产生。一开始我想写篇消息,可仔细一想,觉得这件事不适合用消息来表达。写篇人物通讯吧,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左思右想,觉得这件事以纪实散文的形式来写,更能写出真情实感。于是,我就试着写了篇题为《灯》的纪实散文,稿件寄出不久,就被《齐鲁晚报》采用,并配了插图,后来又在一家地方电台的“军营芳草地”栏目中…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刚上班,石景山区档案馆利用大厅就来了一位利用者,经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这位黄老先生是从香港远道而来,目的是要查阅他的婚姻登记档案。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告诫自己:别干很快就会后悔的事。可今天还是干了一件。因抵不过朋友老张的再三叮嘱,答应了他写一写我所认识的罗涛。回到家我就后悔了,我问自己:你认识罗涛吗?此言一出,众人哗然,还以为魏三爷说笑成习,这  相似文献   

7.
某大报一位副总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天他接到一位通讯员的来稿,在署名部位写着本报记者,但后边却空着三个格子,再写上本报通讯员×××。他解释说,这反映了我们一些编采人员作风不正。通讯员害怕他写的稿子发表不了,只好这样做,意思是谁处理我的稿子就把名字写在前边,算是“合写”。说完他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思路     
新闻写作,最重要的是思路。思路不新,文字功夫再好,稿件也很难写出新意。人们议论稿件,说这件行、那件不行,着眼点往往是“写法”如何;其实,归根结底是个思维方式。一个县为了帮助贫困村脱贫,派100个工作组进驻100个贫困村。有人写这件事,直冲“100个”来,写的是表扬稿。其实,派工作组进村扶贫已不是新闻。是“100个”还是“50个”并不重要。有个记者写这件事,思路就不同:他到一个工作组去,和工作组住在一起,跟着工作组活动了一天,亲眼看到工作组怎样帮助农民种大棚菜,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探亲,养病,收到《青年记者》编辑部约稿的邮件。先是欣喜:报社的同志还没忘了我。后是忐忑:“群众为什么不信我们的报道”这个题目,应该是由鲁迅先生来剖析的问题。咱没有老先生的胆识,更没有老先生的骨头。这题目里藏着政治、体制等到骨头到肉的大问题,不是我辈能研究了的。没那么深的见识,没那么硬的骨头,还要写这个题目。怎么办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权且给“群众为什么不信我们的报道”把把脉吧。  相似文献   

10.
于政委送槁“编辑同志,这是咱们师一个报道员写的稿子,你看行不行?”编辑抬头见送稿人是一个大校,忙起身让坐。当得知他是师政委时,激动地说:“于政委,就冲这件事,我敢肯定,你们师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定能搞好……”这是10月下旬的一天出现在军区报社的一幕。这之前,于政委到某团二营蹲点。营部报道员小龚写的一篇新闻稿,无意间被枪委看到了。于政委看他写得还可以,时效性又很强,就对小龚说:“明天我刚好到军区开会,稿子我给你带到报社吧、”尚副师长送站一天,刚从外单位调来的尚副师长下部队检查工作。车子快出师机关院门时,…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2.
唐伯虎诗趣     
唐伯虎戏作登山诗 唐伯虎自恃才高,喜欢戏谑。有一天,他穿着破烂衣服,打扮成一个乞丐的模样,来到几位饮酒赋诗的秀才们跟前要酒喝。秀才们不认识他,故意捉弄他说:“你这个叫化子会作诗吗?”唐伯虎说不难,就提笔写了“一上”二字,停了停,又接着写“一上”二字,再停片刻又写“又一上”,秀才们讥笑道:“这算什么诗?”唐伯虎说:“有酒才能写出好诗,请斟酒来!”秀才们让他饮一杯酒,唐伯虎接着写成了  相似文献   

