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和 《教育探索》2006,(8):12-14
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从校本课程的课程主体、课程指向、课程本位、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存在形式、课程评鉴等方面来剖析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者进一步理解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黄群  吴伟朝 《科学教育》2005,11(6):35-36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性化人才,作为国家统—要求的国家课程不能满足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作为国家课程有益补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到议事日程。开发校本课程为培养个性化人才提供了可能和保障,本文就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中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去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纲要》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在"九五"期间曾进行了《小学生自主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整体改革工作。其中在发展产生自主兴趣活动方面做了比较认真的探索,这为我校在"十五"期间开发校本课程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北安小学三项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开始进入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视野,开始走进实际的学校生活之中,并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拟就现代教育的个性化趋向与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内在关系谈几点看法。一、个性化:一种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一)未来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永恒主题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认为,知识不应被作为必须要达到的目标来束缚人,知识只是要学生思考的对象,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接受预设好的、现成的知识,而是要促进学生来思考知识,从而使他们得到真正的解放。在这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初步的显现。随着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校本课程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缘于历史文化的个性差异、地域文化的个性差异、学校文化的个性差异和情感思维的个性差异。语文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应注重三个原则: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教师的创造,并由目标、内容、评价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已经成了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对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段相当长的准备时间,也需要一个完备的开发体系,在研发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持来进行。针对这样的情况,从教学周边的丰富教学资源谈起,具体介绍如何通过设置个性化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张新海 《教育探索》2002,(12):34-35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存在的不足而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懈追求、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培训个性化的教师、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我爱越剧"是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变革、改进,对该课程实施了个性化教学:用越剧的服饰美、艺术美陶冶学生,用越剧的榜样、故事、"小步子"来引导学生渐渐投入学习,用学科内的平衡性评价和学科间的弥补性评价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改变其成人化教学现状,提高儿童学习这门"综合艺术"课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爱越剧”是我校的校本课程.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变革、改进,对该课程实施了个性化教学:用越剧的服饰美、艺术美陶冶学生,用越剧的榜样、故事、“小步子”来引导学生渐渐投入学习,用学科内的平衡性评价和学科间的弥补性评价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改变其成人化教学现状,提高儿童学习这门“综合艺术”课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选修课程建设成为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笔者所在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前,高一、高二年级各有每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校本必修课程。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选修课程门类的增多,已经没有固定的课时向全校或某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统一的心育课。作为一名专职心育教师,笔者将心育的主阵地从必修课转入选修课,先后主持开发开设了“高中生心身健康教育”“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高中生生涯教育”等校本选修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以“高中生自我管理与开发”“以人为镜”两门课程为例,谈谈对心育类校本选修课程个性化实践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谢小燕 《广西教育》2008,(16):14-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职责,为学校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平台。为此,学校以体现理想教育、彰显个性化学校文化为特色,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校(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把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积极探索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靖娴 《天津教育》2014,(23):27-28
姚明、牛顿、比尔·盖茨,谁更聪明?我们无法判断,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享有个性化成功。我们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获得个性化成功。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和才能显露发展的关键期,学校课程便是发展个性、提升才能的重要载体。“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国家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校本课程则弥补了全面发展这个共性目标的不足,强调全面基础上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个性化”、“教师个性化”以及“学生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与归宿。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以及时代背景下个性化的理解,以牌头中学为例,初步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中个性化体现的具体内容以及实践方法,以期对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走向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已经历了六个年头.教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却采取了观望、逃避甚至是反对的态度.究其原因,造成这种态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学校、教师作为出发点,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尝试把其中最主要的八个因素梳理出来,即:教育评价方式的一元化;社会对学校畸形的期望值;校长的作用;对本校学生需求的分析;工作时间的限制;教师职称评价制度的压力;传统观念束缚、课程意识薄弱;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  相似文献   

16.
李森,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综合部主任。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18.
开设校本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补充和消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过于统一、过于宽泛、过于系统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关注人的成长和发育,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是校本课程生命之所在。课程设计要尊重人。校本课程设计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计划落实。这种构建过程必须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个人的需求和选择。时下,一些人的课程观念未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在依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的指令和计划,缺乏调查研究个体需…  相似文献   

19.
蒋国生 《新课程研究》2015,(2):37-38,36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影响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特色的彰显与品牌的创立。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广州市执信中学依据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开发了"国家课程+创生课程+计划"的"三领域"个性化校本课程体系。此课程具较强的选择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本文用八个实施案例展示学生作为主体在课程实施中凸显创造性探索、体验个性才能和构建知识与思维结构的过程,通过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