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高原是近缘野生大麦折世界分布中心之一,其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经10年植物学分类研究,它们属于2个亚种426个变种,除以往报道的新变种外,本文再报道新变种166个,这对系统研究世界大麦分类。起源演化,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工程和遗传育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新动态     
国内动态中国野生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黄兴奇等人带领下,中国科学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在云南野生稻的"资源家底调查、保存体系构建、遗  相似文献   

3.
遗传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储量上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文章建议我国未来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扩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加强资源评价力度;完善和出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促进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执法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现有体系的良性运转;加大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攻关和技术标准研制;制定公民对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青藏高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等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很多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还未得到有效保护","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有待加强","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方面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国家牧草品种审定程序时间长、还未建立省级草品种审定机构","牧草新品种保护缺乏、新品种推广体系需要建立"等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传晓,1972年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育种新技术研究,围绕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方案,先后主持国内玉米基础种质自交系、数个种业公司基础种质自交系基因组学遗传鉴定分析,为这些种质的利用奠定了重要的分析基础。研发出高效率的基因编辑技术方法,并应用于玉米株型、育性、产量与品质等重要性状种质的创制,有关发明技术与创制的种质正在逐步推出玉米种业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前景。主持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国家课题以及“HarvestPlus”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10余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玉米低氮逆境下高籽粒数目优异等位基因功能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专利号: ZL201010263549.1)。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培养研究生16人,曾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6.
刘莉  董静 《科技通报》2007,23(3):360-367
综述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发育基因效应、野生种或地方种的变异、遗传(QTLs)图谱等。现代引种和育种过程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趋于狭窄、多样性减少,由此可能加重疾病、害虫和非生物胁迫等危害的潜在威胁。发育基因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多态性效应;野生大麦和原始地方种为提高耐胁迫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分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野生种质优良抗性,更有效的选择耐(抗)性基因型。文末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讨论了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遗传育种研究中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藏栽培大麦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作者经西藏栽培大麦3997份材料的植物学分类鉴定,总计有565个变种,其中加内外未见报道的新变种111个。这对全面了解世界大麦分类,开展起源演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遗传育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近年来所报道的各类研究成果,从种质资源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材繁育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了藏药甘青青兰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分子模块设计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有8 000年以上的禾谷类作物栽培历史,相关的育种知识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了粳稻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和籼稻"93-11"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在科技部"973"项目水稻功能基因组的支持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解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以水稻为抓手,通过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复杂性状的分子模块解析,探索建立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以带动小麦、大豆、鱼类等动植物复杂性状的解析和设计育种技术发展。经过近5年努力,建立了水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分子模块,在水稻高产优质协同改良、感受与抵御低温、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平衡、氮高效利用、高产性状杂种优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得到实验验证。相关成果入选2015年和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在水稻等作物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离体培养技术在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妞 《青海科技》2001,8(5):37-39
本文综述了离体培养技术-幼胚培养、成熟胚培养、幼穗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以及离体培养技术与基因工程结合在小麦种质资源创造、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离体培养技术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第190期"双清论坛"2017年10月19—20日在南昌召开。基于本次论坛,本文回顾了我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近年来在农业动物优良种质创制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总结了我国农业动物优良种质创制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探讨了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12.
采集保存生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濒危物种的数量逐渐增多,因此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章通过阐述生物种质资源保存相关技术和方法,旨在为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切生物资源都是其种质与特定环境结合的表现,不同类型(或系统)的能量、物质转化功能与水平仅是其表现形式。畜禽等家养动物从其生态环境中转化能量与物质为人类利用,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受生态地理规律的支配,而这种分布与配置的合理与否,不仅对种质本身的保存和发展有极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其外界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西藏的特殊环境,设计专用植物种质资源活体保存设施,进行环境调控、分区控制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西藏植物种质资源活体保存设施发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禹代林  马得泉 《西藏科技》1996,(4):39-40,43
本文对编入《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目录》中的246份西藏半野生大麦资源的农艺性状态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西藏半野生大麦资源具有分布广,早熟,植株偏高、穗粒数较多,穗和粒色以深色居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历来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我院特点,在农业生物学基础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农作物品种改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广泛收集优良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组织培养、理化诱变等方法,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研究培育出了一批我国缺少但又急需的具有特异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新品系、新品种)。现仅就“八五”期间在粮棉油方面育成的几个主要新品系和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基础,而通过诱发突变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创制农业生产需要的优良基因则是现代种业的重中之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舒庆尧教授长期从事作物种质创新、生物技术和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创制了一批水稻优良材料,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与技术、种质资源、科技人员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丁中外农业交流与合作对尔交稻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此证明科技发展离不开各国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16-I0017
[导读]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一项有关水稻分枝(蘖)形成机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万建民课题组与南京农大作物遗传和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  相似文献   

20.
对西藏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加强西藏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确保生物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