13.
他就像在我眼前,我不相信他已经走了。前几天他还一直在谈怎么把报道搞好、搞得深入。小许是个非常豁达的人,几天前他在《光明日报》写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在这儿工作的中国记者。在我看来,其他记者是不会写这种为别人扬名的稿子的。小许在文章里写道:小吕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爆炸现场。我和小许是同时搬到使馆来的。搬来的那天,空袭警报拉响了,整个市区一片黑暗,他还到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曾写过一句诗,“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句诗对我们业余写稿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联想到我们这些业余写稿爱好者。写了稿子不见报。心里总感到难过。笔者自己就深有体会。“发出去的稿件,十天个把月不见稿,心里想,哎,出不来了,这篇稿子又被抢毙了”,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应当加以克服。 “文章得失不由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写好文章,不靠别的,全凭自己的真功夫,就新闻写作而言,除了应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又是星期日 ,中午刚过 ,杨老先生又来了。他是我们这里的常客 ,每次他来都借四本《NewScientist》或《Nature》 ,而且每次都是准时按日期来还书 ,从未过期。今天他又来了 ,我为他挑选出最新的四本《NewScien tist》 ,办完借书手续 ,好奇心使我问到 :“老同志 ,您多大年龄了 ?” ,“七十八了。”我感到吃惊 ,“您看这些杂志要查字典吗 ?” ,“不用的 ,看专业的 ,非常容易 ,只是偶而查一两个专业术语。”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使我想起几年前的另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恰巧也姓杨。每天他都是一上班就来外文阅览…  相似文献   

16.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17.
志向     
敝人读书从不熬夜。该睡觉了,再好的书看不完暂先扔在一边。记忆中只有一次是例外,就是该顾执中老先生的《报海杂记》。欲罢不能,用了一个通宵将此回忆录看完。这至少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可书中有个细节却记忆如新。写此书时,当时的顾老先生已八十开外,身兼新华社特约通讯员。晚年的顾老先生定居北京,他是南汇人,又有不少故旧在上海,每年老先生都要在京沪线上来回旅行,见闻一些新鲜事情且有了感触之后,老先生必提笔撰文,一吐为快,投稿新华社。我印象中他有一个名篇就叫《万里环行感想多》。我没有做考证,八十开外仍笔耕不辍的顾执中老先生算不算中国新闻史上的老记者之最?  相似文献   

18.
写作,应该说是很辛苦的事情,但亦是享乐儿,作家贾平凹就说他五天不写作就要生病。那不是假设,也非虚谈。凡爱好写作的人,都有一种欲吐非吐不可吐而快之的体会。 但是,进入写作时候的情形却大相径庭。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写东西时,抗干扰的能力特强,他说他的许多短篇,是在洗澡间写成的。这就让我有点儿感到奇,惊讶大作家“随遇而安”的写作能力。但大多数人却不是如此,写作非是要寂静的环境不可,而且是独处之最好。清代袁枚就写过他的写作体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袁枚的写作心态,反映了大多数写作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有位记者给编辑部寄来一篇新闻稿,并附了一封信。新闻写得老一套,满篇数字,缺乏思想性,很难引起读者兴趣。但是,为了说明这条新闻的重要性,记者在信中交待了背景,指出了意义,提出了问题,还发了一些议论。这封信写得新鲜、具体,生动。本来新闻就应该这样写,记者也是有这种本领的,但一提笔写稿,他就被老框框、旧模式束缚住了,以为只有这样写才符合新闻的体例。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不解脱这种束缚,新闻写作就不可能突破。去年年底编辑部收到这位记者的信、稿后,立即进行了加工,主要是把信中的一些内容编进了新闻(约占新闻的一半篇幅),并改写了导语。此稿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及时发表,获得了  相似文献   

20.
在报社编辑部学习两个多月所见所感颇多,尤其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小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许这两件小事将会影响我在新闻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编了一篇言论稿下楼找不到“北” 分到理论部学习的第二天,负责带我的编辑就交给我一篇500字的言论,让我编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星火小集”。这是我编发的第一篇稿件。过去总以为编稿子要比写稿子容易,改个标题,删除一些文字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自己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