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多  除多 《西藏科技》2001,(1):30-33
本文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针对高原的区域特点,形成航空航空技术与野外设想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一江两河”地区及其18个县,市1996-1999年4年来变化明显,速率较快而规模较小的生物工程措施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等环境要素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研究。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谷平原是近年来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大量的生物工程措施使很多的天然植被油人工植被所取代,土地利用程度和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这对危及农业发展的风沙,水土流失等灾害的控制将起到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李晖 《西藏科技》1996,(1):53-56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亚高山落叶灌丛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类灌丛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出初步意义,期造福于当地人民。  相似文献   

5.
6.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江两河”地区农田灌溉条件的分析,阐明了西藏区内以“一江两河”地区为主的广大农田深受干旱、降水特性及强烈蒸发的严重影响,因而提出了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殷切希望,并且更进一步阐述了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问题,从而大胆提出了解决区内“一江两河”地区水源问题的几种有效措施,以满足西藏区内广大农田的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藏“一河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流沙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梁飚 《资源科学》1991,13(1):48-51
一、“一江两河”地区自然概况 “一江两河”地区主要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按行政区划有拉萨、达孜、墨竹工卡、林周、堆龙德庆、曲水、尼木、贡嘎、扎囊、琼结、乃东、桑日、日喀则、江孜、白朗、南木林、谢通门、拉孜等18个县(市)。 “一江两河”地区南临喜马拉雅山脉,北靠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南谷地的主体部分,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较好。例如,拉萨年平均气温8℃左右,全年无霜期4—5个月,年降水量400—500mm。雅鲁藏布江中游为典型的河谷地形,除有拉孜—仁布宽谷,曲水—泽当  相似文献   

9.
巴登珠  张浩勇 《西藏科技》1995,(1):45-47,11
文章概略介绍介绍了“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以往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在此基础提出了今后对该区进一步开展哪几项工作的建议,最后在分析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下,对已知矿产提出了首先开采的意见和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物布局与种植结构是长期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相应发生变化,对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区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西藏"一江两河"农区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必然对该区作物和牧草的生长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一江两河"地区主要站点的气象数据,采用平均气温、≥0℃和≥10℃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作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指标,分析"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趋势及其热量资源变化在年内的分配。结果表明:①"一江两河"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增温以冬季最为明显;热量资源年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研究区主要代表气象站点表现出≥0℃和≥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的趋势;③从研究区各站点逐月积温年际变化来看,≥0℃积温在春季增幅明显,尤其以3月积温增加明显;≥10℃积温8-10月增加幅度较其他月份明显;④热量资源的增加正值作物或牧草生长始末期,热量的增加将影响作物或牧草的生长,如拉萨地区适宜冬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11.
边多  唐洪  除多 《西藏科技》2003,(10):6-9
本文以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强度监测的方法,利用卫星、航空遥感信息和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分类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0年综合指数值居于3~6级之间的区域面积最大,合计占全部区域的70%以上;以流水为动力而产生的侵蚀过程是“一江两河”地区最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非常广泛,占区域总面积的2/3左右,总体反映了高原山区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郑伟琦 《资源科学》1992,14(2):8-14
“一江两河”中部流域指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两大支流——年楚河与拉萨河流域。它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腹部,东起山南地区桑日县,西止于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北部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相接,南部与藏南高原相邻,共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的18个县、市(区)。它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和最主要的农区之一,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该流域将作为西藏的农业基地、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和科技推广基地得到优先发展和重  相似文献   

13.
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油菜处质资源在油菜育种研究上的利用价值,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西藏油菜种质资源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田间定株鉴定,分析了西藏原产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为今后搞好油菜的抗逆性衣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牛亚菲 《资源科学》2002,24(2):31-36
文章论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与产业地位 ;分析西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和产业特点 ;提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 ,但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拉萨周边地区和边境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业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论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面狭小、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环境破坏和社会文化冲突等问题。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重点是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种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由西藏“一江两河”开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发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承办的“西藏‘一江两河’及尼洋河流域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2月11—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及有关部门领导共11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当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老科学家,也有年轻一代的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西藏油菜品种资源特征特性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西藏各地(市)搜集的526份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植株高度,分枝习性,叶片形状,花瓣类型、种子颜色、大小,角果爆烈习性观察研究,可分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野生型,其中,白菜类型占试验材料的658%,芥菜类型占21.9%,甘蓝类型占11.5%,野生类型占0.8%,按生育期,各类型分早、中、晚熟品种,种植的白菜型品种中熟种占83.5%,芥菜类型品种中熟种上47.6%,晚熟种占48.4%,甘蓝类型属晚熟品种,野生类型为极晚熟品种,西藏的油菜中熟性是典型的生态特点,是长期适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而形成的,同时,分析了一些有育种价值的珍遗特性,产量性状,品质,形态特征和生育特性都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发现中利用西藏油菜含油量高,角果长,籽粒多,籽粒颜色,对寒、旱、瘠的抗性高度适应等独特必状,对品种改良提供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