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H.劳伦斯是20世纪西方文坛争议颇多的作家,他终生热衷于探索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强调爱情的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神圣与世俗的契合,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我们通过对其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中主要人物命运的分析,可以看到他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及对理想爱情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王子墨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63-66,78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自问世以来争议不断,关于涵义的解读多种多样。这十四行诗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灵与肉的冲突,即高尚的情感与通俗的情欲并存,所以产生了前后反差强烈的两个部分。通过对这相反的两方面的论述,揭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内涵,探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灵与肉的分野。  相似文献   

3.
灵与肉--试比较田汉与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汉和郁达夫与日本唯主义、西方唯美主义都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从他们对唯美主义接受的实际情况来看,田汉往往吸收的是唯美主义中“灵”的因素,似乎更偏向于西方唯美主义;郁达夫则更多地选择唯美主义中“肉”的成分,更偏向于日本唯美主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黑格尔、叔本华三位思想家均曾以灵、肉二分为视角,深刻剖析作为人,其物质躯体与思想精神的对立统一。借用此类美学之方法论,可以为历史学提供某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诗的音乐构成角度分析惠特曼以草叶为意象的《自我之歌》,考察诗人以完成自我认识的一次神秘的精神体验历程,从而达到灵与肉,自我与超我相统一的完美境界的确证。  相似文献   

6.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是我国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的话题,形成了一股经久不息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阐述和分析来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的内涵以及我们该用何种态度来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以实现“灵”与“肉”的审美和谐建构。  相似文献   

7.
《春潮》是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屠格涅夫的作品,与作者著名的长篇小说不同,《春潮》反映的并非是社会政治生活,而是一些永恒的主题.《春潮》中刻画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少女与少妇,少女形象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永恒女性形象的传统,在爱情中追求灵魂的和谐统一,是清心寡欲的圣女形象;而少妇常常被认为是屠格涅夫女性形象画廊中的负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清教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著名的诗作《灵与肉》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虔诚的清教徒,在面临新大陆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诗人内心深处肉体与灵魂、世俗与信仰之间的激烈冲突。对清教徒来说,世俗的一切是瞬间即逝的,而天国的一切才是永恒不变的。清教徒只有时刻自律和反省,才能永葆心灵的圣洁,最终进入天国,获得永生。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也对此充满了希望,但同时也抱有少许不确定的态度。毕竟,在人的心灵深处世俗与信仰的争斗似乎是那么的激烈,以至于人们总是感到苦闷彷徨,难以做出明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性与政治是昆德拉的小说关注的两大主题。在他看来,性是探索人的存在的重要途径。作者通过对作品中四个人物的色情生活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灵与肉"的冲突,从而揭示了他们苦中作乐的精神状态,以展现他们在成为亡国奴之后所受到的心灵摧残和煎熬。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之所以充满活力与希望,原因在于它不断得到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文明理念的强力支撑.而社会文明理念的主要产出者是知识分子,也就是西方社会所亲切指称的“理念人“.他们总是以批判的眼光对所处的社会保持一种必要的警觉,从而不被世俗并吞与消溶.……  相似文献   

11.
张李丹 《现代语文》2013,(12):65-66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七岁时就写出《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可以说,肖邦就是一个音乐神童。但是他29岁那年德国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1830年到法国定居,创造了大量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临终时肖邦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肖邦的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他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音乐。  相似文献   

12.
《拉帕西尼之女》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贝雅特丽丝的毒性展弃。虽然贝雅特丽丝的身体充满毒素,但是她却拥有一颗天使般的灵魂。在霍桑看来,身体的毒性只不过是一种凡人的幻觉,灵魂的毒性才是真正的邪恶。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  相似文献   

1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金色笔记》这两部作品都着力描写了现代西方人的生存状态,努力探索人的生存价值,写出了人们在信仰缺失下的迷茫痛苦、挣扎追寻和奋力坚守。而在对人的生存价值的追寻中,轻与重、灵与肉的矛盾选择是两位作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你往何处去>中人物形象的细读,将人物形象对应于西方宗教精神的不同环节,试图从发生学的角度理解西方文化中宗教精神的源泉和本质,并指出中西两种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5.
原始人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的二重性本质,即有限的自然生命和永恒的精神生命.突破自然生命的有限性,创造属人的永恒生命,追求无限和绝对,关怀终极,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这在以灵魂观念为基础、以原始宗教和神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拟人化的世界观中以想象的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而上学正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中的这种超越性,是从理论上来实现这种超越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这个不断物质化、世俗化、欲望化的时代,肉体的逻辑往往比灵魂的逻辑要强大得多,盛可以以冷静清晰的叙述,体现出对当代人生活和心理的深刻反省,身体的取暖是容易的,灵魂的取暖却很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肉体与灵魂问题的认识,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生产的显象层面加以审察,小说艺术都无一例外地是地域空间与本土文化、创作主体与观照对象、艺术观念与叙述技能相与结合的审美活体,只是这样的活体对置身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和地域文化的小说家而言,又会彰显出他所在空间的富于独特内涵的文化意向、艺术素养和美学路径,甚或是对小说细节的遴选。作为当代知名小说家的郁小萍便是如此。本文正是通过对她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现出的这种特性和内质的研究,来探究作为地域小说的存在价值和在新时期小说幅面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英有灵句与无灵句言语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汉英语言中“有灵”、“无灵”句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到“有灵”和“无灵”句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倾向的差异,这有助于汉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的认识,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避免生硬、牵强的表达方式,增进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沉沦》和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我国现当代的涉性小说,由于选材的同一性带来了许多相似的之处,但它们毕竟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作者的笔下,因而显示出不同的审美风格,本文试着从多个角度来比较分析两篇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